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晋祠镇各村社区历史沿革

晋祠镇各村社区历史沿革

2001年,社区改制成立,一直沿用至今。

解放前属太原四区下辖的一个自然村,1948年解放后属晋源县,1949年设行政村,1951年属市六区下辖的一个自然村,1953年设晋祠镇,1956年建“胜利”高级社,1957年属大郊区。

1958年为晋祠公社下属大队。

1984年改称晋祠村名委员会。

2008年12月由晋祠村民委员会变更为晋祠一社区居民委员会,一直沿用至今。

1954年~1956年年成立丰产社,1957年~1958年成立照明社,60年代更名大治区第八生产大队,1961年成立旭东大队,1968年成立小站大队,1984年命名为村民委员会,2008年12月撤销小站村民委员会,设立小站社区居民委员会,一直沿用至今。

解放前属太原县四区,1948年解放后属晋源县,1949年设行政村(辖东院,小沟子)。

1951年属太原市第六区下辖的一个自然村。

1954年划入晋祠镇。

1956年建“先锋”高级社(同东院),1957年属大郊区,1960年属晋祠农村人民公社下辖的生产大队。

1961年属晋源区,1963年属郊区,1970年属南郊区晋祠人民公社下辖的一个生产大队,1984年撤销晋祠人民公社设立晋祠镇,改制为索村村民委员会,1997年设晋源区,索村村民委员会属于晋源区晋祠镇,一直沿用至今。

明《太原县志》为东苑,清《太原县志》为东院。

解放前属太原县四区,1948年解放后属晋源县,1949年属太原第二专署(新庄)下辖的一个自然村,1951年属太原第六区下辖的一个自然村,1954年划入王郭乡,1956年建“工农”高级社(同新庄),1957年属大郊区,1960年属晋祠农村人民公社下辖的生产大队。

1961年属晋源区,1963年属郊区,1970年属南郊区晋祠人民公社下辖的一个生产大队,1984年撤销晋祠人民公社设立晋祠镇,改制为东院村村民委员会,1997年设晋源区,东院村村民委员会属于晋源区晋祠镇,一直沿用至今。

解放前属太原县四区,1948年解放后属晋源县,1949年属太原第二专署(王郭)下辖的一个自然村,1951年属太原第六区下辖的一个自然村,1954年划入王郭乡,1957年属大郊区,1960年属晋祠农村人民公社下辖的生产大队。

1961年属晋源区,1963年属郊区,1970年属南郊区晋祠人民公社下辖的一个生产大队,1984年撤销晋祠人民公社设立晋祠镇,改制为南大寺村村民委员会,1997年设晋源区,南大寺村村民委员会属于晋源区晋祠镇,一直沿用至今。

解放前属太原县四区,1948年解放后属晋源区,1949年隶属于北大寺行政村,1951年属太原市第六区。

1954年划入晋祠镇,1956年同南大寺建“跃进”高级社。

1957年属大郊区,1960年,为晋源公社的下属大队,1970年属南郊区晋祠人民公社下辖的一个生产大队,1984年撤销晋祠人民公社设立晋祠镇,改制为长巷村村民委员会,1997年设晋源区,长巷村村民委员会属于晋源区晋祠镇,一直沿用至今。

解放前属太原县四区,1948年解放后属晋源县,1949年属太原第二专署(王郭)下辖的一个自然村,1951年属太原第六区下辖的一个自然村,1954年划入王郭乡,1957年属大郊区,1960年属晋祠农村人民公社下辖的生产大队。

1961年属晋源区,1963年属郊区,1970年属南郊区晋祠人民公社下辖的一个生产大队,1984年撤销晋祠人民公社设立晋祠镇,改制为北大寺村村民委员会,1997年设晋源区,北大寺村村民委员会属于晋源区晋祠镇,一直沿用至今。

