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钟祥市胡集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2]

钟祥市胡集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2]

传说很早以前,此处有一片竹园,竹子很粗,故名“大竹园”。
有一座山叫石岩山,建国前,人们在山旁建一座寺庙,人称“石岩寺”。
1980年,因村内有个居民点叫周家棚,便将丰收大队改称周棚大队。“周棚”之名一直沿用至今。
相传清朝时期一居民在此地一棵大杨树下开店铺,故命名“杨店”。
建国前境内有一泉;建国后,村民为利用山泉将此泉挖深扩宽,故名新泉。
因村地域内有一座古佛寺和一眼长流不断的泉而得名。上世纪60年代“文化大革命”时将“佛”字改为“福”。
有一条沟壑,因土壤是黄色,粘性很大,下雨后泥泞难行,故名黄泥沟。
1980年地名普查时,因域内较大的居民点叫刘家湾,故将城湾大队改称刘湾大队。“刘湾”之名一直沿用至今。
建国前,此地有口大堰(约20亩),地势低,需要几级提水才能灌溉农田,于是人们把这口堰叫做陡堰,所在地因而取名陡堰村。
1980年地名普查时,因域内最大的居民点叫任家庄,故将新庄大队改称任庄大队。“任庄”之名一直沿用至今。
村内有西周家岗、东周家岗,故名周岗。
民国时期,有一个庙名叫“何庙”,因“何”、“红“双音音近,人们习惯叫红庙。
罗山是春秋中期南迁的古鄀国及汉晋时期鄀县所在地,在古音中“罗”与“若、鄀”音相近,“罗山”由“若山”演变而来。
此村内有一居民点叫尚家湾,但没有一家姓尚的。相传清朝时期,此地居民都希望后代品德高尚,为国尽力,故名尚家湾,后称尚湾。
民国时期,村内有一彭姓居民点,建国后彭姓人家全部迁走,仍保留以前称谓“彭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