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嵬村,位于马嵬街道办事处驻地南侧,东邻东街村,西接前北铁,北靠李家坡,南与李村连畔。由新城、东巷子、西巷子、南巷子、南庄子5个自然村组成,辖7个村民小组,共459户,2170人。全村总面积2600亩,耕地2400亩。村民以蔬菜种植、劳务输出为主导产业。
相传古代的马嵬坡,草茂林密,果树遍野,泉水潺潺,沟崖纵横,是一个人烟稀少、风景优美的地方。因当时塬坡上生长着成片的马尾松树,故得名马尾。据史载:东晋太原十八年,塬坡松林中,常有盗匪出没,让当地居民提心吊胆,日夜不宁。当时朝廷为确保百姓安居乐业,就派了一名叫马嵬的地方武官管理此地。马嵬到任后,决心为官一任,安民一方,他一方面选聘能工巧匠,筹资设计,购料备物,起土动工,很快筑成一座固若金汤的城池,同时又亲率一队武林高手,加强城池防卫和追捕盗匪,从此“盗匪销声匿迹,百姓家安兴旺。”马嵬受到朝廷褒奖,当地人为纪念马嵬其人其事,就改称马尾村为马嵬村。
村民姓氏以吉、王、姬、李、刘姓为主。
马嵬村,唐、宋、金、元、明、清属兴平县管辖,民国时期归(1933年)第二区公所马嵬乡管辖,解放后归第五区马嵬乡管辖,后经过土地改革,互助组,低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高级农业合作社。
至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时,归灯塔人民公社管辖,1959年归七里庙人民公社马嵬管区管辖,1961年归马嵬人民公社管辖。1984年,政社分设时,直接归马嵬乡管辖,1996年撤乡建镇,归马嵬镇管辖,2011年撤镇建街道办事处,现在隶属马嵬街道办事处管辖。
1949年以来历任党支部书记、村主任:
党支部书记:吉成德,张育生,刘养政,刘群圣,韩志俊,刘社会。
大队长、村主任:张五,刘群圣,王建平,王增会,吉战鹏。
自古以来,马嵬就是长安通往西域的咽喉要道,很早就设立了驿站,所以又称马嵬驿。清乾隆元年,马嵬的店铺进一步增加,形成了一个热闹繁华、商贾林立的集镇。
马嵬村南原有一颗盘根错节、苍劲古朴。高大参天的千年古槐,人称“槐王”。提起“槐王”当地民间传说有三。首先是唐大将敬德来到古槐前,见树长得又高又茂盛,十分惊讶,就下马围着古槐转了几圈,背着手点头估摸着说“看形状至少生长八百年了”,说完就骑马走了。有人考证这颗古槐距唐正好八百年。其次是三国时张飞路过树前,看了古槐的长势,说“看它长势,也只能再长三百年”,果然过了三百年,有一天狂风大作,古槐被刮到了,后人无不感叹“张将军果真神也”。后来的古槐是新生的,长势依然古朴苍劲,生气勃勃。传说古槐上垒了十几个老鸦窝,每当黄昏时分,老鸦纷纷归巢,“哇哇”直叫,过往行人都喜欢观看这一景色。却说明朝末年,有两位落地举人来到树下,见书上落下两只小乌鸦,二人就扶举上树,遂触景生情,灵感颇生,“槐王”喻“怀王”写一本《怀王掉娃》的剧本,剧中有“怀王遭雷电击死”的情景。奇的是戏演了数百年之后,即1976年为“槐王”的古槐,果然被雷电击毁起火,树桩燃烧了七天七夜方灭,从此“槐王”长辞人间了。
解放前,村东有菩萨庙,村北门里有文昌楼,新城东门口有老爷庙,村南有“闫家坟”,村庄四周有城墙,城高15米,留有东西南北四个城门。村南有民国时期修的“二渠”可灌溉部分土地,村北有马嵬泉。马嵬村自古就有自己的庙会节日活动,每年农历的二月十五日和十一月十五日是马嵬有名的古会。庙会之日村民必鸣放鞭炮,敲锣打鼓表示庆贺,有时还排练文艺节目进行演出。相传,唐代安史之乱,马嵬遂生兵变,杨贵妃香消玉殒于此。后来,已成太上皇的唐玄宗李隆基从四川回长安,途经马嵬,怅然徘徊于马嵬驿附近。“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玄宗心情非常悲伤,遂来到附近的黄山宫朝拜老子并吊唁爱妃,泪眼迷离中,将一槐枝插于院内,槐树无根本难活,但玄宗手插的槐枝却奇迹般成活了,成为对贵妃的永恒纪念。玄宗的儿子肃宗有所感动,遂赐名“太上槐”,屈指算来,此树距今已1300多年,唐玄宗手植“太上槐”至今仍在此痴情遥望马嵬坡下那一抔埋香的黄土,周围满目沧桑的土崖,见证了这里历史的风雨烟云。如今的太上槐,仍然亭亭如盖,颇具传奇色彩,每年庙会期间都有人在槐树下祈求祥瑞,以保平安。
马嵬村历史悠久,人才济济:
刘醒三,1942年生,中共党员,曾任甘肃省商业厅厅长。
李建文,1947年生,中共党员,曾任西北农业大学副校长,畜牧副教授。现任农业部畜牧顾问。
王祥,男,1925年生,中共党员,1948年去延安学习,延大毕业,曾担任国家计委储备总局21局(青海)局长。
吉忠义,1924年生,中共党员,1947年,被当时的兴平县警察局逮捕,1948年2月,同梁维耀、胡维选两位革命烈士一起,被国民党陕西省保安第三团(团长朱辅元)集体活埋于耀县药王山下,同时遇害的32人,称“药王山惨案”。
该村解放前,主要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以粮粮、粮棉等间套种植,由于将近70%的农田浇地困难,粮食生产水平较低,亩产不足200公斤。解放后,生产条件有所改善,但由于机械化耕作水平低,劳动成本高,村民生活仍在温饱线以下。
改革开放以来,马嵬村也出了不少致富能手。马嵬六组的李登望创办的建筑机械制造厂,七组何春发创办的砖厂,不但为马嵬村创造了巨大地经济效益,而且有效地安置了周边的闲置劳动力,为社会创造出了更多的就业机会。马嵬村主导产业以蔬菜种植为主,种植面积达2000亩,主要品种为番茄、黄瓜、西红柿等。2002年,该村被陕西省农业厅授予蔬菜无公害生产基地,并建有自己的门户网站,进行各类信息传递,促进农业、旅游、经济的发展。
