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临泉县各街道乡镇历史沿革

临泉县各街道乡镇历史沿革

1949年3月设立城关镇。

1958年10月设立城关人民公社。

1965年12月设立县辖城关镇。

1994年3月设立副县级标准建制镇,2015年7月省民政厅皖民地函【2015】237号,撤销城关镇,设立城关街道、邢塘街道、田桥街道。

1949年3月建邢塘乡,1950年改设邢塘区,1961年为邢塘公社,1983年改称邢塘乡,1992年撤区并乡,由齐庄、邢塘二乡组建邢塘镇。

2005年撤销邢塘镇,将邢塘镇的临东、程湾、胡马庄、戴桥、金庄、樊郭庄、大阎庄、邢塘、前李庄9个村民委员会划入城关镇;又将邢塘镇的刘楼、油坊庄、韩庄、齐庄、于老庄、大李、房庄7个村民委员会,划入牛庄乡。

2015年7月省民政厅皖民地函【2015】237号,撤销城关镇,设立(城关街道、田桥街道)邢塘街道至今。

1948年建田桥乡,1962年设田桥人民公社,1969年分别并入韦寨公社和邢塘公社。

1978年复置田桥公社,1983年改称田桥乡,1992年撤区并乡与李老庄乡合并。

2015年7月省民政厅皖民地函【2015】237号,撤销城关镇,设立城关街道、邢塘街道、田桥街道。

2016年7月20日,设立城东街道,属临泉县。

原属城关镇,2015年7月8日设立城关街道。

2016年10月25日设立城南街道,将城关街道的万和、临新、大闫和新城等4个社区划入城南街道,城南街道办事处驻新城社区。

1949年3月设杨桥区,属临泉县;1958年8月改为杨桥人民公社,1961年9月改为杨桥人民公社,1979年8月改为杨桥区,1992年3月撤区设镇,刘大、罗庄、七里桥3乡并入。

古名鲖阳,春秋时属楚国,西汉设鲖阳县。

南北朝时两次设郡。

1935年临泉建县,定名鲖城镇,属临泉县第一区。

1958年9月设立人民公社。

1981年改为鲖城区。

1992年2月撤区设镇。

2016年10月25日省民政厅民地函【2016】517号《关于临泉县部分行政区划调整的函》,撤销庞营乡,划归鲖城镇管辖。

秋时,楚平王曾在此建立禹阴城(又名汝阴城)。

1949年,属何楼区。

1962年3月,设立谭棚公社。

1983年4月,成立谭棚乡。

1992年3月撤杨桥区合并陈营乡、王寨乡、谭棚乡后建谭棚镇,沿用至今。

1947年10月设老集区,1958年3月改为老集人民公社,1983年7月改为乡,1992年3月由老集乡、李湖乡组建为老集镇,沿用至今。

民国属阜阳西南镇,后改为阜阳第七区署驻地。

1935年3月阜阳设置临泉县后,改为第三区滑集镇。

1947年10月设滑集区,1958年4月后改为大公社,1979年10月重新设置区及乡,1992年3月撤区设镇。

2016年10月25日,,撤销谢集乡,整建制划归滑集镇管辖。

1949年3月属临泉县滑集区,1950年8月设吕寨区,1961年9月设吕寨人民公社,1979年8月改设吕寨区,1983年改乡,1992年3月撤区并乡与五岳乡组建设立吕寨镇,沿用至今。

1949年设乡,1958年9月设立单桥人民公社。

1979年8月设立单桥乡属长官区。

1992年3月撤区并乡(由郭寨乡、单桥乡合并为单桥乡)。

1999年9月改为单桥镇(乡改镇),沿用至今。

1958年10月建立长官人民公社。

1979年8月撤公社建长官区。

1983年复置长官人民公社。

1992年3月撤区并乡与铁佛、五里、花兰3乡合并设立长官镇,沿用至今。

明代归颍州府,清代属阜阳县,1935年临泉建县后归临泉县,1947年解放建区。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指挥部在宋集刘寨驻扎。

1949年设区辖镇,1952年改乡,1958年10月成立宋集人民公社,1961年9月宋集人民公社改为宋集区,1969年3月又改为公社,1979年8月再改为区,1992年2月撤区设镇,沿用至今。

1949年设张集乡。

1961年9月成立张集人民公社。

隶属宋集区。

1969年3月划为临泉县张集公社。

1985年4月为临泉县张集区,辖张集、陈集、闫楼、马楼4个乡。

1992年3月撤区并乡,时张集乡与马楼乡合并为张新镇,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