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福建省第四批高级版绿盈乡村

福建省第四批高级版绿盈乡村

  福建省公布第四批高级版“绿盈乡村”、“绿盈乡镇”名单,共有26个乡镇和419个乡村入选。各设区市均有多个乡村上榜,包括福州市、厦门市、漳州市等。此次评选旨在推动乡村振兴和生态振兴,促进乡村绿色发展。
  村民姓氏多为梁姓,厝意思居住之地,故名。土改时称为梁厝村,后改为梁厝村高级社,1958年成立梁厝村人民公社,1961年改为梁厝村大队,1980年后改为梁厝村村民委员会。梁厝村位于城门镇的西南端,与下洋和厚峰村相邻,有3个村民小组,村两委9人。是城门镇较远的一个行政。村民经济来源以种植、水产养殖、家庭手工业为主。现有户数685户,人口2180人。2012年农村经济总收入24383万元。……。
  上岐村位于义序机场西侧 四至范围 东邻义序机场,西接乌龙江,南面与六凤村相邻,北靠三环路 辖区内的自然村(或村民小组) 有山后、浦乾、横街三个村民小组 面积(各类土地面积) 全村面积48.35公顷,其中耕地面积58亩,山地面积90亩,杂地面积33亩,滩涂地39亩 常住人口 338户,1139人 外来人口 530人 村公用设施建设情况 有老人活动中心、严复纪念馆等公用设施 村农用设施情况 村有农用变……。
  以境内有一座黄土岗而得名。唐代属闽侯县,宋太平兴国六年(1381)改属怀安县,元代里改都,属怀安县六都,明代属候官县,清代属候官县大北岭,民国时期属闽侯县北峰区宦溪公社。1962年初划归福州市晋安区,先后分属北峰、宦溪公社、宦溪乡、宦溪镇、村属宦溪镇1984年设立黄土岗村民委员会。黄土岗村……。
  牛在十二生肖中体积最为庞大,它是非常忠厚老实的耕地者,真的是属于那种任劳任怨的,而牛项村除了稻田就是竹林,这里的百姓一直过着面朝黄土的日子,因此牛项村一直沿用至今。宦溪镇牛项村共有后段、十字垄、保边、牛项里和虎爬五个自然村,村域面积共7300多亩,耕地714亩,有146户,人口467人。于1690年(清朝期间)建村,至今已有330多年历史。村委会设立于1984年。牛项村……。
  数百年来,村落因水源充足、土壤肥沃、物产丰富、四季常青、环境宜居,故被称为“小南洋”而得名。村内有涂、黄等姓氏,主要涂氏于清乾隆年间从江西省豫章迁徙而来。吾洋村(原吾常村)建村有200多年的历史,清时期至1951年隶属侯官县第七区(荆溪区)桐口乡,后行政隶属归划闽侯县第八区(石牌区)上寮乡,1962年至今分属福州市北峰区、郊区、晋安区岭头乡管辖,1981年设立村委会。吾洋村……。
  古代因此地石头似芹,故称芹石。芹石村建村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唐、宋、展元朝时分属国县管辖,明、清时国期至民国28年建层侯官县小北岭区,民国29年后归属虹侯县(林森县)五区下察乡,新中国成立至1962年属打侯县(林森县)第人区,1962年至今分属福州市郊区,北峰区、晋安区6乡(红祭乡)管辖,1990年设立村委会。芹石村……。
  西边村地处闽江北岸,位于亭江镇西部,紧挨着104国道。交通便捷,通讯发达,自然条件优越。西边村是马尾区亭江镇著名侨村之一,全村土地面积为6 .25平方公里,农田500亩,林地2160亩。村民总户数570户,常住人口1010人,其中党员25人,村民代表35人,外来人口380人,另有旅居海外华侨3500多人。2012年,村财政收入54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6450元。 西边村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
