> 重点推荐 > 东屯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东屯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明洪武年间,山西泽州或潞州地区王、杨、鲁三姓移民迁此分散居住,先迁王姓居西,名东王庄,次迁王姓居东,名东小王庄,杨姓居南,名东小杨庄,鲁姓居北,名鲁庄。东王庄发展快,聚落较大。清嘉庆年间,川陕农民起义军首领王聪儿(即齐王氏,襄阳白莲教首领齐林妻,俗称“齐寡妇”)率众北上路过此地入陕,村民在此“兵荒马乱”之时,以东王庄为中心将4个自然片合并叫东王四屯。1916年易为今名。
据,南有一墩堡,因距汲津铺比较近,名汲津堡。存疑。清雍正五年(1727)并入延津县前即为水花堡”。因何而名水花堡,无考。
东濒大沙河(古黄河床),故称“棘津”。司马迁《史记》云:“吕尚困于棘津。”李白《梁父吟》云:“君不见朝歌屠叟棘津,八十西来钓渭滨。”棘津,即此。棘,酸枣。津,故延津渡(黄河的新乡至滑县段的统称)的简称。因此处多酸枣树,俗称棘针渡。明初,杜姓从山西迁居于此,取名汲津铺,亦称棘针铺,俗称格针铺。胙城县并入延津县后,因地处于接近延津与汲县(现卫辉市)交界处,故以棘、汲谐音,改为今名。
清乾隆年间,常姓在此居住,故名常堡。
明代,山西泽州或潞州地区崔、原二姓移民定居,初名崔庄、原庄,经发展相连为一,遂称崔原庄。1962年划为东、西崔原庄沿用至今。
明代,山西泽州或潞州地区崔、原二姓移民定居,初名崔庄、原庄,经年发展相连为一,遂称崔原庄。1962年划为东、西崔原庄沿用至今。
明代,山西泽州或潞州地区移民迁此,村民吴安对新来移民安排周到,甚为关怀。吴安死后,村民为怀念他将村名王段屯易名为吴安屯(讹称五万屯),1962年划为东吴安屯、西吴安屯。
元代,村名王段屯,后因河患,西迁二公里至此。明代山西泽州或潞州地区移民迁此,村民吴安对新来移民安排周到,甚为关怀,吴安死后,村民为纪念他将王段屯更名为吴安屯,1962年划分为东吴安屯、西吴安屯。
明代,山西泽州或潞州移民张有祀、张有德兄弟在此定居,初名为张有祀屯,至清代中期,因“祀”“士”谐音,逐渐演变为今名,随着人口增多,分为东张士屯、西张士屯,中张士屯,1952年中、西张士屯合并称西张士屯,东张士屯一名延用至今。
山西泽州或潞州移民张有祀、张有德兄弟在此定居,以兄命名村张有祀屯,至清朝中期,以“祀”、“士”谐音,演变为为张士屯,后又有陆续迁此者,但居住分散,东西相距1.5千米,故有“张士屯,三里长,一里半,没有房”之俗语。随着人口增多,清代,即演变为东张士屯、中张士屯、西张士屯三个自然村。1952年以后,分为东、西张士屯(中张士屯并入西张士屯)。
据,明代,山西泽州或潞州地区移民牛姓在此定居,初名牛家庄,后因姓氏渐多,人口逐增,更名为庄里,后以村中水坑为界,俗称前庄里、后庄里。
据,明代,山西泽州或潞州地区移民牛姓在此定居,初名牛家庄,后因姓氏渐多,人口逐增,更名为庄里,后以村中水坑为界,俗称前庄里、后庄里。
据,山西泽州或潞州地区移民牛姓在此定居,初名牛家庄,后因姓氏渐多,人口逐增,更名为庄里,后以村中水坑为界,分为前庄里、后庄里。
明代,山西泽州或潞州地区移民又迁此定居,后又有十多家迁此。因在东屯之西,更为今名。
明代,山西泽州或潞州地区董姓移居至此,故名董庄。
说明:数据源自网络,部分排名不分先后,如有不同意见,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