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清河驿乡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清河驿乡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宋乾兴元年(1022),官府在此地设立驿站,村民聚居周围,形成村落,因位于清水河边,得名清河驿。
宋初,原名马楼,以姓氏定名。宋代中期,迁来一户徐姓人家,在村中搭几间草棚居住了下来。后因马姓衰落,徐姓人口日益增多,为警示后人,不忘艰苦岁月,遂改名徐棚,故名。
明洪武年间,从山西洪洞县迁来王姓一族人家,在此地定居,取村名王庄。后为防止遭受战乱的危害,在村周围筑起坚固的寨墙,改称大王寨,故名。
明末,从山西洪洞县迁来闫、袁、孙三户人家,在此地建村。因闫姓人口较多,且当时为便于管理,移民编组为营进行迁移,故得名闫营。
明初,从陈州七里河迁来董家弟兄二人在此建村,定村名为董家楼。后二人均应召进京,临行前把这个村卖给邻村徐姓先祖徐之普。因村南临东通陈州、西通昆山的官道,徐之普就把此庄改名为官路徐,故名。
1958年,因辖相邻的马倪庄、马路口、马刘庄三个马姓村民居多的村庄,得名三马村,故名。
明初,始祖朱海慈携家人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建村,逐渐发展成较大村庄,因村中建有多处高大楼房,得名大朱楼。
明末,从山西洪洞县迁来两户张姓人家,定居在清水河东岸,并在此地盖了几所堂楼,故名张楼。后因村民南迁一部分至清水河西岸,取名前张楼,原张楼遂改名后张楼,故名。
明初,从山西洪洞县迁来王姓兄弟二人在此定居。初立村名为东、西王子营,“营”为大移民时期编组单位。后来人口渐增,两村相向发展,连成一村,统称王子营,故名。
明末,从山西洪洞县迁来一户庞姓人家在此落户建村,因当时村小人少,故名小庞。
明中期,从西华县城北的杜岗村迁出两户李姓人家,一户到周家口开了个绳铺,一户落户于此地开了个绳铺。后来绳铺生意好,就在此地盖了楼,取村名李新楼。清道光十一年(1831)楼房倒塌,改名李新庄,故名。
明末,从山西洪洞县迁来一户高姓人家定居此地。村西头紧靠高堤子,路边有坑,来往进村不好行走,就像进了胡同里,取村名高胡同。后因谐音演变为高古洞,故名。
清嘉庆年间,王氏一族人从太康县王集王坟村迁于驿站(今清河驿村)后边建村,得名后王。
明嘉靖年间,由洛阳来此地三个说唱艺人,在此修了一个庙院。后庞姓人家落户此地。居住在庙院中,发展成村后,取名庞堂。至清末,庞堂为防兵灾修了一个寨,又改名大庞寨。1949年后寨子被拆,改称大庞。
明洪武年间,李姓一族迁此建村,因村前有一条小河,村庄建在小河湾处,取名河湾李。1942年黄水泛滥,大部分逃荒到外的村民返乡后,因村庄形状改变,遂改名大李庄,故名。
说明:数据源自网络,部分排名不分先后,如有不同意见,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