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尖草坪区向阳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尖草坪区向阳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据明正德(1505-1521)年间《重建清凉寺碑》记载,时年此处地势低凹,气候炎热,居民向往温和、清凉,遂起名温村。清光绪二年(1876),因遭受水灾,将村分为南、北两部分,又为了与杨兴河上游的南、北温区别,更名为南、北下温,居南者为南下温。
据明正德(1505-1521)年间《重建清凉寺碑》记载,时年此处地势低凹,气候炎热,居民向往温和、清凉,遂起名温村。清光绪二年(1876),因遭受水灾,将村分为南、北两部分,又为了与杨兴河上游的南、北温区别,更名为南、北下温,居北者为北下温。
据明正德(1505-1521)年间《重建清凉寺碑》记载,时年此处地势低凹,气候炎热,居民向往温和、清凉,遂起名温村。清光绪二年(1876),因遭受水灾,将村分为南、北两部分,又为了与杨兴河上游的南、北温区别,更名为南、北下温,因村位于南、北下温中间,得名中下温。
相传村西原有一条水渠,渠边建有窦大夫祠,渠水从上兰村裂石口水潭引来,由西向东而流,故名。
村北有一道名为卧龙岗的山梁,东西横断向阳店至阳曲县“白马掌”地区的道路,故当地人亦称此岗为拦岗,“拦”、“兰”同音,多年演变为兰岗并成为村名。
村址地处坡梁,原有墓群,故建村时初名“坟头上”。又因位于南翟之北,亦名“北翟”。1942年汾水暴涨,南翟被淹没,其“西头”大部居民迁入北翟,村中骤增许多新户。从南翟迁入的居民对坟头上这一村名有异议,遂更名为新翟。
清道光《阳曲县志·文征上》记载,明朝曹尔祯在其任山西巡抚时,兴修清水渠,亦称横渠,输上兰烈石寒泉之水于下薛,浇灌西村、翟村、横渠、下薛等村土地,并曾作《横渠记》。
西村是明末著名思想家傅山的家乡,原名吕秋庄,相传晋襄公(前627-前621)在位时有吕、秋二姓在此建村,故名。
地处太原盆地北缘,地势北高南低,成缓坡状。北靠卧龙岗大梁,背风向阳,故名。
相传隋朝时这里是通往天门关的歇脚点,并设有驿站,至唐朝外地迁来者渐多,建村后取名为“歇村”,当地读“薛”为xiē,“薛”、“歇”同音,多年演变为薛村。后因柏板河南岸地势平坦,较北岸生产条件更好,于是有人移居南岸,薛村逐渐一分为二,并以方位定名为上、下薛村,居南者为下薛。
相传春秋时期晋国翟氏于此定居,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