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时,属靖州路治。 明朝时,属靖州直隶州治。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设鹤山镇。 1950年10月,鹤山镇改为城关区。 1953年7月20日,城关区改为渠阳镇。 1959年3月,渠阳镇改为靖城公社。 1961年,靖城公社改为城镇公社。 1981年11月,城镇公社改为渠阳镇。 1998年9月,江东、飞山、良山口3乡并入渠阳镇。 2015年,铺口乡、横江桥乡、渠阳镇成建制合并设立新的渠阳镇。 |
清朝时,属贯堡乡。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属第四区(北区),为区公所驻地。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设甘棠乡。 1958年,改为甘棠公社。 1984年3月,由甘棠公社改为甘棠乡。 1985年1月,由甘棠乡改为甘棠镇。 |
新中国成立前,分别属湟中县一区三其乡和六区吴仲乡。 1951年11月,为湟中县管辖。 1956年8月,划归西宁市。 1972年6月,成立大堡子居民委员会,属马坊街道管辖。 1977年2月,大堡子第一、第二居民委员会划归三其街道管辖。 1980年1月,成立大堡子街道,属城西区管辖。 1986年6月,划归城北区管辖。 1999年,大堡子乡政府和大堡子街道合并改称大堡子镇。 2003年,三其村划归马坊街道管辖。 |
清朝时,属大油乡。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属西区由一、贯一2乡。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属正直、廉明2乡。 1949年,属九龙乡。 1953年,设坳上乡。 1958年,坳上乡改为坳上公社。 1984年3月,由坳上公社改为坳上乡;同年7月,改为坳上苗族侗族乡。 1996年,坳上苗族侗族乡改为坳上镇。 |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5月,新厂属江北区。 1952年9月,属石首县第五区。 1956年6月,更名为新厂指导组。 1974年9月,成立新厂公社。 1984年1月,成立新厂镇。 |
清朝时,为贵州锦屏县平茶乡。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平茶乡改为平察乡。 1954年,平察乡析置平察、新四、善里、营寨4乡。 1955年6月,划入靖县。 1956年,为平察乡。 1959年1月,属新平公社。 1961年7月,新平公社析置平察公社。 1981年11月,更名平茶公社。 1982年2月,改为平察苗族侗族公社。 1984年2月,改为平茶苗族侗族乡。 1987年7月,平茶苗族侗族乡改为平茶乡。 1994年9月,由平茶乡改为平茶镇。 |
清朝时,属贯堡乡。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属北区贯二、贯五2乡。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属勇毅、廉明2乡。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属飞山、甘棠2乡。 1956年7月,设太阳坪乡。 198年9月,并入甘棠公社。 1961年7月,甘棠公社析置太阳坪公社。 1984年2月,由太阳坪公社改为太阳坪乡。 |
清朝时,属锹里乡。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属南区三锹乡。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属信义乡。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属九龙、青萝2乡。 1950年,属南区、五区、铺口3区。 1956年7月,设三锹乡。 1958年7月,改为三锹苗族乡;同年9月,改为三锹苗族公社。 1959年1月,属九龙公社。 1961年7月,九龙公社析置三锹公社。 1984年2月,三锹公社改为三锹苗族乡。 1987年3月,三锹苗族乡改为三锹乡。 |
清朝时,属贯堡乡。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属北区贯六里。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属勤慎乡。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属甘棠乡。 1956年7月,设文溪乡。 1958年9月,改为文溪公社。 1959年,文溪公社并入甘棠公社。 1961年7月,甘棠公社析置文溪公社。 1984年,由文溪公社改为文溪乡。 |
清朝时,属汕村乡。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属东区汕村乡。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属仁爱乡。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属五峰乡。 1956年7月,设寨牙乡。 1958年9月,寨牙乡改为寨牙公社。 1984年2月,由寨牙公社改为寨牙乡;同年12月,寨牙乡改为寨牙侗族苗族乡。 1987年7月,寨牙侗族苗族乡改为寨牙乡。 |
清朝时,属寨市乡。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属南区寨市乡。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属信义乡。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属青萝乡。 1956年7月,设藕团乡。 1958年9月,并入新厂公社。 1959年,属新平公社。 1961年,设藕团公社。 1982年,藕团公社改为藕团苗族公社。 1984年9月,藕团苗族公社改为藕团苗族乡。 1987年,藕团苗族乡改为藕团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