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闽清县东桥镇各村社区历史沿革

闽清县东桥镇各村社区历史沿革

宋代属奉政乡安仁里;元代为二十,廿一、廿三都辖38个自然村;明代分十九等6个都同属一个统啚;清代属怀德乡;民国初属第五区第七团,29年置下洋乡,属第三区署,35年改杉洋乡,37年复为下洋乡,下辖下宅、东淮、新南、芝山、溪岭等5个保、75甲。

解放后,1950年设第二区公所,下辖14个乡,1955年改名东桥区,下辖13个乡,1958年为火箭公社,辖27个大队,1959年改名为东桥公社,辖30个大队,2006年成立社区居委会,沿用至今。

宋代属奉政乡安仁里。

元属二十一都过阳村。

明与二十都、二十二都等3个都同属统一个图。

清代为怀德乡过洋村。

民国时期属下洋乡东淮保。

解放后,1950年属第二区东桥乡。

1955年为东桥区东桥乡。

1958年属火箭公社过洋大队。

1959年改属东桥公社过洋大队。

之后,队名和关系长期保持不变。

1984年7月东桥乡人民政府成立,过洋成为该乡属下的一个村民委员会。

1991年实行撤乡建镇后,属东桥镇人民政府。

民国29年(1940年)10月前属闽侯县,10月后划属闽清,初行政区划属梅城镇,后属小樟乡,旋属大樟乡。

民国37年复属梅城镇大安保。

解放后,1950至1951年属一区大安乡。

1952至1953年属二区大安乡。

1954年改名大箬乡。

1955至1957年属东桥区大安乡。

1958年属火箭公社安仁溪大队。

1959至1960年属东桥公社安仁溪大队。

1961至1963年首次单独设大溪大队,属东桥公社。

1964至1972年再次并入大安大队。

1973年又复设大溪大队。

之后,长期保持不变。

1984年7月东桥乡人民政府成立,大溪成为该乡属下的一个村民委员会。

1991年撤乡建镇后,属东桥镇人民政府。

民国廿九年十月以前属闽侯县,十月以后划属闽清,初行政区划属梅城镇,后属小樟乡,旋属大樟乡,卅七年复属梅城镇大安保。

解放后,1950至1951年属一区大安乡,1952至1953年属二区大安乡,1954年改名大箬乡,1955至1957年属东桥区大安乡,1958年属火箭公社大安大队,1959年属东桥公社大安大队,1960年改名大箬大队,1961年又名大安大队,1963年分为大箬、南安、过洋、梧坑、池塘等5个大队,1964年又合为大安大队,1973年改名大箬大队,之后长期不变,1984年东桥乡人民政府成立,大箬成为该乡属下的一个村民委员会。

民国29年(1940年)10月以前属闽侯县。

同年10月以后划属闽清。

初为梅城镇所辖,后属小樟乡,旋属大樟乡。

民国37年复属梅城镇大安保。

解放后,1950年为一区大安乡。

1952年为二区大安乡。

1955年属东桥区大安乡。

1957年属火箭公社安仁溪大队。

1959年属东桥公社。

1963年改名安溪大队。

1964年改为大安大队。

1973年恢复安仁溪大队。

至1984年7月东桥乡人民政府成立,安仁溪成为该乡属下的一个村民委员会。

1991年实行撤乡建镇后,属东桥镇人民政府。

宋属奉政乡安仁里。

元为二十一都卓坑村。

明与二十都等6个都同属统一个啚。

清代属怀德乡卓坑村。

民国时期属下洋乡芝山保。

解放后,1950年属第二区溪芝乡。

1954年属第二区朱山乡。

1956年又属溪芝乡。

1958年属火箭公社山限大队。

1959年属东桥公社山限大队。

1963年单独成立义窑大队。

之后长期不变。

1984年7月东桥乡人民政府成立,义窑成为该乡属下的一个村民委员会。

1991年撤乡建镇后,属东桥镇人民政府至今。

2008年政府造福工程,迁往东桥过洋。

宋属奉政乡安仁里,元为二十一都山限村,明与二十等6个都同属一个统啚,清代属怀德乡山限村,民国属下洋乡芝山保。

解放后,1950年属一区大安乡,1952年属二区大安乡,1955年属东桥区大安乡,1958年属火箭公社,单独成立山限大队,1959年改属东桥公社,1964年并入大安大队,1973年改名为大箬大队,1977年恢复山限大队,之后长期不变,1984年成为东桥乡人民政府属下的山限村民委员会。