近年来,村委会引导群众突出发展蔬菜产业和养殖业,年销售蔬菜6500吨,正在建设60个日光温室大棚,将有效辐射带动周围群众不断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目前,该村沿马嵬街道的经商店面有90户,奶牛及猪的存栏量分别发展到190头和1800头。
全村有卫生室1个,乡村医生1名。该村还成立了“老中青文艺乐园”,经常开展唱歌、跳舞、说快板、做操、唱戏、扭秧歌等文艺活动,极大地丰富了村民的业余生活。目前,全村共有有线电视、固定电话、电脑用户数为410户、16户、26户,入户率为80%、6.8%、18.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村内所有路面为柏油公路,道路平坦宽敞,环境卫生整治实行了垃圾日清运制度,群众在房前屋后栽树种花,新栽柿树、大叶女贞等绿化树1400多棵,并成立了文艺队和红白理事会。
撰稿人:申 磊岳红波
刘社会(村支书)13474048138。 |
东街村,位于马嵬街道办事处驻地东侧,东临安家村,西接马嵬村,北靠李家坡,南与三合村相邻。由老村、老堡子、十家庄、六亩地4个自然村组成,辖6个村民小组,共374户,1621人。全村总面积2100亩,耕地1700亩。村民以蔬菜种植为主导产业。2014年,人均收入13606元。
村名由来,由于该村位于马嵬街道办事处的东边,所以人们习惯称该村为东街村。
村民姓氏以吉、刘、严、贾、王、张、吕、薛姓居多。另外还有姓侯、孟、蔺、高、程等,其中吉、刘、严、贾、王、张、吕、薛、孟、蔺、高兴为本地原住户,程姓氏解放前1944年从蓝天县迁来。
民国时期(1933年),该村归第二区公所管辖,1950年8月归马嵬乡管辖。1954归马嵬区管辖,1956年3月撤区并乡,归马嵬乡管辖,1958年9月成立人民公社,该村归灯塔人民公社管辖,1959年初,人民公社下设管区,归马嵬人民公社新政管区管辖。1961年4月,撤销管区,归马嵬乡管辖,1965年归马嵬人民公社管辖,1968年至1979年归马嵬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管辖。1980年至1983年,归马嵬人民公社生产管理委员会管辖。1984年政社分设,该村归马嵬乡管辖,1998年撤乡建镇,该村归马嵬镇人民政府管辖,2011年成立马嵬街道办事处,该村归马嵬街道办事处管辖。
自1949年以来历任党支部书记、大队长、村主任:
党支部书记:贾教、刘举法、吴孝全、李建会、孟军民、吉志春(2002年至今)。
大队长、村主任:刘志道、蔺金宝、吴孝全、刘举法、孟记民、吕科特、吉海潮(2011年至今)。
解放前村西还有菩萨庙,村东有老爷庙、祖师庙。村庄周围有城墙,城墙留有东大门、西小门。村中有三颗大槐树、一棵皂角树,三棵大槐树连同几座小庙皆毁于20世纪50年代,皂角树因生长在村街中间,被水泥硬化路面时封闭其根部也已经干枯。直到2007年,该村自愿集资重修了菩萨庙,2014年重修了祖师庙。立庙会于农历二月二和二月十二日,过去逢会必唱大戏,近年来不再唱戏了。
村西北塬坡上有建于西汉惠帝二年(公元前193年)的黄山宫,相传老子骑青牛,白天讲道楼观台,夜宿黄山宫,此地又称北楼观。黄山宫具有典型的黄土沟壑地貌特征,初修时掘洞为庙,故称道教十八洞天。西汉初年信奉黄老之道,所以建此宫供奉老子。黄山宫道院处在一个半圆形的二级台塬上,极目南望,碧野千顷,宫下泉水叮咚,环顾四周,八百里秦川尽收眼底。唐代改黄山宫为老子宅,大加修葺。唐玄宗李隆基在安史之乱后,从四川回长安经马嵬时曾在黄山宫朝拜老子,并在院内亲手植槐树一株,曰“太上槐”。清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黄山宫毁于战乱。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兴平群众捐款修复东西两侧。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兴平、周至、乾县、武功群众捐款重修。先后建有山门、二门、钟楼、鼓楼、卷棚、玉皇殿、三清殿、老君洞及靠山崖阗圆形排列的16孔窑洞,各塑神像,形态逼真。1954年,大部分建筑被拆除,移盖学校。“文化大革命”中神像被毁,窑洞大部分倒塌。1980年,道士魏明仙居住黄山宫后,周围群众捐钱修中洞,重塑老子像,盖三间大殿,供奉玉皇大帝。老子在马嵬地区的影响流传甚广,他的生卒年代不详,后人只知他诞生之日是农历二月十五日,黄山宫庙会就是为祭祀老子的诞生之日而发起的,至今已沿续了1300多年。
东街村的知名人士:
吉体人,生卒不详,明正德庚午年间举人。
吉来献,生卒不详,吉体人之子,明正德庚午年间进士,曾任湖广按察使,后官至御史。吉家的祖坟和祠堂就在黄山宫下,这里至今还保留着吉御史墓和吉家亭子泉的遗迹。
贾黎明,1968年生,中共党员,现任咸阳市电视台台长。
孟忠,1938年1月生,中共党员,曾任解放军5385部队后勤部长。
解放前,土匪猖獗,多次进村骚扰,曾经将村东头一家烧死2人,村民为避其害,经常藏身在村北塬坡的窑洞里。
改革开放后,村民发展露天蔬菜种植,远销甘肃、宁夏等地,年销蔬菜量达6000吨。进入新世纪后,村委会引导群众大力发展蔬菜产业和养殖业,年销蔬菜6000吨,奶牛、猪、羊的存栏量分别为850头、1600头、1800只,村民的经济效益呈现稳步增长的势头。近年来,东街村借助马嵬街道地理优势,大力发展商贸业,现在村里有货运车5辆,拉运沙石车30辆,小轿车近百辆,现有商铺店面20家,在外打工的年轻人很多。2012年,总产值1500万元,人均收入7936元。
