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内江市各县市区历史沿革

内江市各县市区历史沿革

秦为蜀郡地。

东汉明帝至和帝年间,(公元58至105年),分资中县置汉安县,属益州犍为郡。

东汉永建五年〔公元131年〕置汉安县,北周天和二年〔公元567年〕改置为中江县,隋开皇元年〔公元581年〕更名内江县。

1951年析内江县城和城郊置县级内江市,1985年2月11日内江地区改置为地级内江市,原县级内江市改置为内江市市中区并沿用至今。

区今境为秦巴郡地。

西汉为犍为郡资中县的辖区。

东汉永建年间(126-144)时始署汉安县,初隶益州犍为郡,后隶江阳郡辖(今泸州市)。

后江阳郡废,汉安县还属犍为郡。

建安十八年(213),改隶江阳郡。

东晋没于獠,县废。

北周天和二年(567)改置中江县属资中郡。

隋开皇元年(581),文帝避父杨忠讳,以原中江城居于因江水环绕形为半岛之内故改名内江县,属资阳郡,内江之名始于此。

隋大业十一年(615)析咸南一部和泸州辖地置义和县,十二年(616),析县东部置牛鞞县。

唐天宝元年(742),更牛鞞县名清溪县。

宋乾德四年(966)撤义和县入威远县,五年(967)撤清溪县入内江县。

南宋绍兴十六年(1146)县治所由化龙山麓迁入今市区中心。

淳祐三年(1243)后兵乱州县均废。

元末,明玉珍“大夏”地方政权复置资洲和内江县,县仍隶属资洲。

明洪武九年(1376)资洲降为资县,内江县改隶成都府。

清雍正五年(1727)升资县为资洲直隶州。

1913年废府州厅,内江县属下川南道(次年改名永宁道〕,1922年废道,县直属四川省,1935年各行政督察区成立,县属第二行政督察区。

1949年12月,沱江沿岸相继解放,改四川省第二督察区为川南行署区资中专区。

1950年2月,改资中专区名内江专区,隶属关系不变。

1951年7月,析内江县城及近邻部分乡镇新建内江市(县级),市、县同治一城。

1968年9月,内江专区更名为内江地区,县仍属之。

1985年6月,撤销内江地区,内江市升为地级市,原县级内江市改置为内江市市中区,县属内江市。

1989年7月撤销内江县,设内江市东兴区,区人民政府由内江市市中区迁驻东兴镇。

威远境地,古为梁州之域,周属蜀国,秦隶蜀郡,汉属犍为郡,东晋时为僚人聚居地。

北周保定五年(565),置盘石县,辖有威远境地。

隋开皇三年(583),置威远戍。

开皇十一年(591),改戍为县,为威远建县之始。

唐贞观元年(627),在威远县境内又置婆日、至如二县。

宋乾德五年(967),和义县并入威远县。

元初,废威远县,元统元年(1333)复置。

明洪武四年(1371)威远县并入荣德县,隶属于嘉定府。

明洪武九年(1376)复设威远县。

清初仍沿明制,县属嘉定州。

清康熙六年(1667),威远县并入荣县,十三年复设,二十年再并入荣县,至雍正七年(1729)又复设威远县,属嘉定州。

光绪三十四年(1908)(威远县)隶属于上川南道嘉定府。

清宣统三年(1911),四川保路运动兴起,同年11月1日,保路同志军攻占威远,宣布威远独立,成立军政府。

民国元年废道制,由省辖府,威远仍属嘉定府,县军政府改名县公署。

民国2年(1913)恢复道制,威远县属上川南道,翌年改属建昌道(治所在今雅安市)。

民国17年(1928)废道制,县直属四川省。

民国24年(1935),威远县隶属于第二行政督察区资中专员公署(治所在今资中县城)。

1950年2月,资中专员公署迁内江,改名为内江专区,1968年改为内江地区,1985年撤销内江地区改为地级内江市,威远县均属之。

至2022年,威远建县已有1431年。

西汉武帝建元六年(前135),设置资中县(治所在今资阳市),属益州犍为郡。

北周武帝保定中(561-565〕,设置盘石县,为今资中单独建县之始。

西汉魏废帝二年(553),设资州。

隋文帝开皇七年(587),资中成为资州治所。

清雍正五年(1727),升资县为资州直隶州,辖资阳、内江、井研、仁寿。

1913年废州为县,属永宁道。

1914年,资中为资中专署所在地,辖资中、资阳、内江、荣县、仁寿、井研、威远、简阳八县。

1949年12月8日,资中解放,仍名资中县,属资中专区。

1950年属内江专区。

1985年属内江市。

  隆昌市境内置县的历史可追溯到唐代,距今已有1300多年。

唐朝武德四年(621年)境内置来凤县,县治设在双凤驿,武德九年并入富世县。

唐贞观二年(628年),境内又置隆越县,属荣州。

公元634年废县。

   以隆昌为名置县是从明朝开始的,至今已有439年的历史。

当时,四川巡抚谭伦认为:隆昌境“驿界泸州、富顺、荣昌诸境,四野寥旷”,不利于朝廷统治。

谭伦“为弭盗安民计”,上疏皇帝请求“增设县治,以图治安”,获得准许。

隆庆元年(1567年)割泸县2里、荣昌4里、富顺14里置县,名为隆昌县。

县名一是政治因素,寓兴隆昌盛。

二是地理因素,隆昌古时属昌州地,建县时县治设在隆桥驿(今金鹅镇),所以取名为隆昌县。

   隆昌建县后,行政区划进行过多次调整。

在隆庆元年至清嘉庆六年(1567—1801年)隶属叙州府。

嘉庆年间,清王朝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四川的统治,于府、州、厅、县之上,增设5道。

清嘉庆七年(1802年),隆昌属川南永宁道(1908年改称下川南道)叙州府。

民国元年废道制,以府、州、厅、县直隶省管;民国二年,废省改道时,隆昌直隶下川南道(次年改名为永宁道);民国十七年,国民政府改组地方行政组织,以县为基本单位,隆昌直隶四川省政府。

民国二十四年,四川省划分为18个行政督察区及西康督察区,隆昌属第七行政督察区。

1949年12月,属泸县专区;1952年1月,泸县专区改为隆昌专区,专署移驻隆昌县城,隆昌县属隆昌专区;1952年12月20日,隆昌专区改为泸州专区,专署又迁至泸州,隆昌属泸州专区;1960年7月,泸州专区撤消,隆昌属宜宾专区。

1968年专区改制为地区,隆昌属宜宾地区;1978年4月,隆昌划归内江地区;1985年6月,内江地区改为内江市,隆昌属内江市管辖。

   2017年,经国务院批准,民政部下发了《关于同意四川省撤销隆昌县设立县级隆昌市的批复》,同意撤销隆昌县,设立县级隆昌市,以原隆昌县的行政区域为隆昌市的行政区域。

隆昌市由四川省直辖,内江市代管,隆昌市是国家正式解冻县改市的审批后,全国首批、我省第一个获批的县级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