1998年搬迁至山限新村。

宋属奉政乡安仁里。

元为二十二都属下的墓前、芝山光南竹、斜弯等村。

明与二十都、二十一都等3个都同属同一个啚。

清代为怀德乡属下的光南竹、际山寺、前场、祭源等村。

民国时期为下洋乡芝山保。

解放后,1950年属第二区溪芝乡。

1955年为东桥区溪芝乡。

1958年为火箭公社溪芝大队。

1959年为东桥公社溪芝大队。

1963年分为芝山、青由、际源等3个大队。

1964年又合并为溪芝大队,之后长期不变。

1984年7月东桥乡人民政府成立,溪芝成为该乡属下的一个村民委员会。

1991年实行撤乡建镇后,属东桥镇人民政府。

宋属奉政乡安仁里。

元属二十二都后洋、湖头村。

明代与二十都、二十一都等3个都同属统一个啚。

清代为怀德乡属下的一个村。

民国时期为下洋乡芝山保。

解放后,1950年属第二区溪芝乡。

1955年分为小溪、湖头两个大队。

1964年又并入溪芝大队。

1980年单独成立后洋大队。

后因县内3个同名大队改为湖洋。

1984年7月东桥镇人民政府成立,湖洋成为该乡属下的一个村民委员会。

1991年实行撤乡建镇制后,属东桥镇人民政府。

宋属奉政乡安仁里。

元属二十一都朱山、可河村。

明代与二十都、二十二都等3个都同属下统一个啚。

清代属怀德乡朱山村。

民国属下洋乡芝山保。

解放后,1950至1953年属第二区溪芝乡。

1954至1955年属东桥区,单独设立朱山乡。

1956至1957年属东桥区,但并入溪芝乡。

1958年单独设朱山大队属火箭公社。

1959年属东桥公社。

1964年又合为朱山大队,之后,长期不变。

1984年7月东桥镇人民政府成立,朱山成为该乡属下的一个村民委员会。

1991年乡改镇制后,属东桥镇人民政府。

宋属奉政乡安仁里。

元属二十一都朱垅等村。

明代与二十等6个都同属一个统啚。

清代属怀德乡。

民国时期属下洋乡东淮保。

解放后,1950至1953年属第二区溪芝乡。

1954至1955年属第二区(后改东桥区)朱山乡。

1956至1957年属东桥区溪芝乡。

1958年属火箭公社朱山大队。

1959年属东桥公社溪芝大队。

1961年又并入朱山大队,1977年设黄坪大队,属东桥公社,之后长期不变。

1984年7月成立东桥乡人民政府,黄坪成为该乡属下的一个村民委员会。

1991年撤乡建镇后,属东桥镇人民政府。

1991年命名起沿用至今。

宋属奉政乡安仁里,元为二十一都过阳村,明代与二十等6个都同属一个统啚,清为怀德乡过洋村,民国属下洋乡东淮保。

解放后,1950至1954年属二区东桥乡,1955至1957年属东桥区东桥乡,1958年属火箭公社过洋大队,1959年属东桥公社过洋大队,1977年单独成立刘山大队,1984年东桥乡人民政府成立,刘山成为该乡属下的一个村民委员会。

宋属奉政乡安仁里,元属二十二都北阳、下宅村,明代与二十等6个都同属一个统啚,清为怀德乡属下的一个村,民国属下洋乡下宅保。

解放后,1950至1954年属二区南宅乡,1955年属东桥区南宅乡,1956至1957年并入东桥乡,1958年属火箭公社单独成立北洋大队,1959年并入南坑大队,属东桥公社,1961年再次设立北洋大队,1984年东桥乡人民政府成立,北洋为该乡属下的一个村民委员会。

1994年下宅自然村从北洋村分出单独成立村委会。

宋属奉政乡安仁里,元属二十二都过宅、黄墓村,明代与二十等6个都同属一个统啚,清代属怀德乡南宅村,民国属下洋乡新南保。

解放后,1950至1954年属二区南宅乡,1955年属东桥区南宅乡,1956至1957年并入东桥乡,1958年属火箭公社南坑大队,1959年为东桥公社南坑大队,1963年分南坑、上南坑两个大队,1964年又合并成立南坑大队,至1984年东桥乡人民政府成立,南坑为该乡属下的一个村民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