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海陵区城北街道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海陵区城北街道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通姜意思为通往姜堰。
由辖区内一座演化桥而得名。
因位于北山寺附近而得名。
处于东街范围内,故名。
原名“花园庄”,后原国营二布厂、钢厂、纱厂、毛巾厂、三布厂等多家国有企业在此新建职工宿舍区,更名为花园社区。
因社区内有一座“赵公桥”,故取名为“赵公社区居委会”。赵公桥始建于清乾隆十八年(1753),该桥是旧时泰州最长的一座砖石古桥,跨度四五十米,桥上建了五座土地庙,因此以“一桥五庙”而驰名。1958年,北河以北150米处的新通扬运河开通,北河被填,赵公桥被拆。地名得以保留。
因稻河而得名。
原来有一条彩衣街,故名。
由辖区内一所大浦小学而得名。
位于卤汀河西侧,故名。
为了改善工人的居住环境,政府兴建了我市第一个工人住宅区,这就是最初的工人新村。当时的入住条件是必须为工人。
该地历史上曾为渔市场,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