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文君街道各村社区历史沿革

文君街道各村社区历史沿革

观音阁,在城内兴贤街,旧毁。

乾隆三十九年知州林守鹿重建,观音阁地段为城内东南水会之区,相传明以前系漂海规制,明末毁尽,不可考矣。

前清乾隆中年,州牧林守鹿重建观音阁,南向。

道光初年,州牧德裕奉勒建修吕真君庙,卜于阁后,改作北向。

故庙在前,阁在后,所有当街石坊,俱移两旁。

观音阁位于兴贤街下段,始建于明代,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重修,系阁楼式建筑。

民国24年(1935年)至民国27年(1938年),曾作短期小学校址。

解放后,曾在其地开办镙钉厂。

70.80年代,实行街居制,称为二居,随着社区建设的正式开展和推进,由街居制转为社区制;2002年9月更名为邛崃市临邛镇观音阁社区;2015年11月临邛镇街道南北划分后,更名为邛崃市文君街道观音阁社区居民委员会至今。

因纪念卓文君与司马相如的爱情故事,建立一座文君井公园,1972年曾是三居民委员会,2002年12月以文君井公园为历史,命名为文君井社区居民委员会至今。

因辖区内有清代孙翰林居宅花园,历史悠久,闻名于世、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建花园巷街原瓮亭社区70.80年代,实行街居制,称为五居,随着社区建设的正式开展和推进,由街居制转为社区制,2002年9月更名为邛崃市临邛镇瓮亭社区,2015年11月临邛镇街道南北划分后,更名为邛崃市文君街道瓮亭社区居民委员会。

2020年5月将瓮亭社区与花园巷社区合并为文君街道花园巷社区。

时,卓氏为冶铁世家,所经营的冶铁工厂遍布古临邛郡蒲江县、邛崃市境内,其中邛崃市临邛镇天庆街铁花村,小地名“铁屎坝”。

1995年至2002年10月成立第九居民委员会,2002年10月正式命名为铁花社区居民委员会至今。

明朝末年公元1586年约430年前张献忠剿四川,迁居来此的居民到此居住,因该地紧挨河边全是一片黄沙,固命名为黄沙坝;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有了人民公社改名为黄坝村;1966年后划为双江片区14大队;1976年转为蔬菜4农场;1981年体制下到户,农村改革恢复为黄坝村村民委员会;1994年改为黄坝社区居民委员会,(也是黄坝村村民委员会,一套班子两个牌子管理),到2005年黄坝村和瑞云村合并后,改为黄坝社区居民委员会至今。

2002年以前,辖区分别属联丰村、玉带村、顺河村;2002年村改居后命名为联丰社区、玉带社区、顺河社区;2005年5月20日,依照邛府函2005年79号文件关于临邛镇农村村组管理体制改革工作方案,将联丰社区、顺河社区并入玉带社区居民委员会,沿用至今。

东南社区2005年1月成立,原办公地点在东南村,由烂坝、东南、渔唱社区合并为东南社区居民委员会,于2005年6月搬到东星派出所旁边办公;2010年9月搬到文南小区47栋内办公;2015年6月搬到安居路中段办公至今。

据流传,乾隆年间,当地居民大都靠捕鱼为生,自创一种由竹篾编制的箭形的捕鱼工具,解放后,渔箭村隶属宝林乡管辖,1992年划归临邛镇东安办事处;2005年7月1日,按照上级合村并组的文件精神,由原来临邛镇东安办事处所属的赵坝村、渔箭村合并成“临邛镇渔箭社区”;2015年4月,又与原临邛镇马坝社区合并为临邛镇渔箭社区;2015年12月1日撤镇建街道,改为文君街道渔箭社区居民委员会至今。

因社区形似一膄船,宝塔地处社区船头,塔子是竹篙,是掌渡者,具有“镇江塔”之称,因为它关系到宝塔群众的生存条件;又因为宝塔地域中聚集在一起的人群是一个生活共同体,共同参加社会活动,故而得名宝塔社区居民委员会。

故此地最初命名为宝林公社一大队,从1991年变为宝林塔子村,又从2008年2月28日改为宝塔社区居民委员会,2020年5月将百胜村与宝塔社区合并为文君街道宝塔社区居民委员会至今。

2015年7月1日正式成立惠民社区居民委员会,沿用至今。

根据邛崃市人民政府,邛府函2014年258号文件,同意于2015年6月30日,新增设金桂社区居民委员会,沿用至今。

文君街道联丰社区于2016年9月经邛崃市政府批复成立,。

2016年9月,根据市委政府优化城市社区布局的战略优化调整,文君街道新增三个社区。

顺河社区作为新增三个社区之一,管辖整个钱江凤凰城小区,顺河社区居民住户共3065户。

文君街道渔唱社区于2016年9月经邛崃市政府批复成立,沿用至今。

据查,十方村源于十方堂,十方堂曾属十方堂庙宇群落,1985年前只属于二大队,1985年后被命名为十方村村民委员会,2020年5月将十方村村民委员会更名为十方社区居民委员会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