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不乡建于1963年,地处三都县东面边缘,东面与榕江县三江水族乡接壤,北面与雷山县达地水族乡毗邻,地处两州三县交界,地势西面、西北面,西南面高,中部低,整体形状成船形。坡长陡峻、谷泞狭窄、地形破碎、山峰密集、垂直差民大,属中切割中山地貌类型。两条河从西南、西北向东流入榕江汇入都柳江。高山深谷、森林与梯田相间分布。乡政府驻地于中部谷认错,海拔420米,气候温和,年均气温17℃。境内最高海拔1530米,最低海拔380米。属高海拔低气温的山谷高寒地带。雨量充沛,年降雨量1350—1500毫米。自然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68%,乡内有驰名中外的土特产香猪、香菇、木耳等。全乡辖4个行政村,33个村民小组,46个自然寨,940多户,4210多人(非农业人口64人)耕地面积2569.5亩,(其中稻田2409.5亩,土160亩),人均耕地0.58亩。居住着水、苗、侗、瑶、布依、彝、仡佬、汉等8种民族。均散居在海拔400—1200米的高山峡谷地带。是全县最边远、偏僻、落后的极贫乡。
|
水龙乡位于三都水族自治县中南部,是县城的南大门,乡政府驻地距县城约22公里,三都至独山、荔波公路穿境而过,全乡总面积97.5平方公里,辖9个行政村99个村民小组,共3050余户1.45万人,85个自然寨,水族占全乡人口的99%。耕地面积9236亩(其中:田6802亩,土2434亩),人均耕地面积0.6亩,人均田面积0.46亩。
水龙乡属多山谷涤的山地地形,平均海拔770米。以“三荔”公路为界,全乡大致划分为地貌差异较大的东西两大版块。东面(伟寨、祥寨、地寨、科寨、孟寨5个村1647户)为高山壑谷地界,山高谷深,土层深厚,土壤比较肥沃,气候温润,适宜发展种养殖业,但交通落后,信息闭塞,农业科技含量低,经济发展缓慢,绝大部分群众仍处在贫困之中。西面(拉佑、独寨、马联、水龙4个村1411户)为低山宽谷地带,坡度较缓,峰丛熔岩或峰丛河石坡较多,石头裸露,土层较浅,植被稀少,交通、通讯等相对稍便利,经济状况相对稍好。 全乡九个行政村中,除乡政府驻地的水龙村和与其接壤的独寨村交通条件较好外(三荔油路、水塘公路),马联、地寨、祥寨三个村兴有通村简易公路,路况极差由于年久失修,目前多是晴通雨阴,通行不畅,其余拉佑、科寨、孟寨、伟寨四个村至今公路未通村委驻地。尤其是最边远的伟寨村入村公路(共计21公里)。由于线路长,桥涵多(共计8座桥20个涵洞),地形复杂,山高坡陡,石方量大,投入资金有限,至今仍是我乡公路建设中的难点。目前,全乡尚有42个村民组未通公路,2个村民组没有照明用电,群众饮水普遍较为困难,在通讯和信息传播方面,全乡目前只有政府驻地的水龙村开通程控电话和闭路电视,其余村组未通程控电话,也只有小部分群众自行安装有小型地面卫星接收机收看电视,水龙乡的基础设施建设尚等完善。 全乡仍以传统农业为主,没有乡镇企业。2002,全乡国民生产总值1000余万元,粮食总产量3698吨,财政收入34万余元。2003年,全乡国民生产总值1106万元,粮食总产量3920吨,财政收入28万余元(税改后)。群众的主要经济收入源于传统的种养殖业,主产水稻、玉米、辣椒等经济作物,随着退耕还林的实施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2002年全乡退耕林6377.46亩,2003年退耕还林2441.75亩,两年共种植经果林1651.77亩,其中麻竹218.77亩,楠竹474.25亩,.。 |
塘州乡地处东经107°50′至107°53′,北纬25°43′至25°49′之间。驻地梅育村海拔820米,距县城34公里。境内属低山丘陵谷地,地势平缓,稻田多分布在山间坝子,主产水稻、小麦、包谷、辣椒。是农村贸易市场,逢辰、戍赶场。公路通乡驻地,有小学12所,村民全是水族。1987年有1960余户,9080余人,总面积47多平方公里,耕地8464亩,其中稻田7104亩。辖13个行政村,81个自然村94个村民组。塘州村辖梅坝、梅偶、朋领、姑脚、务塘、误领、梅别7个自然村;梅花村辖梅花、上高押、下高押、梅同、拉脚5个自然村;梅育村辖上梅育、下梅育、梅告、石腊4个自然村;拉海村辖梅坝、梅邪、梅含、音容、姑成、拉响、海古、中曹、高寨、石求、姑有11个自然村;拉下村辖上拉下、下拉下2个自然村;石旺村辖梅引、梅乃、梅括、务少4个自然村;水平村辖梅劳、梅邪、梅考、梅鸭、甲劳5个自然村;中化村辖西中化、东中化、上告、弄且、朋彩、的蒙6个自然村;雄寨村辖梅劳、姑卯、弄寨、拉脚、打某、姑满、梅良、的夜、打脚、甲八、架寨11个自然村;高本村辖高本、的仰、亚巴、西湘、支母、亚婆6个自然村;杨猛村辖把拱、姑烟、梅劳、梅沙、梅便5个自然村;板良村辖板良、甲晒、梅沙、甲保、力劲、打丙、杨干7个自然村羊乐村辖雅坝、的系、石羊、的机、的带、十球、高怒、班美8个自然村。
