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泰和县各街道乡镇历史沿革

泰和县各街道乡镇历史沿革

明万历四年(1576)年建圩(墟),原设想在此建县城得名“城岗”圩(墟)。

1914年,县名由长宁改为寻邬后,寻邬堡更名为城岗堡。

后因“城”与“澄”同音,城岗改称澄江。

建县前属安远县的寻乌、大墩、桂岭3个堡,建县后至清代,仍系寻乌、大墩、桂岭3个堡。

民国初,设澄江区,辖3个堡。

1931年,成立澄江苏维埃政府。

同年复为澄江区。

1935年,改称第四区,辖区如旧。

1940年,改称澄江区,下辖澄江、大桂2个乡.1950年,成立澄江区人民政府,辖王屋、凌富、珊贝等9个乡。

1951年1月称第五区。

1953年1月改称吉潭区公所。

1958年8月,成立光明人民公社。

同年12月更名为澄江人民公社。

1961年,将桂岭、江贝、黄岗、大墩划出立黄岗公社,将龙岗划出成立龙岗公社。

1964年,将黄岗公社并入。

1968年,将龙岗公社并入。

1972年,又将龙岗公社划出。

1984年撤社建乡。

1987年,撤乡设镇。

1949年前,属高功乡。

1949年后,属七区(后改禾市区,分区后属津洞区)津洞、桥头、茶芫、渡口、高市、啸江乡。

1956年,并为桥头乡。

1958年,为桥头公社。

1960年,分设津洞、桥头、高市公社。

1965年,合并为桥头公社。

1984年,改为桥头乡。

2002年,改置桥头镇。

清代,属六十六都。

1949年前,为高德乡。

1949年后,属七区(禾市区)两江院头、官陂、萍芫、瓦坞、潞滩乡。

1956年,合并为禾市乡。

1958年,成立禾市公社。

1961年,分为禾市、官萍、芦源公社。

1965年,复为禾市公社。

1984年,称禾市乡。

1985年,改乡设禾市镇。

西汉时,境域属庐陵县(今赣中南范围)。

东汉建安四年(199),属庐陵郡。

北宋大观二年(1108)属信实乡。

南宋淳熊年间至元末,属万岁乡。

1940年,分属螺溪、南冈乡。

1949年后,属六区三都、西冈、木陇、中房、爵誉、藕塘、保全、山官、郭瓦乡。

1958年,并为保全、中房乡,同年成立三都公社。

1962年,为三都、西冈公社。

1968年,南溪、石山公社并入三都公社。

1972年,南溪、石山公社分设,复原三都公社。

1984年,改称螺溪乡。

1999年,撤乡设螺溪镇至今。

1949年前,分属泰和马市乡、万安白土乡和上宏乡。

1949年后,分属泰和白土、油居乡和万安苏溪、上宏乡。

1954年2月,苏溪、上宏乡划归泰和三区。

1956年,4乡合并为白土乡。

1958年,为白土公社,后改称苏溪公社。

1960年,分为苏溪、和平公社。

1961年,并为苏溪公社。

1968年,并入马市公社。

1972年,分出,复为苏溪公社。

1984年,改为苏溪乡。

1997年,撒乡设苏溪镇。

1949年前,属马市、武溪乡,后属二区(后改马市区)西坑、西洲、柳塘、汉溪、荆州、枧头、武溪乡和马市镇。

1956年,合并为荆州、柳塘乡。

1958年,先为荆州、柳塘、后合为荆州公社。

1960年、分为马市、武溪、柳塘公社。

1961年,为马市、柳塘公社。

1964年,柳塘并入马市公社。

1968年,苏溪、栖龙并入马市公社。

1972年,苏溪、栖龙公社分出。

1984年,马市公社改称马市乡。

1985年,改为马市镇。

2001年,栖龙乡并入马市镇。

一直沿用至今。

明洪武年间(1368-1398),属千秋乡。

清末,分属二十七、三十八、三十九、四十、四十一部。

1930年后,先后属仁千区、千秋区、冠朝区、文塘区。

1941年,为永昌乡。

1949年,属五区(沙村区)。

1950年,属苇八区。

1955年,属永昌区白坑、坦湖、塘洲、铜锣、洲、黄塘、曾家、上洲8乡。

1956年,并为塘洲、黄塘乡。

1958年,并为塘讷1公社。

1961年,分属冠朝区塘洲、黄塘公社。

1966年,合为塘洲公社。

1983年,改为塘洲乡。

1986年,撤乡设塘洲镇,沿用至今。

明嘉靖时,分属二十九都、三十都、三十一都、二十二都、三十三都、三十四都、三十五都。

1926年,为云亭乡第四区。