1984年东街村新建卫生室1个,有村医生1名,护士1名。全村人民在劳动之余,成立了自乐班,吹、拉、弹、唱,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全村有线电视、固定电话、电脑用户数为233户、30户、30户,入户率分别为75 %、9.8 %、16.3%。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村两委会一班人不等不靠,积极开展文明生态村创建活动。先后投资100万元,修建通村水泥路4公里,建成占地920平方米的群众休闲娱乐广场,安装健身器材4件。现在的东街村楼房林立,道路宽敞,环境优美,生活垃圾处理做到日产日清,全村干部群众正向着富裕文明和谐秀美的新农村奋勇迈进。 |
前北铁村,地处马嵬街道办事处驻地西侧,东接马嵬村,西邻赵村镇宋村,北依莽原与乾县南上官村连畔种地,南与李村遥遥相望。村由(前堡子、北堡子、铁门子)三个自然村组成,辖6个村民小组,350户,1700人。辖区内有杨贵妃墓,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AAA旅游景区。
村名来由:1960年,前堡子、北堡子、铁门子从马嵬村脱离,组成一个新的行政村,取3个自然村名的第一个字,故名前北铁村。
村民姓氏来源与构成:村民以张、李、杨、田、晁姓为主。
行政隶属及演变: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时,前北铁村归马嵬人民公社新政大队管辖。1983年,改公社建镇时,前北铁大队解散,前北铁村直接归马嵬镇管辖,2011年撤镇建街道办事处,现在归马嵬街道办事处管辖。 |
李家坡村,地处马嵬街道办事处驻地北1公里处,整个村庄位于北莽塬坡上。东邻新庄,西接乾县南上官村,北倚新堡子,南可俯瞰马嵬街道全景。李家坡村共有286户,1284人,3个村民小组,4条街道,土地面积2200亩,其中耕地面积1785亩。辖区内有马嵬驿,是乡村旅游AAAA级景区。李家坡村党支部共有党员38人,其中男党员32名,女党员6名,党龄50年以上的4名。
村名来由:李家坡村居黄山宫与马嵬驿范围之内,其古迹与传说也是不胜枚举。解放前,村中有菩萨庙、药王庙、侍郎庙,有皇城遗址梳妆台、神仙岗,神仙岗在黄山宫西侧,相传,汉武帝路过此地时曾遇见过神仙。村南有老子传教的黄山宫及贺氏洞、陈氏洞、龙王洞。贺氏洞在清初时是反清复明义军的藏身之处,位于村南的龙王沟内。龙王沟长500米,深20米,沟内长满芦苇,沿沟北行约200米,在东侧土崖上有三处洞穴。相传,明末清初,有一岐山贺姓人氏,在此挖洞,从16岁开始到出洞时已是白发苍苍,后在此修炼成仙。他的徒弟韩四继承师傅之志,领二徒继续打洞直到年老,后人通称贺氏洞。黄山宫西侧有宝丰寺、厚天寺,相传杨贵妃就是被吊死在厚天寺西侧的沟坡上。宝丰寺东有吉御史墓,村西有六冢,据传说,是杨国忠等人在马嵬兵变中被杀埋葬于此。 |
安家村,位于马嵬街道办事处驻地东北2公里处,东临庞家村,南有104省道傍村而过,西接东街村,北靠北莽原上新庄村。由前帮、安上、崖上、窑上4个自然村组成,辖10个村民小组,共527户,2230人。全村总面积2020亩,耕地1725亩,其中蔬菜1100亩。村民以蔬菜种植为主导产业。2014年,人均收入13796元。
在杨贵妃墓东2公里处的北莽山下,有大小二泉,这就是人们传说中的“贵妃泉”。以后陆续迁来不少杨姓移民来此安家落户,聚居繁衍,形成村庄,人们便将这个村子称为安家。
村民姓氏以杨、宋、吕、孙、吴姓为主,还有王、赵姓等姓氏,在该村也有分布,均为外来迁移户,姓氏来源不详。
民国时期(1933年),该村归第二区公所管辖,1950年8月归第五区板桥乡管辖。1954归马嵬区管辖,1956年3月撤区并乡,归马嵬乡管辖,1958年9月成立人民公社,该村归灯塔人民公社管辖,1961年4月,撤销管区,归马嵬乡管辖,1965年归马嵬人民公社管辖,1968年至1979年归马嵬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管辖,名为安家大队革命委员会。1980年至1983年,归马嵬人民公社生产管理委员会管辖,名为安家大队生产管理委员会。1984年政社分设,成立乡,归马嵬管辖,村名为安家村委会,1998年撤乡建镇,该村归马嵬镇人民政府管辖,
2011年成立马嵬街道办事处,该村归马嵬街道办事处管辖。
自1949年以来历任党支部书记、大队长、村主任:
党支部书记:杨福祥、杨振辉、杨茂武、杨来社、杨兴安(2015年至今)。
大队长、村主任:杨凡茂、杨升茂、杨生岐、孙文斌、杨栓长(2015年至今)。
该村有座老君庙,还有一座关公庙,都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由村民自愿集资修建的,规模较小,立庙会于农历六月十九日,逢会期唱大戏庆兴,十分热闹。
1989年12月,安家村村民杨卫国在村北土壕起土时发现一古墓。其墓志由志、盖两部分组成,志为正方形,长35.5厘米,厚9.5厘米,正文17行,满行17字,文字为北魏体,清瘦遒劲,有明显的时代特点。盖为正方覆斗形,无文无饰,顶部边长30厘米、斜刹3.5厘米,底边长35.5厘米,厚7厘米。据墓志载,墓主李哀于“周天和四年”(公元569年)“薨于长安县丰溢里”。
