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徐望镇各村社区历史沿革

徐望镇各村社区历史沿革

1955年农业合作化时始建前新农业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以境内草塘寺庙改称草塘大队,1984年因政社分设改称望江乡草塘村村民委员会,2012年由汉台区徐家坡和望江乡合并为汉台区徐望镇,更名为汉台区徐望镇草塘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

中华民国保甲制时为城固县龙头区第九保。

1961年始建余王大队,以余家湾和王家湾两个自然村而命名。

1984年因政社分设改称今名,沿用至今。

中华民国保甲制时为城固县周公乡第五保。

1957年农业合作化时名为望江寺农业高级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改称望江大队,1984年因政社分设改称今名,沿用至今。

中华民国保甲制时为大同乡第八保。

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名为五郎大队,以当地五郎庙取名。

1981年地名普查时因系重名,故更名为五村大队,1984年因政社分设改称今名。

2012年由汉台区徐坡乡和望江乡合并为汉台区徐望镇人民政府,更名为汉台区徐望镇五郎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

于2018年3月由原余家湾村与郝沟村合并后设立邓庙村村民委员会。

中华民国保甲制时为城固县周公乡第五保。

1958年人民公社化组建大队时以余家桥自然村取名余桥大队,1984年因政社分设改称今名,沿用至今。

中华民国保甲制时为铺镇乡第七保。

1955年农业合作化时名为汪杨农业社,以汪家湾和杨家湾两个自然村而命名。

1958年人民公社化改称汪杨大队。

1967年改称四新大队,1972年恢复原汪杨大队名称,1984年因政社分设改称今名,沿用至今。

中华民国保甲制时为武乡乡第三保。

1956年农业合作化时以工农联盟的含义取名联盟农业高级社。

1959年人民公社化时以吴家营自然村改称吴家营大队,1966年改称红星大队,1973年恢复原吴家营大队名称。

1984年因政社分设改称今名,沿用至今。

中华民国保甲制时为武乡乡第一保。

1958年人民公社化组建大队时,以驻地三郊寺院而取名三郊大队,1984年因政社分设改称今名,沿用至今。

中华民国保甲制时为武乡乡十一保。

1959年人民公社化时名为利木大队,1966年改称先锋大队,1973年恢复原利木大队名称,1984年因政社分设以利木村自然村而得名,沿用至今。

中华民国保甲制时为武乡乡三保。

1959年人民公社化时名为五星大队,1973年以邵家湾自然村改称邵家湾大队,1984年因政社分设改称今名,沿用至今。

中华民国保甲制时为武乡乡三保。

1959年人民公社化时名为徐家坡大队,以徐家坡自然村而命名。

1966年改称胜利大队,1973年恢复原徐家坡大队名称,1984年因政社分设以徐家坡村自然村取名,沿用至今。

中华民国保甲制时为武乡乡第三保。

1959年人民公社化时名为跃进大队,1961年以上徐家湾自然村改称徐家湾大队,1984年因政社分设以徐家湾自然村而得名,沿用至今。

于2018年3月由原俊丰村与刘河村合并后设立丰河村村民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