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木垭镇各村社区历史沿革

木垭镇各村社区历史沿革

成立社区之前,属于复兴村;2013年,成立兴盛社区居民委员会,主要辖区为政府周边的街道和场镇。

2014年9月,将复兴村的4、5、6组划分到社区。

2015年,统一规划命名。

2020年,村级建制调整,撤销洞口村和兴盛社区,合并设立兴盛社区(营府函〔2020〕72号)。

2020年,村级建制调整,撤销建设村、新寨村1-2组和柏垭村,合并设立龙伏社区(营府函〔2020〕72号)。

民国时期,属复兴乡第2保。

1951年,建政为复兴乡第1村。

1955年,建社为复兴乡第2村,辖1、14、44、45社。

1958年,属为复兴公社二管理区。

1962年,为复兴公社二大队。

1967年,改为永光公社二大队。

1972年,仍为复兴公社二大队。

1981年,地名普查命名为木垭公社铜鼓大队。

1984年,为木垭乡铜鼓村。

1992年,撤区并乡建镇后隶属于木垭镇,铜鼓村不变。

2020年,村级建制调整,撤销复兴村和铜鼓村,合并设立铜鼓村(营府函〔2020〕72号)。

民国时期,属复兴乡第4保。

1951年,建政为复兴乡第4村。

1955年,建社为复兴乡同心社。

1958年,属复兴公社九管理区。

1962年,为复兴公社四大队。

1967年,改为永光公社四大队。

1981年,地名普查为复兴公社来顶大队。

1984年,为复兴乡来顶村。

1992年,撤区并乡建镇后属于木垭镇来顶村。

2020年,村级建制调整,撤销黑山村和来顶村,合并设立来顶村(营府函〔2020〕72号)。

民国时期,属复兴乡第3保。

1951年,建政为复兴乡第4村。

1955年,建社为复兴乡5、84、16社。

1958年,为复兴公社十管理区。

1962年,为复兴公社五大队。

1967年,改为永光公社五大队。

1981年,地名普查命名为木垭公社梨树大队。

1984年,改社为乡时,定为梨树村。

1992年,撤区并乡建镇后隶属木垭镇,梨树村不变。

民国时期,属复兴乡第4保。

1951年,建政为复兴乡第4村。

1955年,建社为复兴乡全力社。

1958年,为复兴公社七管理区。

1962年,为复兴公社七大队。

1967年,改为永光公社七大队。

1972年,仍为复兴公社七大队。

1981年,地名普查命名为复兴公社双树大队。

1984年,社改乡时定为双树村。

1992年,撤区并乡建镇后隶属木垭镇,双树村不变。

2020年,村级建制调整,撤销全力村和双树村,合并设立双树村(营府函〔2020〕72号)。

民国时期,属复兴乡第5保。

1951年,建政改为复兴乡第7村。

1955年,建社为复兴7村20、22、43社。

1958年,为复兴公社5管理区。

1962年,改为复兴公社10大队。

1967年,改为永光公社10大队。

1972年,仍为复兴公社10大队。

1981年,地名普查命名为木垭公社月枷大队。

1984年,改社为乡定为月枷村。

1992年,撤区并乡建镇后为木垭镇月枷村。

2020年,村级建制调整,撤销土祖村和月枷村,合并设立月枷村(营府函〔2020〕72号)。

民国时期,属复兴乡第4保。

1951年,建政改为复兴乡第10村。

1955年,为复兴乡10村。

1958年,为复兴公社第11管理区。

1962年,改为复兴公社11大队。

1967年,属永光公社11大队。

1981年,属木垭公社锡山大队。

1984年,改为木垭乡锡山村。

1992年,撤区并乡建镇属木垭镇锡山村。

民国时期,属复兴乡第1保。

1951年,改为复兴乡第2村。

1955年,改为复兴乡1大队。

1958年,属复兴公社第2管理区(人民公社化运动)。

1962年,属柏垭公社1大队。

1967年,改为红光公社1大队。

1972年,改为柏垭公社1大队。

1981年,地名普查更名为龙伏公社新寨大队(取消序数地名)。

1984年,更名为新寨村(政社分设)。

1992年,撤区并乡建镇龙伏乡并入木垭镇,新寨村不变。

1997年5月,恢复龙伏乡建制,新寨村不变。

2019年,根据川府民政[2019]9号文件批准,划归木垭镇管辖。

2020年,村级建制调整,撤销平定村和新寨村3-10组,合并设立新寨村(营府函〔2020〕72号)。

民国时期,属老林乡第3保。

1951年,建政改为老林乡第3村。

1958年,建社时属老林乡第5管理区(人民公社化运动)。

1962年,属柏垭公社5大队。

1967年,为红光公社5大队。

1972年,为柏垭公社5大队。

1981年,地名普查更名为龙伏公社金龙大队(取消序数地名)。

1984年,更名为金龙村(政社分设)。

1992年,撤区并乡建镇龙伏乡并入木垭镇,金龙村不变。

1997年5月,恢复龙伏乡建制,金龙村不变。

2019年,根据川府民政[2019]9号文件批准,划归木垭镇管辖。

2020年,村级建制调整,撤销龙奔村和金龙村,合并设立金龙村(营府函〔2020〕72号)。

民国时期,属老林乡第3保。

1951年,改为老林乡第3村。

1955年,建社为老林乡中合社。

1958年,为老林公社第6管理区(人民公社化运动)。

1962年,改为柏垭公社6大队。

1967年,更名为红光公社6大队。

1972年,仍为柏垭公社6大队。

1981年,地名普查更名为龙伏公社耳岩大队(取消序数地名)。

1984年,更名为耳岩村(政社分设)。

1992年,撤区并乡建镇后龙伏乡并入木垭镇,耳岩村不变。

1997年5月,恢复龙伏乡建制,耳岩村不变。

2019年,根据川府民政[2019]9号文件批准,划归木垭镇管辖。

2020年,村级建制调整,撤销梅乐村和耳岩村,合并设立耳岩村(营府函〔2020〕72号)。

民国时期,属明德乡第7保。

1951年,为明德乡第9村。

1955年,建社为明德乡新村华社。

1958年,为明德公社第11管理区(人民公社化运动)。

1962年,为柏垭公社9大队。

1967年,改为红光公社9大队。

1972年,仍为柏垭公社9大队。

1981年,地名普查更名为龙伏公社库湾大队(取消序数地名)。

1984年。

更名为库湾村(政社分设)。

1992年,撤区并乡建镇龙伏乡并入木垭镇,库湾村不变。

1997年5月,恢复龙伏乡建制,库湾村不变。

2019年,根据川府民政[2019]9号文件批准,划归木垭镇管辖。

2020年,村级建制调整,撤销新村村和库湾村,合并设立库湾村(营府函〔2020〕7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