在安家村,有大小二泉,这就是人们传说中的“贵妃泉”。提起贵妃泉,有一段美妙动人的传说。唐朝时期的马嵬坡黄山麓,松柏茂密,山势险峻。山坡下有一感恩庵, 庵内住有5名尼姑。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冬,唐玄宗东还长安的那天晚上,两股泉水从地下喷涌而出。当日子夜时,太上皇李隆基做得一梦,梦见杨玉环素衣泪面飘然而至卧榻前:“禄山已除,妾冤须明,马嵬感恩庵前今现二泉,乃臣妾之泪矣!洗肌肤如雪,饮健康长寿,浇五谷蔬菜,可免虫害……”玄宗大惊,甚觉离奇。遂决定同老臣与太监一起乘銮舆去马嵬坡。玄宗等人刚刚在感恩庵落座,只见半空中白绢飘舞,霞光万道,紫雾中时隐时现一玉美人,霎时香气漫天扑鼻。太上皇说道:“玉环呀!朕知你有冤,今来祭之……”陪同官立即给玄宗端上酒来,玄宗接过金樽将酒用力洒倒,谁知用力过猛,一个九龙金樽连杯带酒一同掷进泉内。说也奇怪,霎那间丈八水柱急落至三尺许。贵妃显灵涌神泉,尼姑尊杨贵妃为太贞仙人。感恩庵自泉水喷出后,庵中尼姑一个个随太贞而去,庵堂也不知去向,贵妃泉由此诞生。
安家村的知名人士:
杨升元:男,1965年生,中共党员,任新疆驻西安办事处主任,副厅级干部。
解放前,该村主要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以粮粮、粮棉等间套种植,由于大部分农田浇地困难,粮食生产水平较低,亩产不足200公斤。
改革开放以来,该村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大力发展蔬菜种植,种植的蔬菜品种齐全,主要品种为番茄、黄瓜、白菜,西红柿等有早、中、晚三个品种。冬菜主要有大白菜,年销售大白菜5000多吨。
近年来,安家村两委会一班人组织和带动村民,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以“唐妃果业专业合作社”为核心,加大蔬菜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不断扩大蔬菜种植面积,种植反季节蔬菜,增加种类,改善种植方法,先后组织干部群众180人两次赴杨陵、泾阳参观学习设施蔬菜种植技术。投资300万元,新建占地150亩日光温室大棚90座,棚区道路全部水泥硬化,棚内采取滴水灌溉,自动卷帘机操作,使每棚年底收益均超过万元。2004年5月,安家村被陕西省农业厅认定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目前,安家村已建成占地8亩的马嵬蔬菜批发市场,村中设有客户代办服务站,有农产品经纪人和乡土人才50多人,并成立了马嵬镇农业信息服务站,通过网上发布信息,蔬菜销售山东、甘肃、宁夏、西安等省市。
小企业也有了一定的发展,村上成立了3个工程建筑队,在村口桥头创办了铝合金门窗加工部,村民的经济收入不断提高。
2005年,新建安家小学一所,成立了幼儿园,现有教师3名,学生62名。目前,全村有线电视、固定电话、电脑用户数分别为48户、24户、35户,入户率为9.1%、4.6%、6.6%。
该村内共有主干道4条,已全部硬化。民居主要为砖混二层楼房。2011年村委会大力开展生态文明村建设,多方筹资60万元将村子通往104省道的3条主要路面进行了硬化,投资10万元建成700平米的村级办公场所,投资8万元建成群众文化活动中心,并在广场安装景观灯8盏,健身器材10余件,栽种绿化带300平方米,栽种各类花卉苗木1580株。每天晚上村民们都要在广场上跃动身姿,翩翩起舞,健身强体,群众的生活丰富多彩。 |
庞家村位于东接西城街道板桥村、高家村,西和安家村连畔,北依莽塬。104省道从村南横穿而过,全村共有3280人,732户,9个村民小组。东北200米处有牛蹄泉,此泉常年流水,水质清澈,含有多种矿物质。全村总面积3340亩,共有耕地2845亩,以小麦、玉米、蔬菜(特别是泉大白菜)种植为主,是一个典型的农业村。
村名来由:相传在明洪武年间,实行“移民屯田”,当时山西南部因受灾害较小,人口稠密,加之外地难民于战乱期间流落于山西较多,明朝政府在山西洪洞县广济寺大槐树下设移民局,于洪武二、九、二十二年及永乐年间多次移民,当时移入陕西关中人口较多。兴平县当今农村老户,考其宗大多是从山西大槐树下移来的。当时来此扎根居住的十几户移民中因庞姓居多,故名庞家村。
村民姓氏来源与构成:庞家村以庞、刘、平、张、南姓为主,1954年,因水灾等原因有熊、石、刘、项四姓12户蓝田县龙王庙村村民迁来庞家村。
行政隶属及演变:清乾隆元年(1736),全县为1郭5乡15里,辖136村。庞家归西乡安家里管辖 ;民国初期仍沿用清代区划,1923年(民国十二年),全县划分为5区、15里,庞家归第二区安家里管辖。1950年4月,全县缩编为8个区,辖84个乡,庞家归第五区板桥乡管辖;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时,庞家归灯塔人民公社安家大队管辖。1983年,改乡建镇时,安家大队解散,庞家直接归马嵬镇管辖。 |
尚村地处马嵬街道办事处东南3.5公里,下辖尚村、三合两个自然村,辖9个村民小组,共675户2860人,耕地 2750余亩。村民以种植粮食、蔬菜、时令水果种植及劳务输出为主要产业,人均纯收入约19192元。
