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福建省第四批高级版绿盈乡村[2]

福建省第四批高级版绿盈乡村[2]

  福建省公布第四批高级版“绿盈乡村”、“绿盈乡镇”名单,共有26个乡镇和419个乡村入选。各设区市均有多个乡村上榜,包括福州市、厦门市、漳州市等。此次评选旨在推动乡村振兴和生态振兴,促进乡村绿色发展。
  东平村位于鹤上镇旒山片,南向文武砂,东与漳港毗邻,边沿203国省道。现辖有8个自然村,共510户,1703人,耕地面积1012亩,现有党员33名,村“两委”成员6名,村民代表40名。东平村结合本村实际坚持“两手抓”方针,一手抓重点项目建设,一手抓企业发展,使新农村建设走在全镇前列。目前,全村共有中型经编厂、联丰农业合作社及闽兴米业有限公司等企业十几家。同时,不断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在农村祠堂进行……。
  马厝地处罗联东南部,东靠凤山,隔邻与古槐镇为邻,东南依马峰,东北以铁马山为屏障,北与洋中、顶头交界,西面隔梦蛟溪分别与大坪、下蔡相邻。马厝村有全乡最宽敞水泥路面的马铎大道直通吴村,并与营融公路相接。马厝村下辖4个自然村,总面积5121.6亩,耕地面积924亩,林地面积2162亩,户数625户,人口2257人。马厝村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现保存该村的马铎“郊天图”、明代花亭、花瓶重要文物陈……。
  马台村位于罗联东南盆地南面的隔邻山区中,北隔马台岭与大坪为邻,西部隔山与东林交界,东、南分别与江田溪湄、东园接壤。北向有穿越隧道的水泥路直通大坪,东向直通江田。村域面积3759.3亩,耕地面积250亩,林地面积5000亩,户数171户,人口562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引进良种葡萄建立葡萄园180亩,发展都家家户户,人人种植,成为远近闻名的葡萄村。近年来,马台村以基础建设和民生工程为重点,提高群众生活……。
  洋屿村位于闽江口南岸,距长乐市区4.5公里,与福州马尾经济技术开发区隔江相望,滨江大道穿境而过。全村总面积2.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20亩,总户数850户,2366人。在外华侨2100多人,是长乐著名的侨乡。洋屿村是宋代宰相郑昭先旧里,明朝伟大的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舟师在此驻泊、伺风开洋;这里曾经是中法马江海战的古战场,清朝三江口水师旗营的驻防地;文化积淀十分浓厚。2012年全村实现乡镇企业总产值……。
  村为魏氏聚居地,以魏庄村名为名。旧属孝义乡化南里,有云峰龙窝境,元因之。明属北二隅化南里6图,清宣统二年(1910年)属高山镇,1943年属高山镇化南乡钟厝保,1950年属7区钟厝乡,1956年属高山区,泽岐乡,1958年属泽岐大队,1961年析出成立魏庄大队,属三山公社,1984年改大队为魏庄村委会属三山乡,1990年6月改乡为镇。魏庄村……。
  陈氏一族迁居至此,树木茂密,群居于树下。故取名为树下。旧属孝义乡隆仁里,有长源境,元沿之,明属北一隅隆仁里,清宣统二年(1910年)属龙田镇,1943年设4甲为(木臭)下保,1950年属3区为(木臭)下乡,1959年属龙田镇(木臭)下大队,1984年改大队为村委会。树下村位于龙田镇西南部,地处龙田、江镜、江阴、上迳四个乡镇交界处,距离福清市区约20公里,全村面积1.2平方公里,有两个自然村:树下自……。
  此地原临近江阴港口,海潮可达村前,故名。旧属崇德乡井德里,有龙田境,元沿之。明属西隅井得里4图,清宣统二年(1910年)属龙田境。1943年设10甲属南华保,1950年属3区南华乡,1959年属龙田镇为龙田锦美大队,1984年改大队为锦美村委会。锦美村……。
  村舍位于崩山,大山母之麓,故名。宋属感德乡方成里有大王境。明属西隅方成里。清宣统二年(1910年)属海口镇。1943年属七社保,海口镇元龙乡。1950年属2区七社乡。1952年属11区七社乡。1956年属海口区七社乡。1958年成立大山大队,属海口公社。1961年属城头公社。1981年属南岭公社。1984年属南岭乡至今。1985年成立村委会,有6个村民小组,由单斜埔、高厝楼、吃菜厝、卢厝楼、下底楼……。
  漈头村位于阳下街道东北部,辖区现有6个村民小组,总户数336户,总人口1237人,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先后获“福建省卫生村”、“福清市党风廉政示范村”、“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五星级党支部”等荣誉称号。 漈头村是福清最早的革命基点村,1934年1月0福清县委在漈头村成立,1941年4月福平沿海抗日游击队第八中队在漈头村组建并驻扎,在三个不同的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
  原村舍东临瑟江港口岸,西濒后郑渡头,多薛姓居此,故名。旧属崇德乡平江里,有凤池境。元沿之。明属平北里北二隅图3,1943年设薛港保分14甲,属高山镇,1950年属第七区薛港乡,1950年属三山公社为薛港大队,1961年属高山公社,1984年改大队为村委会,属高山镇。薛港村……。
  朝着红太阳,朝着红太阳,寓意逢勃向上,故取名朝阳。宋属万安乡灵得里元沿之。明属东隅灵得里。清宣统二年(1910年)属渔溪镇,1943年内设南洋保,属渔溪镇,上迳乡,共分5甲,1950年属第五区油塘乡,1955年属渔溪区洋中乡,1956年4月属茶亭区霞楼乡,1958年9月属城关公社霞楼大队。1959年成立岐洋大队,属城关公社,1966年改名朝阳大队,属音西公社。1984年撤大队置村委会属音西乡。19……。
  村舍置于后山下,陈氏于后唐由长乐东渡迁来。原名后山陈。原名后山陈,后改今名。唐圣历三年,属常德乡临江里,元沿之明属孝义乡江阴里。1932年属第八区,1935年设甲属洋门保北屿联保,1943年属洋门保上江乡,其中山头村也设保,1945年属洋门保江阴乡。建国后,1950年为村属洋门乡1952年10月属洋门乡第八区1955年9月属洋门乡江阴区、1956年4月属潘厝乡渔溪区,1958年9月属洋门大队渔溪人……。
  金印村基本情况 金印村位于宏路街道南边2公里处,福厦公路两侧(324国道),总人口2560人,总户数820户,现有耕地面积不足300亩,历年被征土地1100多亩,区内没有规模农业,村民目前种些蔬菜、花生,山坡地种些水果。失地农民青壮年大都务工。区内有条关溪是龙江源头,总长1500米,目前已改造成一条美丽的溪流。区内有324国道、沈海高速公路、LNG天然气管道,东张水库-渠、22万伏变电站。本区系融……。
  村舍四面环山多云雾,山高漈水下泻。宋属永福乡遵义里,有云际境。明属北二隅遵义里。清宣统二年(1910年)属海口镇。1943年属海口镇元龙乡柏渡保,分2甲。1950年属第二区柏渡乡。1958年属海口公社联大(柏渡)大队。1959年成立云光大队。1984年大队改村委会属海口镇。云光村……。
  地处闽江北岸,原是平坦沙洲,北山脚下有一条小溪,形状像眼睛,故名大目埕。始于宋朝侯官县,明正统年间(1436-1449年)陈氏先祖由长乐江田迁居于此地,原穆江即指大目埕,土改时,成立大目埕乡,1984年设立大目埕村村民委员会至今。大目埕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