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泰顺县各街道乡镇历史沿革

泰顺县各街道乡镇历史沿革

1935年设罗阳镇。

1962年改公社。

1984年复镇。

镇名沿用至今。

据狮子岗、紫林岗、宫头垟、金钟履地等古文化遗址考古发现,今司前镇境内早在新石器晚期,即中原王朝商、周之际到春秋战国时期已有古人类生存。

唐宋时期,司前一带总地名称“百丈林”。

明朝景泰三年(1452),司前属瑞安县义翔乡辖地,就今司前镇全境而言,以三插溪为界,溪以西属瑞安六十都,溪之东的峰门、徐宅各村及黄步山属五十六都。

泰顺建县后,今司前全镇范围大部分属第一都,峰门、徐宅及黄步山等少数村庄属第三都。

1935年起,今司前镇全境属泰顺县第一区。

1946年,改属百丈区。

1950年7月改属罗阳区。

1951年1月,属司前区。

1952年4月改属第二区(百丈区)。

1958年11月,改属司前人民公社,其中今峰门、徐宅等村属百丈人民公社。

1961年9月属百丈区。

1984年7月复设司前区,镇域除峰门、徐宅等各村外,都归属司前区。

1992年司前、里光二乡合并,建立司前畲族镇。

2011年4月,黄桥、峰门二乡并入司前畲族镇。

1935年设百丈镇。

1946年百丈镇改为百丈乡。

1949年9月百丈乡恢复镇建制。

1958年实行人民公社体制,今之镇域设百丈、包洋、岩上、黄坑、莒江、洪口生产大队,属百丈人民公社;次年改为管理区。

1962年调整公社规模,百丈管理区与峰门管理区合并组建新的百丈人民公社,属百丈区。

1983年2月析建峰门公社。

1984年5月政社分设,改为百丈乡,属百丈区,1986年8月复为百丈镇。

镇名沿用至今。

明代泰顺建县前大部分属瑞安县义翔乡五十七、五十八都,部分属五十六都;建县后分属泰顺二、三、四都,个别村庄属东隅。

1958年11月实行人民公社体制,今之镇域设筱村、南浦、翁山、新山、葛垟生产大队,属筱村人民公社,翌年2月上述5个生产大队改为管理区。

1962年公社规模调整,管理区改建为新的公社。

1984年5月公社改为乡,属筱村区。

1992年5月,原筱村、葛垟、玉溪3乡合并建立筱村镇。

镇名沿用至今。

1935年今泗溪镇域分设双涧、横源、西凤翔、玉西、南坪、凤山乡,1938年双涧、南坪乡合并,始称泗溪乡。

1958年11月实行人民公社体制,今泗溪镇域分设泗溪、横坑、玉西、金溪、凤洋(以上属泗溪公社)、东溪生产大队(属仕阳公社);次年生产大队改称管理区;1962年分建为规模调整后的泗溪公社以及横坑、玉西、金溪、凤洋、东溪公社。

1984年5月公社均改为乡;1985年6月,泗溪乡置泗溪镇。

1958年11月实行人民公社体制,今彭溪镇域分设彭溪、峰文、月湖、富垟4个生产大队,隶属彭溪人民公社,次年分别称管理区。

1962年调整公社规模,分别改为彭溪、峰文、月湖、富垟公社。

1984年5月,公社改为乡,隶属彭溪区。

1992年彭溪区撤销,彭溪、富垟、五里牌3乡,合并为彭溪镇。

泰顺建县前今雅阳镇大部分属平阳县归仁乡三十八都,北部国岭、上仁垟、下仁垟、秀涧、东安属三十九都。

立县至清代,原三十八都地改为八都,原三十九都地改为六都。

1935年今雅阳镇域分属福岩、同仁、埠下、孔岚、太平、松东、秀仁、卓国、秀梧、墩头等乡。

1938年福岩、同仁、埠下、孔岚、太平5乡及孔岚乡孔目洋并为雅洋乡。

解放时今雅阳镇域分属雅洋、秀东、东溪、柳峰乡。

1952年松东乡析建松洋乡;秀梧乡分为秀溪、梧村两乡;雅阳、雅北乡分为雅阳、雅中、雅南、雅北、沐峰5乡,1956年上述5乡又并为雅阳乡。

1958年11月实行人民公社体制,今雅阳镇域分设雅洋、东安、柳峰生产大队,属雅阳人民公社;翌年生产大队改为管理区,并增设秀涧管理区,仍隶属雅阳人民公社。

1962年调整公社规模,改管理区为公社,属雅阳区;1984年3月析卓岭、梧村地建东岭公社。

1984年5月改为雅阳、秀涧、东岭、东安、柳峰乡;1985年7月雅阳改乡为镇。

明代泰顺建县前属平阳归仁乡四十都,建县后至清代分属六都、七都、八都。

民国24年(1935)今仕阳镇地设仕阳、雪临、下东溪、章仙、成林、榅城、万排、章山、龟伏等乡,隶属第三区;民国27年(1938)万排乡的上排、下排并入仕阳乡,雪临、下东溪二乡并为雪溪乡,章仙、成林二乡并为章成乡,榅城乡并入龟伏乡,万排、章山二乡并为万章乡;民国35年(1946)万章、雪溪、万排三乡并入仕阳乡,章成乡并入龟伏乡。