近年来,村两委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主要目标,强力推进产业升级,大力发展时令水果产业,把种植户太8号葡萄作为调整农业结构的突破口,定规划、建基地,引导农民学科技,通过大力宣传引导,使农民的经济观念由昔日种田争产量变成今日科技创效益。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土地流转新路子,按照“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采取多种办法集中土地、探索土地流转、规模种植的新路子,现已栽植户太8号葡萄230亩,栽植猕猴桃80亩,栽植柿子树50亩,发展苗木170余亩。
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通过高标准建设美丽乡村,提升村民人居环境。对村内主干道路全部水泥硬化,美化村内墙体11000m2,村内绿化14000m2,并实施人畜饮水工程,解决群众饮水问题,对全村所有农户进行户厕改造,铺设给排水管网7000m,并建造300m3的化粪池,全村生活垃圾实行无害化集中处理,全村配备了8名保洁员,对村内街道、活动广场、村口路边的生活垃圾进行收集清运,彻底解决垃圾围村,垃圾堵路的现象,改善了农村的生活环境。
同时,以生态文明村建设为抓手,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投资40万元,建成了高标准村两委会阵地7间,建成合计3800平方米的群众休闲娱乐广场四个,实现了群众活动有场所、党员学习有阵地、公共服务有地点,极大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
近年来,村两委会班子精诚团结,真抓实干,强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成效显著。如今的尚村,道路宽敞,环境优美,生活富裕,全村干部群众正朝着建设文明、富裕、和谐、秀美的新农村而努力奋斗。 |
张村,地处兴平市西,侧位于马嵬街道办事处驻地东南2公里处,西邻赵村镇赵官村,东接尚村,北倚三合村,南与赵村镇西温坊村连畔。该村由张村和李村两个村组成,张村共有995户,4600人,19个村民小组,10条街道,土地面积61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600亩。张村党支部共有党员94人,其中男党员79名,女党员15名;党龄50年以上的15名。村民主要以种植小麦、玉米、白菜为主,近年来,陆续扩展了养殖、苗木种植、辣椒销售加工等,劳务输出也成为村民收入的主要经济来源。
村名来源:相传,明洪武时期有个道士叫张全,曾在湖北武当山入道习拳,是内家拳的创始人。他龟形鹤背,圆目大耳,须髯如戟,寒暑只需一褥一蓑。大约明洪武二十年,张全在张村的无量庙内坐地化斋,因行动怪异,仪表不整,被人们称为“疯子张”。又因他待人随和、乐于助人,村民们喜欢称他“张爷”。有一天,雨后天晴,村民急于锄禾。约有十多人先后去无量庙里找张爷帮忙锄禾田,张爷全都答应了。当时和他在一起下棋的任举人惊奇地追问:“应人事小,误人事大,你答应为这么多人帮忙,难道你有分身术吗?”张爷笑答:“这你别管,误事有我,咱下咱的棋。”到了晚上,村民们见面相互询问:“你今天请谁帮工?”那十多户人都说:“是张爷!”这一奇闻很快传遍兴平西乡。
到了夏收季节,又有十多户缺劳人家,都请张爷给田间麦场送水,张爷从不推辞,手提满满一瓦罐开水,送往各家指定地点。传说有一天,张爷送水曾遇一路人,直喊口渴得要冒烟,张爷急忙递过瓦罐,过路人说“我喝完咋办?”张爷笑答:“你尽管放开喝。”路人直喝的肚子滚圆,可瓦罐里的水还是满满的。其实,此时张爷仍在庙里下棋。从此,人们更相信“张爷成为神人了”。
明宪宗成化初年,有位梁姓将军率部西征叛贼,途径张村无量庙,慕名向“张爷”请教讨贼谋略,张爷说:“将军只可围城不可硬攻,待城中粮尽,叛贼必自来投降”。梁将军依计而行,果然不出张爷所料,将军赞叹不已。梁将军班师回朝后,奏清朝廷,辞官出家,同张爷一起在此修道。张村人为纪念此事,在无量庙东修筑了“张爷庙”,因开光唱戏祝贺之日是农历三月初三,所以三月三“疯子张”庙会流传至今,也可能是村民们为了纪念“张爷”而起村名——张村。
村民姓氏来源与构成:张村自明洪武年间主要以任姓为主,任姓占人口总数的98%。经过600年的发展变迁,现有李、何、刘、白、赵、杨等姓氏陆续迁入。民族成份单一,均为汉族。到了2005年,又有商洛14户、山阳7户、蓝田1户、甘肃正宁1户移民迁入。
行政隶属及演变: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时,张村归灯塔人民公社新政大队管辖,隶属原新政大队第10—16生产小队。1983年,改公社建镇时,新政大队解散,张村成立了村委会,直接归马嵬镇管辖,2011年撤镇建街道办事处,现在归马嵬街道办事处管辖。 |
新堡子村,位于马嵬街道办事处驻地东北2.5公里处,是兴平与礼泉、乾县三县的交汇点,东接新庄,西邻乾县南上官村,北依礼泉阜家庄,南与李家坡连畔。辖5个村民小组,共330户,1550人,劳务输出300人。全村总面积2920亩,耕地2651亩,苹果1200亩。村民以小麦、玉米种植、苹果栽植为主导产业。2014年,人均收入16498元。
新堡子村在1965年前叫上堡子,由礼泉县管辖。1965年2月,划入兴平,因此该村是由礼泉、兴平、乾县三县人组成的新村,故称新堡子。
解放前,村中住有礼泉人40户,兴平人15户,乾县人2户(现在仅剩1户),其中李姓、葛姓是从兴平新庄迁来。村姓氏主要以朱、王姓为主,还有张姓,其中朱王两姓为当地居民,张姓为外来迁入户。
