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属岳池县东关乡新城下二、三里。 清末,名太平场,属东关乡。 民国十年(1921年),设太平乡,属第一区。 民国三十年(1941年),分为太平、文昌2乡。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属第二指导区。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裁并。 1950年10月,属第八区。 1966年12月,设劳动公社,属石垭区。 1971年,更名太平公社。 1981年,改名乔家公社。 1984年3月,公社改乡。 1992年9月,撤石垭区,与催龙、朝阳2乡合并为乔家镇。 1994年6月,朝阳乡析出。 |
清朝,属富广乡富贵一里。 民国初年,名罗渡溪场,属资马乡。 民国十年(1921年),设罗渡溪乡。 民国十八年(1929年),属第四区。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改罗渡镇。 民国三十年(1941年),镇改乡。 1950年10月,属第九区。 1952年,增设罗渡镇。 1966年,改名先锋镇。 1971年,改名罗渡镇。 1984年,罗渡乡并入。 1992年9月,撤罗渡区,天台、齐福2乡并入罗渡镇。 1994年6月,天台、齐福2乡析出。 2019年12月,撤销赛龙镇和大佛乡,将其所属行政区域划归罗渡镇管辖。 |
清朝,属岳池资马乡新民里。 民国初,名广兴场,后更名裕民场,属资马乡。 民国十年(1921年),设广兴乡,属第三区。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与肖家场合并为广肖乡,属第四区。 民国三十年(1941年),析置广兴乡。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改名裕民乡。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裁并。 1950年10月,设广兴乡,属第九区。 1952年,属第十二区。 1955年,属罗渡区。 1958年10月,改为裕民公社。 1966年12月,改名解放公社。 1971年,改名裕民公社。 1984年3月,公社改乡。 1992年9月,撤罗渡区,与新民乡合并为裕民镇。 |
清朝,属资马乡书台一、二里。 民国初年,名黎梓卫场,属资马乡。 民国十年(1921年),设黎梓卫乡。 民国十八年(1929年),属第四区。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属第三区。 民国三十年(1941年),更名中和乡。 1952年,乡改镇,属第十区。 1953年,属第四区。 1966年12月,改名赤卫镇。 1971年,改名中和镇。 1984年3月,中和乡并入。 1992年9月,撤中和区,渠河并入中和镇。 |
清朝,属武胜县飞龙乡三溪里。 民国十年(1921年),属武胜县飞龙区。 1952年,设新场乡。 1954年,分为新场、断桥2乡。 1955年,属白庙区。 1956年,2乡合并为新场乡,属城郊区。 1958年,并入电光公社。 1961年,析置新场公社。 1966年12月,更名永红公社,属红卫区。 1971年,更名新场公社。 1981年,改名断桥公社。 1984年3月,公社改乡。 1992年9月,撤白庙区,踏水乡并入断桥乡。 2001年10月,改为新场镇。 |
清朝,属岳池资马乡普同里。 民国初,名余家场,属资马乡,后属东关乡。 民国十年(1921年),设余家乡,属第三区。 民国十八年(1929年),属第四区。 民国三十年(1941年),更名普安乡,属第三指导区。 1950年10月,属第九区。 1952年,属第十二区。 1955年,属石垭区。 1958年10月,乡改公社。 1966年12月,更名劳武公社,属曙光区。 1971年,更名普安公社,属石垭区。 1984年3月,公社改乡。 1992年9月,撤石垭区,文昌乡并入。 2001年10月,普安乡改镇。 2019年12月,撤销花板乡,将其所属行政区域划归普安镇管辖。 |
清朝,属岳池资马乡东月里。 民国三十年(1941年),析中和乡置临溪乡,属第四区。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裁并。 1950年10月,设临溪乡,属第十区。 1966年12月,改为光明公社,属赤卫区。 1971年,更名临溪公社。 1984年3月,公社改乡。 2001年10月,乡改镇。 |
清朝,属岳池西关乡新修文上一里、下一里。 民国初年,名西板场。 民国,属岳池第三区、第五指导区。 民国十年(1921年),设西板乡。 1956年,新华乡并入。 1961年,乡改公社,属坪滩区。 1966年12月,改名建中公社。 1971年,改名西板公社。 1984年3月,公社改乡,属坪滩区。 1992年9月,新华乡并入。 2019年12月,撤销西板乡,设西板镇。 |
清朝,属岳池资马乡姚市里。 民国三十年(1941年),析罗渡镇部分置齐福乡,属第四区。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并入罗渡镇。 1950年10月,析置齐福乡,属第九区。 1958年10月,乡改公社,后改名上游公社。 1971年,更名齐福公社,属先锋区。 1984年3月,公社改乡。 1992年9月,撤罗渡区,并入罗渡镇。 1994年6月,析齐福、天台置齐福乡。 2019年12月,撤销齐福乡,设齐福镇。 |
清朝,属岳池资马乡东月里。 清末,名走马岭场。 民国十年(1921年),设走马乡,属第三区。 民国十八年(1929年),属第四区。 民国三十年(1941年),更名伏龙乡,属第四指导区。 1950年10月,属第十区。 1958年10月,乡改公社。 1966年12月,改名光辉公社。 1971年,更名伏龙公社。 1984年3月,公社改乡,属中和区。 1992年9月,撤中和区,天宝乡并入。 2019年12月,撤销伏龙乡,设伏龙镇。 |
清朝,属西关伏江上三里。 民国十年(1921年),设合心团乡,属第二区。 民国十八年(1929年),裁并。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析置合心团乡,属第二区。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并入兴隆乡,属第二指导区。 1950年10月,析置黄龙乡,属第五区。 1955年,属第四区。 1958年10月,乡改公社。 1961年,属兴隆区。 1966年,改名壮志公社,属红专区。 1971年,更名黄龙公社。 1984年3月,公社改乡。 |
清朝,属岳池东关乡新城上四里,名骑龙场。 民国十年(1921年),设骑龙乡,属第二区。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与回龙乡合并为回骑乡,属第二区。 民国三十年(1941年),析置骑龙乡,属第六区。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属第二区。 1950年10月,更名骑龙乡,属第六区。 1952年,属第十三区。 1955年,属苟角区。 1958年10月,乡改公社。 1961年,属顾县区。 1963年,属苟角区。 1966年12月,改名革新公社,属东风区。 1971年,更名骑龙公社,属苟角区。 1984年3月,改为鱼峰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