解放前属太原县四区,1948年解放后属晋源县,1949年属太原第二专署,1951年4月,属第六区下辖的一个自然村;1954年7月,第六区改制为晋源区。

1957年3月,撤销晋源区成立郊区。

1960年6月,取消郊区级建制,建立市直辖的9个大公社,设立晋祠农村人民公社,辖花塔生产大队,1970年属南郊区晋祠人民公社下辖的一个生产大队,1984年撤销晋祠人民公社设立晋祠镇,改制为花塔村村民委员会,1997年设晋源区,花塔村村民委员会属于晋源区晋祠镇,一直沿用至今。

解放前属太原县四区,1948年解放后属晋源县,1949年属太原第二专署(王郭)下辖的一个自然村,1951年属太原第六区下辖的一个自然村,1954年划入花塔乡,1956年并入晋祠镇,建“曙光”高级社,1957年属大郊区,1960年属晋祠农村人民公社下辖的生产大队。

1961年属晋源区,1963年属郊区,1970年属南郊区晋祠人民公社下辖的一个生产大队,1984年撤销晋祠人民公社设立晋祠镇,改制为赤桥村村民委员会,1997年设晋源区,赤桥村村民委员会属于晋源区晋祠镇,一直沿用至今。

解放前属太原县四区。

1948年解放后属晋源县,1949年隶属于花塔外政村。

1951年属太原市第六区。

1954年划入花塔乡,1956年并入晋源镇同花塔建“前进”高级社,1957年属大郊区,1958年为晋祠公社下属大队。

1970年属南郊区晋祠人民公社下辖的一个生产大队,1984年撤销晋祠人民公社设立晋祠镇,改制为西镇村村民委员会,1997年设晋源区,西镇村村民委员会属于晋源区晋祠镇,一直沿用至今。

解放前属太原县四区,1948年解放后属晋源县,1949年隶属于花塔村行政村,1951年属太原市第六区,1954年划入花塔乡,1956年并入晋源镇,同花塔建“前进”高级社,1957年属大郊区,1958年为晋祠公社下属大队。

1970年属南郊区晋祠人民公社下辖的一个生产大队,1984年撤销晋祠人民公社设立晋祠镇,改制为杨家村村民委员会,1997年设晋源区,杨家村村民委员会属于晋源区晋祠镇,一直沿用至今。

解放前属太原县四区,1948年解放后属晋源县,1949年隶属于小站营行政村,1951年属太原市第六区,1954年划入花塔乡,1956年并入晋源镇,同小站营建“照明”高级社,1957年属大郊区,1958年为晋祠公社下属大队,1970年属南郊区晋祠人民公社下辖的一个生产大队,1984年撤销晋祠人民公社设立晋祠镇,改制为小站营村村民委员会,1997年设晋源区,小站营村村民委员会属于晋源区晋祠镇,一直沿用至今。

解放前属太原县四区,1948年解放后属晋源县,1949年设行政村(辖野庄),1951年属太原市第六区,1954年划王郭乡(辖野庄,三家村、新庄),1956年并入窑头乡,与窑头,珠环等13个村,建“集体”高级社。

1957年属大郊区,1960年属晋祠农村人民公社下辖的生产大队。

1961年属晋源区,1963年属郊区,1970年属南郊区晋祠人民公社下辖的一个生产大队,1984年撤销晋祠人民公社设立晋祠镇,改制为王郭村村民委员会,1997年设晋源区,王郭村村民委员会属于晋源区晋祠镇,一直沿用至今。

解放前属太原县四区,1948年解放后属晋源县,1949年设行政村(辖新庄),1951年属太原第六区,1954年划入王郭乡,1956年建“工农”高级社(同新庄),1957年属大郊区,1958年为晋祠公社下属大队。

1960年6月,取消郊区级建制,建立市直辖的9个大公社,设立晋祠农村人民公社,辖南张村生产大队,1970年属南郊区晋祠人民公社下辖的生产大队,1984年撤销晋祠人民公社设立晋祠镇,改制为南张村村民委员会,1997年设晋源区,南张村村民委员会属于晋源区晋祠镇,一直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