民国时期(1933年),该村归第二区公所管辖,1950年8月归第五区新王乡管辖,1954年归马嵬区管辖,1956年3月撤区并乡,归马嵬乡管辖,1958年9月成立人民公社时,归灯塔人民公社管辖,1961年4月,撤销管区,归马嵬乡管辖,1965年归马嵬人民公社管辖。1968年至1979年归马嵬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管辖,村名为王新堡子大队革命委员会,1980年至1983年归马嵬人民公社生产管理委员会管辖,该村村名为新堡子大队生产管理委员会,1984年,政社分设时,设立乡镇政权,归马嵬乡管辖,村名为新堡子村委会,1998年撤乡建镇,该村归马嵬镇管辖,2011年撤镇建街道办事处,该村归马嵬街道办事处管辖至今,村名为新堡子村村民委员会。
1949年以来历任党支部书记、大队长、村主任:
党支部书记:朱代礼、朱俊民、朱恒志、李文忠、朱忠民。
大队长、村主任:朱祥材、朱建民、王生义、王志茂、王栓民、葛海河。
村东有一座三王爷庙,庙前有两棵遮荫蔽日的大柏树,村西有菩萨庙。村庄四周有城墙,城墙开东西城门。村中间建有土木结构炮楼,高约12米,炮楼上配有数杆长枪,以防土匪攻开城门后射击之用。以上古建筑在文革 “破四旧”全部被拆除,所拆材料用于修建学校。2002年在村西重修一座菩萨庙,2008年在村东重修一座三王爷庙,所需资金全部是村民自愿集资。立庙会于七月十二日和二月十二日,每年逢会,村上有自乐班、锣鼓队进行庆典活动。
该村虽然是由三县人组合成的村子,但风俗习惯并无差异。过去,在兴平北塬地区,民间流传着许多说法,如“一月三个六,强似看历头”、“三、六、九,不用瞅”、“二、五、八,事情瞎”和“过了腊月二十三,结婚不论哪一天”等民谚。良辰吉日一般选两个,一个选在上半月,一个选在下半月,由女家选择后确定,为的是避开女方的月经期,俗有“红马拜堂,家破人亡”之说。旧时村中男子娶媳妇前要完成以下程序:结婚前两月,男方要请算命先生按照当年的历书选择黄道吉日。临近婚期,是男女双方最忙的日子,两家都要请操持婚事的主管人,关中称“执事人”,还要请“司礼”(管账的)、管席的、打杂的等数十人,以及抬轿的、吹鼓手和娶亲的队伍。婚礼的前一天就要铺床,床铺好后不能空着,由新郎的好友陪伴新郎睡在新房里,谓之“暖房”或“压床”。改革开放后,婚俗习惯有了很大的改变。
现在青年人结婚比较简单,婚前那些繁琐程序大多省略,只是双方商定良辰吉日,通知亲朋好友和乡亲四邻。到了结婚那天,全村祝贺,请客宴席更为丰盛,条件好的也可以在县城酒店包席。老人去世,全村人吊唁,全村人护送逝者下葬已成为多年的传统习惯。
新堡子村杰出人才:
朱守学,男,生卒不详,在志愿军某部队当战士,因战牺牲于朝鲜,烈士。
朱成哲,男,1939年生,中共党员,解放军某部队师级干部。
朱海哲,男,1940年10月2日生,中共党员,咸阳检察院经济处处长。
朱跃文,男,出生年月不详,中共党员,现任兴平市人民医院副院长。
朱联会,男,1953年5月12日生,曾任兴平运管站站长。
朱延国,男,1971年10月26日生,中共党员,现任乌鲁木齐文化厅市场管理处处长。
过去,村民主导产业以粮食种植为主,由于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信息不畅等因素,村民生活一直处于温饱线上,成为远近闻名的穷村。改革开放初期,虽然产业结构有所调整,但由于沿用传统的种植耕作模式,粮食产量上不去,效益不高。
在兴平市第二期村级教学活动中,该村成为原市长田晓东帮扶的村子,他同干部群众制定了发展计划,组织群众了解和掌握产业结构调整的目的和意义。在各方努力下,村干部及时联系马嵬信用社及有关部门,帮助协调解决资金问题,同时还为村民提供信息,请专家深入田间地头传授知识。先后树立了养牛大户王美康、养猪专业户王群兵、大棚蔬菜种植户朱建娃等一批产业结构致富带头人,使全村的经济发展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进入21世纪后,新堡子村主要以种植、养殖业为主,发展小区养殖和循环养殖模式,每年猪出栏量达到 10000头,2009年成为马嵬镇的养猪专业村。苹果产业也是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种植面积已扩大到1500亩。另外村民还有大货车7辆、小轿车8辆,常年在外务工300人。
新堡子小学建于1977年,在2009年因撤校并点工作将其撤销。2009年新堡子村新建卫生室一个,建筑面积100㎡,有乡村医生2名。上世纪四十年代,村中以朱开见为领头的秦腔自乐班,吹、拉、弹、打各种乐器样样齐备,有演职人员30名,演出的代表剧目是秦腔《二进宫》,在方圆数十里名噪一时。现在又有村民朱振华继承前贤,自己编剧导演,将自乐班发展壮大为文艺演出队,取名“兴华剧团”,并购置布景、音响、灯光设备,演出的经典剧目是秦腔《三娘教子》、《断桥》等,演出足迹遍及周围各县,远至延安、甘肃等地,村里还有1支28人秧歌队。目前,全村共有有线电视、固定电话、电脑用户数为123户、2户、51户,入户率为37.3%、0.6%、15.5%。
该村民居主要为砖混二层楼房,约占70%,有3条东西走向的主干街道,村中道路已全部硬化。近年来,两村委会多方筹资,先后建起图书室、健身广场和村委会办公场所,又投资15万元修建水塔、改造自来水管道,建造沼气池200个,新建村民休闲文化广场,配备建身器材8套,积极引导村民定期整治村内环境卫生,清理村内“三堆”,彻底改变了全村脏乱差的现象,村民的生活环境有了根本改变。现在,每逢新春正月,村民都要自发组织锣鼓、秧歌队在村中表演,活跃了民的文化生活。
