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六枝特区牂牁镇各村社区历史沿革

六枝特区牂牁镇各村社区历史沿革

1991年,六枝特区撤并建时毛口乡从郎岱区分离建立毛口布依族苗族乡,建立毛口居委会。

1961年,建立毛口产大队管理委员会(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驻毛口,故名),简称毛口大队。

1984年,六枝特区人民政府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设乡政府的通知》中的要求,撤销毛口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建立毛口村民委员会,简称毛口村委会。

2004年,毛口村更名为西陵村(西陵取自西陵渡,《访稿》记载:“毛口河之西陵渡,在治城西四十五里。

北盘江出梯于峡,水势洁大,非丹楫不能济。

清乾隆初,鄂尔泰改驿道,设官渡于此,命西陵渡,鄂所命也),西陵村民委员会驻地毛口街上。

1961年属六枝市中寨区毛口公社,1962年10月20日属六枝县中寨区毛口公社,1966年2月22日属郎岱县中寨区毛口公社,1970年12月2日属六枝特区中寨区毛口公社,1984年属六枝特区中寨区毛口布依族乡,1991年9月属六枝特区毛口布依族苗族乡,2015年属六枝特区牂牁镇。

2004年,新建立牂牁村民委员会(牂牁取自牂牁江,牂牁江源于司马迁《史记》:“夜郎者,临牂牁江,江广百余步,足以行船”)管辖原板亭、那当2个村所辖范围,村委会驻地牂牁寨(口棚桥边)。

2004年属六枝特区毛口布依族苗族乡,2015年属六枝特区牂牁镇。

1961年,建立沈家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驻沈家寨,故名),简称沈家大队。

1984年,六枝特区人民政府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设乡政府的通知》中的要求,撤销沈家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建立沈家村民委员会,简称沈家村委会。

2004年,新建立沈家村民委员会管辖原沈家、石板2个村所辖范围,村委会驻地沈家寨。

1961年属六枝市中寨区毛口公社,1962年10月20日属六枝县中寨区毛口公社,1966年2月22日属郎岱县中寨区毛口公社,1970年12月2日属六枝特区中寨区毛口公社,1984年属六枝特区中寨区毛口布依族乡,1991年9月属六枝特区毛口布依族苗族乡,2015年属六枝特区牂牁镇。

1961年,建立大冲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驻大冲,故名),简称大冲大队。

1984年,六枝特区人民政府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设乡政府的通知》中的要求,撤销大冲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建立大冲村民委员会,简称大冲村委会。

2004年,新建立大冲村民委员会管辖原大冲、小田2个村所辖范围,村委会驻地烟朋。

1961年属六枝市中寨区毛口公社,1962年10月20日属六枝县中寨区毛口公社,1966年2月22日属郎岱县中寨区毛口公社,1970年12月2日属六枝特区中寨区毛口公社,1984年属六枝特区中寨区毛口布依族乡,1991年9月属六枝特区毛口布依族苗族乡,2015年属六枝特区牂牁镇。

1961年,建立木城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驻木城,故名),简称木城大队。

1984年,六枝特区人民政府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设乡政府的通知》中的要求,撤销木城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建立木城村民委员会,简称木城村委会。

1961年属六枝市中寨区毛口公社,1962年10月20日属六枝县中寨区毛口公社,1966年2月22日属郎岱县中寨区毛口公社,1970年12月2日属六枝特区中寨区毛口公社,1984年属六枝特区中寨区毛口布依族乡,1991年9月属六枝特区毛口布依族苗族乡,2015年属六枝特区牂牁镇。

1961年,建立半坡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半坡取自半坡塘),简称半坡大队,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驻哪榜寨。

1984年,六枝特区人民政府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设乡政府的通知》中的要求,撤销半坡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建立半坡村民委员会,简称半坡村委会。

1961年属六枝市中寨区毛口公社,1962年10月20日属六枝县中寨区毛口公社,1966年2月22日属郎岱县中寨区毛口公社,1970年12月2日属六枝特区中寨区毛口公社,1984年属六枝特区中寨区毛口布依族乡,1991年9月属六枝特区毛口布依族苗族乡,2015年属六枝特区牂牁镇。