  蔡宅村座落于古代十七都竹林境之西,与仙宅村相连。全村总面积1.2平方公里,人口980人,计320户,全村流动人口60多人。据不完全统计,全村侨居海外人员约为120多人,外地经商务工人员达到530多人。蔡宅村民一概黄姓,于元朝初由漳港屏山村迁此。村中保留有众多的明清古建筑,有民居、祖厅、宗祠等。蔡宅山上有一笏石,形状逼真雄伟,传说因此上祖多出武官,有将军、卫千、千总、武举等。2013年10月,蔡宅村……。
  首峰村,位于金峰镇西部,辖前区、垱头、后区3个自然村。共490多户,2000多人。近年来,村民在广西、甘肃、四川等地兴办轧钢厂,村参股户数达80%以上。201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4142元。目前,首峰村被列为市政府新村建设试点村,新村规划用地11.7公顷。造价450万元,占地10亩的新型别墅区已建成,第二期占地面积30亩的新村建设已经启动,并配套了村公园、图书室、健身路径等。……。
  仙高村,位于胪峰平原之东南,龙山之背,左右以胪峰山、双桂峰为屏,面对筹峰山为案。现辖有东元里、初八盲、前铺、三落厅、郑村、卓朱、林朱、亭头里、井头里、兴时高10个自然村,共900多户,2800多人。该村旅居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的华侨约500多人,是金峰镇旅外华侨人数最多的村。201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5039元。仙高村历来注重精神文明建设,几年来,集资兴建了进村水泥主干道,配备仙高小学附属设施,……。
  汶上村汶上村旧属芳桂乡大宏里二图。村东临大海,西连霞江,南接曹朱,北邻文石寺下,位于闽江口南岸,沿海有国家级闽江河口湿地保护区。全村总面积0.96平方千米,总人口2550人,822户,居海外1000多人,全村耕地面积550亩,村民以第三产业为主。村多王姓,占全村人口63%,原由漳港平坑迁入菊潭,后分支于此。还有郑、林、陈等姓,都于明末分别从福州高湖、连浦、陈垱头、文石、连江等地迁来。古有李哥庙、大……。
  因是沿青闸线往闽侯县青口镇的必经村落,故名。长青村原名南洋大队,因南门与曹洋合并而名,后因南洋与长乐市革命根据地同名,我村与闽侯青闸交界相邻,1984年由长乐市委改名为长青村委会并沿用至今。长青村有512户,1900多人。总面积约3.4平方千米,其中耕地950多亩,林地1250多亩。……。
  浮岐村位于长乐北端,地控闽江咽喉,东邻泽里,西接猴屿,南以众山与航城石龙为界,北以本村浮岐洲与琅岐岛隔江对峙。天险山为本境最高峰,海拔630米,山林面积4119亩。全村管辖浮岐、白岩、院里、岭寺4个自然村,海岸线9里许,全村绿化覆盖率达93%。居住有汉族、畲族,海内外总人数达6600多人,总户数1500多户,有卢、姜、潘、施、游、许、高、齐、陈、唐、朱、李、董、林、刘、兰、江、王等多姓乡亲,其中卢……。
  象屿村位于闽江口南岸,长乐市北端,隶属猴屿乡,东接猴屿张村,西接石龙村麻竹坑,南以连绵山头与航城街道石龙村相接,北与马尾区亭江镇隔江相望,扼闽江之“咽喉”。村西北边江岸线与航城接壤,东至猴屿张村13号海堤为止,江面水深而水流平缓,是理想的码头泊位用地。全村310户,794人,旅外华侨及港澳台同胞2500多人,主要分布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家,是长乐著名侨乡之一。象屿住民有陈、王、郑、张、刘、江、袁……。
  郑朱村位于文岭镇北部,辖郑朱新村、旧厝里、下街、赤山、新厝等5个自然村。330户,1460人,耕地面积350亩,农业以粮油、蔬菜加工为主,1995年投资200万元建成生态果园300亩。有企业6家,年产值3000万元。该村曾是北乡富庶之地,原有大宅院数座,至今保护完好的还有三座,形似八卦,最多可居住700多人。大王宫,始建于清代,于上世纪90年代重修。还有石井古墓(沧浪口墓二世公),有300多年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