撰稿人:朱忠民申磊。 |
新庄村,位于马嵬街道办事处东北4公里的北莽原上,东接王侯村,西邻新堡子,北倚南留村,南与庞家村连畔。该村共有3个自然村,6个村民小组,682户,人口3018人,土地面积5140.25亩,人均1.70亩,人均纯收入12238元。全村现有吃水井1眼,群众生活用水24小时自来水全覆盖,灌溉机井23眼,井灌面积涵盖全村所有土地,水利条件优越。
村民姓氏及来源:相传, 新庄村是明朝末年村民为躲避战乱、税役而由方圆各村迁至,建村已有400年历史。最早有高姓在此定居,随之高家的外甥李家也常住下来,现在高姓仅余两户。葛姓是解放前从桑镇张耳村迁来,那时候兵荒马乱,人们为了安全常常举家搬迁,桑镇张耳村人拖家带口曾在本村驻扎一月有余,为了感谢这段收留救命之恩,解放后张耳村人还经常来此拜访。现在本村以李、葛、崔三姓居多,其余姓氏皆不超过10户。
行政隶属及演变: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时,新庄村归灯塔人民公社新庄大队管辖。1983年,改公社建镇时,新庄大队解散,新庄村直接归马嵬镇管辖,2011年撤镇建街道办事处,现在归马嵬街道办事处管辖。 |
王侯村,位于兴平市马嵬街道办事处驻地东北9公里处的北莽原上,东临南市镇张家村,西接新庄村,北靠礼道村,南与西城街道办事处板桥村连畔。该村辖5个村民小组,363户,1630人,劳务输出400余人,全村总面积3000亩,耕地面积2300亩,主要以玉米、小麦、苹果种植为主,果树种植面积达700亩。2023年人均纯收入7953元。
村名来由:王侯村村名的由来,村民们是这样说的:相传周文王攻商时路过这里,在此扎营召集诸位王侯,村民为了纪念此段历史,取村名为“王侯臣村”。明武宗时期公公刘瑾路过此地,嫌村名绕口,改为“王侯村”,此村名一直沿用至今。
村民姓氏来源与构成:文化大革命前,村北学校外有一处古庙,庙前有一村碑,据碑文记载,王侯村建村时有樊、彭、马、梁四大姓,后经战乱,四大姓仅剩彭姓一家。明朝后期战乱频繁,周围村子的人们纷纷迁入这块土地肥沃的地方,其中,孟姓是从北汤台迁来,张姓从尚村迁来,袁姓从北安谷迁来,1951年,更有从河南迁来的南、鲁、宋、许姓等几家人,致使王侯村姓氏逐年增加。截止现在,以南、张、孟、王、赵姓居多,已近100姓,是典型的百家姓村。
行政隶属及演变: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时,王侯村归灯塔人民公社王侯大队管辖。1983年,改公社建镇时,王侯大队解散,王侯村直接归马嵬镇管辖,2011年撤镇建街道办事处,现在归马嵬街道办事处管辖。 |
礼道村,位于马嵬街道办事处东北12里处的北莽原上,是一个美丽宁静的村子。礼道村北倚南市镇周便村,东连南市镇北张村,西邻南留村,南接王侯村,由(程家、杨家、吴家)三个自然村组成,辖8个村民小组,512户,1920人,全村总面积3780亩,耕地面积3300亩,主导产业以玉米、小麦、桃种植为主。
村名来由:相传2500多年前的东周晚期,道教始祖老子经常在这里讲经布道。老子的学说,深深感化了当地庶民,这里的人以泉水为榜样,以“礼义”、“道德”为准则,使不少人改邪走入正道。相传,当时村里有两个恶少,两人的父亲都官高势大,致使两恶少经常欺男霸女,巧取豪夺,甚至杀害无辜。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们听了老子的讲经,其中一个幡然悔悟,弃恶从善,从此,不再惹是生非,其父大喜,无忧无虑,一心一意为朝廷效力,官至忠孝侯之职,民呼青天。另一恶少对老子的论述不屑一顾,竟说那是胡说八道,继续为非作歹,竟然杀死了主持公正的地方官,其父也因参与谋反,父子双双被斩,落了个遗臭万年。这里的人都很“讲礼仪、讲道德”,因而得村名礼道村。几千年以来,社会在不断地发展变化,而礼道村的村民们一直遵守礼义道德。就像老子说的那样,上善若水,益万物而不与人争得失,虽然经常居于低层和众所厌恶的地方,但哪里有水,哪里的人和生物都能得到滋润和生长。
村民姓氏来源与构成:礼道村姓氏以程、杨、吴姓为主,李、刘等姓在本村也有分布。
行政隶属及演变: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时,礼道村归灯塔人民公社南留大队管辖。1983年,改公社建镇时,南留大队解散,礼道村直接归马嵬镇管辖,2011年撤镇建街道办事处,现在归马嵬街道办事处管辖。 |
史村地处马嵬西北塬上,距杨贵妃墓西偏北5公里处,南邻西宝北线,北和乾县接邻,西和武功为伴。全村有2800余人,10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3000余亩。
史村沿革南位镇的东史村,据说史学家司马迁在史村曾写过《史记》,故命村名为史村。现今的马嵬镇史村就是由东史村迁来的,名字沿革至今从无变革。
历史上史村也曾出过不少名人,比较近的有解放前的赵博先生,曾任国民党国大代表,国民党新疆党部书记,后在台湾去逝。现在史村八组的王博,曾任西安市民生银行副行长,陕西省保险公司书记兼总裁,陕西省证券公司总经理,现任陕西省天然气公司总经理。九组的王虎,现任长安大学副校长,研究生导师。这些名人不但为祖国做出了贡献,也更是史村人的骄傲。
史村人民间文化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史村有一条沟道,沟道上原来建有一座小庙,据传刘彦昌上京赶考时因雨曾在此歇脚,故人称庙坡沟。多年来村人以原来的小庙为依托又在周围建有十多间庙宇,并把每年的七月十二日定为庙会日,每年到这一时日,村民便集资请来大戏,并组织自发的锣鼓队,秧歌队等进行一番表演,吸引了周围十里八村的群众前来观看。