解放初今仕阳镇域设仕阳、雪溪、章成、万章、龟伏等乡。

1951年1月雪溪乡析建矴步、雪临乡,章成乡析建严山乡,龟伏乡析置后章乡,万章乡分为万排、章坑2乡。

1952年仕阳乡分为仕阳、早阳2乡,雪溪乡析置溪坪乡;章成乡析建双林乡;后章乡析建董陈乡;章坑乡析建双路乡;龟伏乡析建白岩乡。

1956年严山、早阳二乡并入仕阳乡,溪坪乡并入雪溪乡;双林乡并入章成乡;董陈乡并入后章乡;万排、双路乡并入章坑乡(不久复析建万排乡),白岩乡并入龟伏乡。

1958年11月实行人民公社体制,上述地域分别改称仕阳、雪溪、雪临、章成、后章、万排、章坑、龟伏等生产大队,属仕阳公社,次年生产大队改为管理区。

1962年公社规模调整,上述管理区分别改为公社,属仕阳区,1983年龟伏正名为“龟湖”。

1984年5月公社改为乡,今仕阳镇域设仕阳、雪溪、雪临、章成、后章、万排、章坑、龟伏等乡,隶属仕阳区。

1987年5月撤仕阳乡建仕阳镇。

明代属归仁乡四十都。

清时属七都。

1949年设三魁乡,属大安区。

1952年划分为三魁、刘宅黄乡。

1956年二乡合并,仍称三魁乡,属大安区。

1958年改称三魁管理区,属大安公社。

1962年称三魁公社,隶属不变。

1984年8月复称三魁乡,同时大安区改为三魁区。

1985年5月改设三魁镇。

1992年戬州乡、夏卢乡并入三魁镇。

2011年4月西旸镇、大安乡、垟溪乡3个乡并入三魁镇。

2016年调整筱村镇行政区划,增设南浦溪镇。

镇名沿用至今。

明代时属归仁乡40都,清代时属7都,建国时称龟伏乡。

1952年划分为龟伏、后章、董陈、白岩4个乡。

1956年龟伏、白岩两乡合并为龟伏乡,属仕阳区。

1958年公社化时,改为龟伏管理区属仕阳人民公社。

1962年调整公社规模化后,称龟伏人民公社。

1982年更名龟湖人民公社。

1984年5月政社分设时改称龟湖乡,属仕阳区。

1992年5月“撤扩并”与后章乡合并,称龟湖乡。

1994年5月改为龟湖镇。

2011年5月区域调整,改为仕阳镇龟湖办事处。

2016年,泰顺县部分行政区划调整,设龟湖镇。

镇名沿用至今。

1952年兴建西垟、屿垟两乡。

1956年2乡合并称西垟乡。

1958年改称西旸管理区,属大安公社。

1962年称西旸公社,属大安区。

1982年更名西旸公社。

1984年5月改称西旸乡,属三魁区。

1992年撤区后归县直属。

1996年12月建镇。

2011年因行政区划调整,并入三魁镇。

2016年复设西旸镇。

明景泰三年(1452)为瑞安县义翔乡六十都,泰顺建县后为一都。

1935年设潭竹乡。

1938年潭竹乡之竹里村和河溪、东城2个乡合并称燕溪乡。

1946年与晓圆乡合并称晓溪乡,竹里村属之。

1949年9月恢复燕溪乡。

1952年4月析设竹垟乡、何宅乡,今竹里乡之地属竹垟。

何宅乡及石燕乡一部,何宅乡并入竹垟乡。

1958年11月称竹垟生产队。

1959年2月称竹垟管理区,隶属司前公社。

1961年设竹垟人民公社,改属百丈区。

1984年5月改称竹垟乡,属司前区。

1985年11月27日经省民政厅批准,成立竹里畲族乡。

明代时属义翔乡五十六都,清代时属三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属白云乡,1952年析出包垟、林岙2乡。

1956年2乡合并称包垟乡。

1958年改包垟管理区,属百丈公社。

1962年称包垟人民公社。

1983年2月更名为包垟公社。

1984年5月改称包垟乡。

2011年4月并入百丈镇。

2016年从百丈镇析出,称包垟乡。

明代时属归仁乡39都;清代属5都(境内村委会如梧桐垟、下村垟等在明代时属义翔乡57、58都;清代时属4都);建国前后均称西凤翔乡;1952年划分为西溪、潘溪、凤洋3个乡;1956年合并为凤洋乡;1958年公社化时,改称凤洋管理区,属泗溪人民公社;1962年调整公社规模后称凤洋人民公社,属雅阳区;1984年5月政社分设时,称凤垟乡,改属泗溪区;1992年5月“撤、扩、并”时,仍属凤垟乡。

2011年行政区划调整后,改属泗溪镇,称凤垟便民办事处。

2016年调整泗溪镇管辖范围。

增设东溪乡、凤垟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