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水城区营盘苗族彝族白族乡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水城区营盘苗族彝族白族乡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明清时期,从云南普洱经盘县进入水城地界跨北盘江上姜坡二台坡经木城进京的茶马古道上的驻马店,当时运送普洱、木城进京的马帮都是北方人,不习惯食用动物油,在这个地方当时少部分老百姓种植的一种油菜子叫兰花子,马帮们食用了兰花子油觉得很好,就发动大家都种植兰花子,兰花这一地名就由此产生至今。
该地名来源于该村村民是少数名族聚居地、自古有斗鸡的传统民族风俗,该地地势较为平坦,故以鸡戏坪为名。
因该地海拔较高,山峰也多,当地居民便以高峰命名。
2004年由雨洒村、石包村和原来的罗多村合并。
据《水城县志》载,明朝时期,哈青境内有一官家,住地形如锅底,后面有一大片箐林,人称哈青底。据当地老年人说,“哈青”为少数民族语言,意为遵纪守法,不可作坏事之意。
红德村原有辖区基本民居坐西向东,面朝北盘江,辖区土壤多为红土,村居从北盘江岸上呈长条状延续到山顶,故一直称为红窄。后因窄的音寓意不好,更为红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