史村人脑子灵、手艺巧,该村的“土织布”远近闻名。
土织布是一种传统的手工工艺品,在陕西大地有着数千年的光荣传统,咸阳是其发源地之一。从采棉纺线到上机织布,经轧花、弹花、纺线、打线、浆染、沌线、落线、经线、刷线、作棕、闯杼、掏综、吊机、栓布等大大小小72道工序,以22种基本
史村以养殖为主要经济来源,每年猪出栏量达20000头;另外土织布产业也是该村的又一经济来源。
近年来,史村村两委会一班人在书记王座民同志的带领下,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群众谋福利、办实事、办好事。带领群众兴办砖厂,鼓励本村妇女利用农闲时间发展土织布,现有260户群众从事该产业,同时该村引导群众种植药材,栽种杂果,大力发展养殖业。
史村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中,以整治村容村貌,制定村规民约及卫生保洁制度为抓手,建设文化长廊,刷写标语,营造浓厚的宣传文化氛围,投资30万元修建了休闲文化广场,建起了村卫生室、图书室等,为村民学习和健身提供了良好的保证,不久一个以土织布产业为龙头的文明生态村,将会呈现出它的勃勃生机与活力。 |
寨村地处兴平市马嵬办西北塬,总人口3120人,耕地5200亩。明末清初此地曾屯兵驻军,故称“索寨”,此村名一直沿用至今。
索寨村的诞生至今已有300余年历史。史上名人辈出。先后涌现出曹碧轩、任致远、任致中、曹文虎等名人。
曹碧轩(1905—1969),原名曹瑄,又名碧六,索寨村人。在新文化,新思想的影响下,在陕西早期共产党人魏野畴的直接教育感染下,和张含辉、任致远、杨景辉等积极参加了党在西安的革命活动。1924年经魏野畴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同时加入国民党。积极进行党的宣传工作,帮助发行魏野畴创办的,当时陕西唯一的革命舆论指导刊物—《西安评论》。
任致远同志1924年经魏野畴、武戈同志介绍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成为陕西学联会主要负责人。
任致中:1940年参加西安八路军情报处工作,1945年受西安情报处负责人王超佰指示,派到兴平工作,保护兴平地下组织人员。1945年在西安办起书店,结识进步青年王维奇等人,给党做了大量工作。1945年直受王超佰指示在陕西省党部工作,给我党提供大量情报。
曹文虎现任青海省人大副主任。
索寨村民间文化丰富多彩。因村东西两头各立送子菩萨庙和阎君庙一座,故将庙会时间定于古历四月初一。此庙会历来为周围各村农资购销的集散地,商埠云集,物资充裕。近年来村上又成立了秦腔自乐班,群众闲暇之余自娱自乐。
该村主要以种植粮食和养殖为主,发展散养与小区养殖相结合的模式,每年猪出栏量达20000头,猪存栏量3000多头,经销加工饲料3户,养殖业为群众带来较大收益。做到在产业发展上做文章,在群众致富上求突破。
索寨村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中,以整治村容村貌,制定村规民约及卫生保洁制度为抓手,营造浓厚的宣传文化氛围,为村民学习和健康提供了良好的保证,也将呈现出它的勃勃生机与活力。 |
羊圈村位于马嵬办事处驻地西北塬坡地带,104省道北边,北邻索寨村,西邻史村,兴乾公路从村口通过。羊圈村共有5个村民小组,人口650户2912人。耕地面积3300亩,村北地势相对平缓,村南属塬坡地带,村民以小麦、玉米、果树、花椒种植及生猪养殖为主要收入来源。
村名来由:据村中老人说:羊圈村是明末从阜寨乡渭河沿岸的几个村子迁来;胆大沟的任姓是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从赵村镇界庄迁来;李姓是从本村大堡子迁入。
村民姓氏来源与构成:羊圈村以李、魏、赵、董、孟姓居多
行政隶属及演变: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时,羊圈村归灯塔人民公社史村大队管辖。1983年,改公社建镇时,史村大队解散,羊圈村直接归马嵬镇管辖,2011年撤镇建街道办事处,现在归马嵬街道办事处管辖。 |
南留村,位于马嵬街道办事处东北方向6公里处的北莽原上,东接礼道村,西邻新庄,北靠南市镇史名村,南与西城办板桥村连畔。辖3个自然村,共有11个村民小组,由南至北13条街道,全村820户,3695人,全村有党员81人。耕地面积5500亩,主导产业以小麦、玉米为主。2024年乡本村振兴种殖大西瓜1000亩。
村名由来:一日,老子在这里讲经期满,便要起身回楼观台。人们苦苦挽留,仍然难改去意,最后,只能恋恋不舍地送老子离去。众弟子和村人皆叹老子“难留”,遂把该村叫成“难留村”。“难”“南”同音,久而久之,后人把“难”写成“南”,称村名为南留村。
村民姓氏来源与构成:南留村姓氏以南、王、张姓为主。
行政隶属及演变: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时,南留村归灯塔人民公社南留大队管辖。1983年,改公社建镇时,南留大队解散,南留村直接归马嵬镇管辖,2011年撤镇建街道办事处,现在归马嵬街道办事处管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