1949年后,为第十区寨里、讴里、上模、田西、缝岭、石家,文塘、儒社、中村、冠朝、罗溪、宏岗、社下乡。

1956年,分为冠朝、大冈乡。

1958年,为冠朝公社。

1961年,分为冠朝、大冈公社。

1963年,为冠朝区,辖冠朝、大冈、上模、塘洲、黄塘5公社。

1966年,为冠朝公社。

1984年,为冠朝乡。

1999年,人民政府迁至全盘前村。

2000年,撤乡设冠朝镇。

1949年前,属云龙乡。

1949年初,先后划为沙市乡、沙村乡、良村乡、高陇乡、正大乡。

1956年,合并为高陇乡。

1958年,改称高陇公社。

1984年,为沙村乡。

1997年,撤乡设沙村镇。

1912年后,为云峰乡。

1949年后,划为上郛、小庄、田城乡。

1956年,并为小庄乡。

1958年,与回龙乡合并建回龙公社。

1960年,分出,设老营盘公社。

1964年,再并为回龙公社。

1968年,改名老营盘公社。

1984年,改称老营盘乡,同年分为老营盘、上圯2乡。

2000年,老营盘撤乡设镇,沿用至今。

1912年后,属仁里乡。

1949年后,属四区龙下乡。

1957年,设立小龙镇。

1958年、并入中龙公社。

1961年,复设小龙镇。

1968年,再次并人中龙公社。

1982年月,重新恢复小龙镇。

1949年前,属仙洞乡、仙槎乡大部,及相源乡和仁茅乡部分地域。

1949年后,属古坪区田心、古坪、雁门、覩碑乡和八区桃源、宁溪乡。

1956年,合并为覩碑乡。

1958年,为古坪公社。

1960年,分为灌溪、阳丘、桃源公社。

1965年,桃源、阳丘并入灌溪公社,界溪村于同年划属灌溪公社。

1984年,改为灌溪乡。

2001年,撤乡设灌溪镇。

西晋前,称仁义乡。

唐贞观年间(627-649),改称仁善乡。

1929年,撤乡,乡内九山、河隔垄、巷口、颜家、萧家等自然村划归公略县。

1935年后,恢复善多名和管辖范围。

1949年,属古坪区(又称四区)中洲、车下、杨溪、苑前前、固陂、袁家乡。

1956年,并为苑前乡乡政府驻苑前村。

1957年,分为苑前、固陂2乡。

1958年苑前、固陂乡合并,改称苑前公社。

1961年,分为苑前、固陂、书院公社。

1962年,书院并入苑前公社。

1966年,陂并入苑前公社,后公社驻地迁公和圩。

1984年,改称苑前乡,2000年,撒乡设苑前镇。

清代,境域分属千秋、仁声、仙槎乡。

1926年,始置万合乡。

1930年,始置樟塘乡。

1940年,分属万合、仁问、仁声、仙津4乡。

1949年后,分属高樟、万合、集义、啸峰、店边、塘尾、南坑、樟塘、严家、宁溪、袁家和塅坑乡及呻曾家乡的小部分。

1952年,分属南坑、樟塘、店边、啸峰、塘尾、严家、宁溪、集义、高樟、万合虎溪、袁家、曾家等乡。

1956年,高樟、万合、集义、虎溪、啸峰等乡合并为万合乡;店边、南坑、塘尾等乡合成立塘尾乡;樟塘、严家、宁溪乡全部,袁家乡大部、曾家乡小部合并成立樟塘乡。

1958年,万合乡、塘尾乡合并,成立万合公社;樟塘乡改称樟塘公社。

1961年,万合公社分为万合、集义、啸峰、塘尾4公社;樟塘分为樟塘、大鹏2公社;同年、集义公社并入万合公社,大鹏公社并入樟塘公社,属万合区。

1966年,啸峰公社、塘尾公社并入万合公社。

1968年,樟塘公社并入万合公社。

1972年,万合公社分为万合、樟塘2公社;1984年,公社改乡。

1999年,万合撤乡设镇。

2001年,樟塘乡并入万合镇,沿用至今。

清末,属千秋乡四十三、四十四、四十七、四十八都。

1949年前,分属沿溪乡、仓岭乡和西昌镇、万合乡、吉安县君林乡各一部分。

1949年,分属三区所辖松原、大塘、潋溪、源塘、乐山、山东、沿溪、白竹、仓岭、上陂、文田狮前等乡和二区管溪乡、吉安县瑶塘、村前乡部分。

1956年,合并为沿溪乡。

1958年,为沿溪公社。

1963年,潋溪公社并入沿溪公社。

1978年,除将沿溪公社的桥头大队、文田大队划归上田公社外,沿溪公社划归江西省泰和综合垦殖场。

1980年,复归泰和县。

1984年,改称沿溪乡。

1991年,早住、大塘、南江、桥头、文田、桂花、螺湖7村划归文田乡。

1999年,乡政府驻地从沿溪渡迁至山东村油茶岭。

2000年12月,撤乡设沿溪镇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