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属回龙乡回龙保。 1949年-1956年属水吉县第三区(回龙区)回龙乡。 1956-1958年改属建阳县。 1958-1959年为回龙公社回龙大队。 1960-1961年属漳墩公社,1962-1964年属回龙公社,1965-1975年置马岚公社称回龙大队。 1975-1984年恢复回龙公社称回龙大队。 1984年改回龙村村民委员会至今。 |
民国为水吉县回龙乡浒州保。 1949年至1956年称水吉县第三区(回龙)浒州乡。 1957-1958年属建阳县回龙区。 1958-1959年属回龙公社浒州大队。 1960-1961年属漳墩公社。 1962-1964年属回龙公社。 1965年至1975年属漳墩公社。 1975-1980年拆置马岚公社。 1980-1983年属回龙公社浒州村委会,1984年后改名浒洲村村民委员会至今。 |
明清属23都。 国民时期属水吉县濠村乡马岚保。 1949-1957年称回龙区马岚乡。 1958-1959年称回龙公社马岚大队。 1960-1975年称漳垱公社。 1976-1980年马岚公社。 1981-1984年称回龙公社。 1984年改为村委会至今。 |
1964年为马岚大队坪州片。 1988年独立为村委会至今。 |
1964年属马岚称澄埠生产队。 1975年至1979年为马岚公社马岚大队澄埠生产队,1980年至1983年更名回龙公社马岚大队澄埠生产队,1984年为回龙乡马岚村委会澄埠生产队,1988年独立为澄埠村村民委员会至今。 |
均中村民国时期称为水吉县玉瑶乡均中堡,1950-1955年属水吉县玉瑶乡。 1956-1957年属回龙均中乡。 1958年-1959年属回龙公社均中大队。 1960-1961年属漳垱公社。 1962-1964年属回龙公社。 1965-1975年为漳垱公社。 1976-1980年属马岚公社。 1980年更名回龙公社均中大队,1984年改为均中村村民委员会至今。 |
明清属建瓯县23都,民国时属水吉县大平(玉瑶)乡白沙保。 1949-1950年属水吉县第三区白沙村,1951-1952年属水吉县一区玉瑶乡。 1953-1955年属均中乡。 1956-1957年属玉瑶乡。 1958年属回龙公社设均中大队。 1959-1973年属漳垱公社。 1974-1980年属马岚公社。 1981-1984年属回龙公社。 1984年改为白沙村村民委员会至今。 |
1958年-1959年为垅下小队,61至66年为樟垱公社垅下大队,67年至75年垅下生产队,75年至80年马岚公社垅下生产队,80年至82年为回龙公社回龙大队垅下生产队,1983年成立垅下大队,垅下旧属水吉县管辖,旧称福建水吉县禾供里,廿四都乌石社垅下坊。 原属回龙村委会。 1983年独立为垅下村村民委员会至今。 |
明清属三忂里,民国属建阳县后畲乡白洋保高门下丰保。 1949-1951年属建阳县彭墩区后畲乡高门下丰保。 1952年属彭墩区右巨乡高门村。 1953-1954年属彭墩区白洋乡高门村。 1955年至1957年属白洋区高门乡,属回龙公社高门大队。 1960-1964年属白洋公社高门大队。 1965-1974年属崇雒公社高门大队。 1975-1980年属马岚公社高门大队。 1981-1984年属回龙公社高门大队。 1984年至今属回龙乡,改名为高门村村民委员会。 1988年5.21水灾后,村委会迁梁厝村至今。 |
解放前称建阳县后畲白洋保。 1949-1951年为彭墩区后畲乡白洋村。 1952年称彭墩区右巨乡白洋村,1953-1954为彭墩区白洋乡,1955-1957年称白洋区白洋乡,1958-1959年为回龙公社白洋大队,1960-1964年称白洋公社白洋大队,1965-1974年为崇雒公社白洋大队,1975年为马岚公社白洋大队,1980年称回龙公社白洋大队,1984改白洋村村民委员会至今。 |
明清属三衙里。 解放前称建阳县后畲乡半天霄保。 1949-1950年称建阳县彭垱区后畲乡。 1951-1952年称彭墩区右区乡。 1953-1954年称彭垱区白洋乡。 1955-1957年称白洋边区半天霄乡。 1958-1959年,称回龙公社白洋大队半天霄片。 1960-1961年称将口公社白洋大队半天霄片。 1961-1964年白洋公社。 1965-1974年崇雒公社。 1975-1980年马岚公社。 1981-1984年回龙公社。 1984年半天霄改为村委会,且该地名一直沿用至今。 |
西瓯浦村属回龙乡。 1976年为马岚公社办良种场。 1992年元月17日经县人民政府潭政(1992)综字012号文件批复改建回龙乡西瓯浦行政村,且该地名一直沿用至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