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普兴街道各村社区历史沿革

普兴街道各村社区历史沿革

1949年前为普兴乡17保,1949年后为普兴乡17分会,1952年1950年土改时为雷家村,1958年为普兴公社13大队,1980年地名普查时因境内有一山头似天鹅包蛋而更名为天鹅村。

于2014年天鹅村和天宫村合并,改名天宫社区,地名沿用。

2020年村社区调整,同意将袁山社区与天宫社区合并设立天宫社区。

天宫社区居委会办公地点为原天宫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新津县人民政府批准,批复号为新津函【2020】91号。

1949年前为安仁乡6保,1949年初为安仁乡6分会,1951年为安仁乡6村,1955年并入普兴为37社,1958年为普兴公社9管区,1962年恢复安仁公社后为安仁公社7大队,1980年地名普查时因紧靠杨柳河而名顺河村,2005年村组管理体制改革时将桃园村并入顺河村,2014年10月30日经新津县人民政府批准撤销顺河村,设立顺河社区。

2020年村社区调整,同意将顺河社区与前锋社区合并设立顺河社区。

顺河社区居委会办公地点为原顺河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新津县人民政府批准,批复号为新津函【2020】91号。

1949年前为普兴乡2保,1949年后为普兴乡2分会,普兴乡和平分会,1950年土改时为无量村和沈塘村部份,1958年公社化时为普兴公社4大队,1980年地名普查时因地处“倒骑龙”而更名为骑龙村,2005年村组管理体制改革时将凤凰村并入骑龙村,2014年10月30日经新津县人民政府批准撤销骑龙村,设立骑龙社区。

地名沿用。

1949年初为金华乡5分会,后为5村、5大队,1980年地名普查时为宝峰村,2005年5月13日经新津县人民政府批准撤销宝峰村,锁龙村,组建宝峰村。

2014年10月30日经新津县人民政府批准撤销宝峰村,设立宝峰社区。

地名沿用。

1949年初为金华乡9分会,1958年公社化时为金华公社3大队,1961年为9大队,1980年地名普查时因境内有清凉寺更名为清凉村,2005年5月13日经新津县人民政府批准撤销凉水村、清凉村,组建清凉村。

2014年10月30日经新津县人民政府批准撤销清凉村,设立清凉社区。

地名沿用。

2020年村社区调整,同意将云峰社区与清凉社区合并设立清凉社区。

清凉社区居委会办公地点为原清凉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新津县人民政府批准,批复号为新津函【2020】91号。

1949年前为普兴乡6保,1949年后为普兴乡6分会,1950年土改时为邓家村,1958年为普兴乡6大队,1980年地名普查时因境内有一养正小学而更名为养正村。

2014年10月30日经新津县人民政府批准撤销养正村,设立养正社区。

地名沿用。

2020年村社区调整,同意将砖桥社区与养正社区合并设立养正社区。

养正社区居委会办公地点为养瑞苑小区;新津县人民政府批准,批复号为新津函【2020】91号。

1949年前为普兴乡1保,1949年后为普兴乡1村,1950年土改时为孔家村,1958年为普兴公社3大队,1980年地名普查时因依山临河而更名为山河村。

2005年村组管理体制改革时将新坝村并入山河村。

地名沿用。

1949年前为普兴乡7保,1949年后为普兴乡7分会,1950年土改时为官府村,1958年公社化时为普兴公社7大队,1980年地名普查时更名为雷坡村,2005年村组管理体制改革时将广济村并入雷坡村,2006年6月挂牌为村委会,地名沿用。

1949年前为安仁乡13保,1951年并入普兴为普兴乡38社,1958年公社化时为普兴乡9管区,1962年恢复安仁公社6大队,1980年地名普查时因地处杨柳河而得名为柳江村,2005年村组管理体制改革时将新安村并入柳江村。

地名沿用。

明朝末年岳姓由河南迁往四川在岳店子立业,在此居中住地。

2005年5月13日经新津县人民政府批准撤销覃安村、金华村,组建岳店村。

地名沿用。

1949年前为金华4保,1980年地名普查时。

因原为清朝初期有李姓家门前种了两棵白果树,故名,地名沿用。

“回龙庵”系康熙年间修建,因有八刀斩回头龙的传说,故建庙,此庙现已复耕,于2011年于光光山新建。

2005年5月13日经新津县人民政府批准撤销回龙村、高升村,组建回龙村。

地名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