1961年,建立扁槽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驻扁槽,故名),简称碥槽大队。

“文化革命”期间更名为红旗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简称红旗大队。

1982年12月,六枝特区人民政府根据国务院国发(1979)305号《国务院发布关于地名、更名的暂行规定的通知》和黔发(1980)192号《省人民政府关于地名命名、更名的补充规定》这两个文件的要求,将其复名为扁槽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

1984年,六枝特区人民政府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设乡政府的通知》中的要求,撤销扁槽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建立扁槽村民委员会,简称扁槽村委会。

2004年,新建立扁朝村民委员会管辖原扁槽、阿哈2个村所辖范围,村委会驻地西嘎。

1961年属六枝市中寨区双夕公社,1962年10月20日属六枝县中寨区双夕公社,1966年2月22日属郎岱县中寨区双夕公社,1970年12月2日属六枝特区中寨区双夕公社,1984年属六枝特区中寨区鲁戛苗族布依族乡,1991年9月属六枝特区中寨苗族彝族布依族乡,2015年至今属六枝特区牂牁镇。

1961年,建立鲁戛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驻鲁戛,故名),简称鲁戛大队。

“文化革命”期间更名为五星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简称五星大队。

1982年12月,六枝特区人民政府根据国务院国发(1979)305号《国务院发布关于地名、更名的暂行规定的通知》和黔发(1980)192号《省人民政府关于地名命名、更名的补充规定》这两个文件的要求,将其复名为鲁戛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

1984年,六枝特区人民政府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设乡政府的通知》中的要求,撤销鲁戛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建立鲁戛村民委员会,简称鲁戛村委会。

2004年,新建立鲁戛村民委员会管辖原鲁戛、棒杠2个村所辖区域,村委会驻地棒杠丫口。

1961年属六枝市中寨区双夕公社,1962年10月20日属六枝县中寨区双夕公社,1966年2月22日属郎岱县中寨区双夕公社,1970年12月2日属六枝特区中寨区双夕公社,1984年属六枝特区中寨区鲁戛苗族布依族乡,1991年9月属六枝特区中寨苗族彝族布依族乡,2015年至今属六枝特区牂牁镇。

1961年,建立西拉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西拉为大队境内一地名),简称西拉大队,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驻田坝。

“文化革命”期间更名为团结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简称团结大队。

1982年12月,六枝特区人民政府根据国务院国发(1979)305号《国务院发布关于地名、更名的暂行规定的通知》和黔发(1980)192号《省人民政府关于地名命名、更名的补充规定》这两个文件的要求,将其复名为西拉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

1984年,六枝特区人民政府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设乡政府的通知》中的要求,撤销西拉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建立西拉村民委员会,简称西拉村委会。

1961年属六枝市中寨区长寨公社,1962年10月20日属六枝县中寨区长寨公社,1966年2月22日属郎岱县中寨区长寨公社,1970年12月2日属六枝特区中寨区长寨公社,1984年属六枝特区中寨区长寨布依族苗族乡,1991年9月属六枝特区中寨苗族彝族布依族乡,2015年至今属六枝特区牂牁镇。

1961年,建立阿基轰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阿基轰为大队境内一地名),简称阿基轰大队,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驻火烧寨。

“文化革命”期间更名为红旗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简称红旗大队。

1982年12月,六枝特区人民政府根据国务院国发(1979)305号《国务院发布关于地名、更名的暂行规定的通知》和黔发(1980)192号《省人民政府关于地名命名、更名的补充规定》这两个文件的要求,将其复名为阿基轰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

1984年,六枝特区人民政府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设乡政府的通知》中的要求,撤销阿基轰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建立火烧寨村民委员会(根据村委会驻地而命名),简称火烧寨村委会。

2004年,火烧寨村更名为兴隆村。

1961年属六枝市中寨区长寨公社,1962年10月20日属六枝县中寨区长寨公社,1966年2月22日属郎岱县中寨区长寨公社,1970年12月2日属六枝特区中寨区长寨公社,1984年属六枝特区中寨区长寨布依族苗族乡,1991年9月属六枝特区中寨苗族彝族布依族乡,2015年至今属六枝特区牂牁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