|
洞乡地处三都水族自治县中南部,面积127多平方公里,现有耕地1.19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5%,辖17个行政村120个村民小组,1.87万人,水族占总人口98%,海拔740米。三洞作为水族文化、语言中心,有着悠久的文化艺术和独特的民族风情,马尾绣工艺独树一帜,远近闻名,水历、水书是水族人民宝贵的文化遗产,“端节”是水族的传统节日。旅游景点有雪花洞瀑布、仙人桥、猫石、亿万山、帽合山等,民族活动有赛马、对歌。
柏油公路贯穿全境,村村通路,组组通电,80%的村组通程控电话,70%的村通自来水,电视覆盖率达80%以上。完成退耕还林生态工程6300亩,经果林基地4500亩,烤烟、花椒、茶叶、山野菜、稻田生态养鱼示范基地2400亩。农民收入稳步增长,生活水平逐步提高,200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355元。全乡基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医疗卫生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小城镇建设初具规模,集镇人口达2500人。 |
恒丰乡地处东经107°48′至107°51′,北纬25°35′至25°39′之间。驻地东太来村海拔880米,距县城约65公里。境内属低山丘陵宽谷地貌,稻田多分布在狭长坝子上,无河流,水源差,产水稻、包谷、荞子和辣椒。为农村贸易市场,逢子、午日赶场。周覃至和勇过境公路通乡驻地,有小学4所。村民以水族为主,布依族次之。1987年有1010余户,4830多人,总面积47多平方公里,耕地4239亩,其中稻田3175亩。辖4个行政村,42个自然村45个村民组。丰来村辖东太来、西太来、夭豆、的领、夭勇、板留、板宁、其骨、务亩、甲的、务其、的鸭、引哄、班弄、中朋、的排、打往、打抗18个自然村;锦奎村辖雅都、务许、朋亚、牛角、丰锦、板考、的出、古桥8个自然村;塘党村辖塘党、拉威、上弄尧、甘水、上、下打便、下弄尧9个自然村;板力村辖水板力、布板力、板采、甲化、更者、岜从、打绕7个自然村。 |
扬拱乡位于黔南州三都水族自治县东南端,东与黔东南州榕江县的水尾乡接壤,南与本县九阡镇相邻,西与三洞乡相抵,北界坝街乡。全乡土地面积为107.3平方公里,辖5个行政村,41个村民小组共5370余人,其中水族占99.8%,全乡森林覆盖面达70.4%,正是依托于然林及丰富的地下水资源,香菇、窖酒成为扬拱最具有特色的产品,其远销省内外各个城市,是走访亲朋好友的最佳礼品。
扬拱水族人民热情接待八方来客。凡是到扬拱水乡农家作客的外来人员,酒桌上必须饮尽主人敬的三杯酒,这成了扬拱水乡历来的传统习俗。卯节是扬拱部分水族人民的传统节日,每逢过卯,家家户户杀鱼宰猪待客,而客人一般都能尝到埋藏5至15年的好酒,这种酒由于密封后埋在地下的时间比较长,因而其香味扑鼻,不次于九阡酒,甚至有的可和贵州茅台媲美。水族姑娘则穿着漂亮的民族服装,戴着银项圈、银手镯,引来了很多年青小伙子的青睐,水歌在卯坡上空飞扬,音质优美且歌声富有情调。卯节之夜,家家户户灯火辉煌,主人与主人、客人与客人的猜拳声彼此起伏。待客人酒饱饭足之后,主人拿出自家古老的铜鼓、芦笙等让客人敲、吹。铜鼓声划破了水乡山寨宁静的夜,悠久的铜鼓声直冲云霄。当芦笙吹起的时候,水族姑娘和水族青年小伙子跳起了他们自编自蹈的芦笙舞,颇具民族色彩。 扬拱的矿产主要有重晶石、铅锌、煤等,储量丰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