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山东省全国重点镇[3]

山东省全国重点镇[3]

  古邵镇地处鲁南,位于闻名遐迩的“古运河黄金水道”北畔,境内自然风光秀丽,人文资源丰富。古邵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古邵自然景观优美,历史名胜、文物古迹众多,旅游资源独具特色。京杭大运河川流不息,万亩石榴园蔚为壮观,渔舟唱晚、运河垂钓、五月榴花、金秋石榴,使石榴文化、运河文化源远流长,留下了众多珍贵的文化遗产。运河支队、铁道游击队的抗日传奇故事家喻户晓。游览石榴园,从东向西,穿过榴园门坊,即峄城八景之一……[详细]
  “榴园镇”位于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城区西郊,是典型的城郊镇。辖54个村委会,总人口50685人。辖区东西长50余华里,南北宽近20华里,总面积122.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6.7万亩。206国道纵贯南北。 郯薛公路横穿东西,南靠京杭大运河,北依枣庄水旱两大交通枢纽,距京沪铁路、京福高速公路仅2公榴园镇里。该镇不仅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便利,而且自然资源得天独厚。“冠世榴园”景区总体坐落于镇境内,因此……[详细]
  涧头集镇位于枣庄市最南部,西邻张山子镇,东邻江苏,邳州市,南界江苏贾汪区,北靠运河与峄城区古邵镇,隔河相望。面积120平方公里,人口6。2万,辖32个行政村,88个自然村,206国道,‘博山——徐州’、‘台儿庄——张山子’公路在此交汇并设停车点,韩庄运河与伊家河建有港口、码头、水陆交通比较便利。 建成国前属峄县,建国初属兰陵县。1952年由江苏铜山县黄邱区划入张楼、穆庄、曹林、周庄、土山五个村,1……[详细]
   桑村,初建于春秋,形成于战国,时名灵丘,齐之南邑。两汉繁荣,城域千顷。明清云集商贾,因遍植桑蚕而成名。桑村,位于枣庄市山亭区西部,与滕州为邻,总面积78平方公里,23个村(居),人口9.1万人。 被列入国家发展改革试点镇、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镇、山东省“百镇建设示范行动”示范镇、山东省西部经济隆起带经济强镇、山东省级中心镇;被评为国家级生态乡镇、山东省文明乡镇、山东省机械制造特色产业镇和枣庄市科学……[详细]
  城头镇位于山亭区最西部,辖21个行政村,总人口4.35万,总面积48平方公里。西邻京沪铁路、京福高速铁路、104国道和京福高速公路,南靠省道北留公路,东接店徐公路,紧临京杭大运河,交通十分便利。城头镇物产富饶,形成了果品批发、畜禽交易和综合贸易三大市场,豆制品加工、粉条加工、塑料加工、民营企业四个园区,以蔬菜、蛋鸡、果品、生猪、黄烟、肉兔为主的六个基地和以豆制品加工、机械制造、粉条生产、畜禽产品加……[详细]
  北庄镇位于山亭区东南部,地处沂蒙山区西部,北接费县,东临苍山县,南靠枣庄市中区。全镇总面积18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15万亩,辖23个行政村,179个自然村,总人口4.85万人。地理位置、自然条件优越,矿产资源和各类特产极丰富,交通、通讯十分便利。枣(庄)费(县)公路、北留公路穿境雨过,境内基础设施齐全完善,柏油公路全面贯通,程控电话村村普及,移动通讯、有线电视覆盖全镇。二、自然资源北庄镇自然资……[详细]
  滨湖镇暨滨湖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滕州市西北部,是2001年3月6日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由原望庄、岗头两镇合并而成的建制镇。北与邹城市接壤,西濒微山湖,东邻大坞镇,南接级索镇。全镇行政面积14900公顷,耕地面积8518公顷,辖90个行政村,2.76万户,12万人,其中回、苗、傣等少数民族近2000人。近年来,先后被评为“山东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创安先进镇”,“全省农村审计工作、农村经济管理工作”先进……[详细]
  级索镇位于山东省滕西平原,东毗沂蒙余脉,西濒微山湖畔,总面积79.8平方公里,总人口8.6万人。级索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东临京福高速公路、京沪铁路和104国道,西傍京杭大运河,级西、济微、北留公路贯穿全境,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级索镇镜内矿产资源丰富,物华天宝。在全国政协副主席钱伟长主持评审的《滕州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研究》中,被列为煤化学工业基地,境内现有国有大中型煤矿7座,年开采优质……[详细]
  西岗镇地处滕州市西南,镇域面积79.8平方公里,辖64个村,8个居委会,总人口13.1万,城市化率为62.2%。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实现9.79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实现2341.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666元。先后被国家命名为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全国重点镇、全国林业生产先进单位、全国群众体育先进镇,被山东省命名为省级中心示范镇、小康乡镇、经济强镇、民营经济示范区、村民自治模范乡镇和民主政治……[详细]
  史口镇位于区境西南部,距区政府26公里处,面积80.92平方公里。2013年底,辖61个自然村,61个村民委员会;有13941户,38265人;其中女19174人,农业户口36288人,人口自然增长率6.38‰。1958年9月,成立史口人民公社,隶属博兴县,11月划归广饶县。1964年改称史口区,辖史口、刘集、十八图、郝家4个小公社。1966年5月划归垦利县。1970年撤区并社,建立史口公社。19……[详细]
  仙河镇位于区境东部,距城区30公里,面积657.07平方公里。2004年底,辖5个自然村,5个村民委员会;有423户,1258人;其中女632人,非农业人口83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1.5‰。2004年,仙河镇国内生产总值1.26亿元(现价,下同),比上年增长22%,其中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达到3365万元、4594万元和4703.76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1%、43.5%和18.2%。工业总……[详细]
  胜坨镇位于东营市垦利县西部,面积163.5平方公里,辖59个行政村,境内人口55226人,农业人口49958人,耕地84030亩行政村东营市垦利县胜坨镇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境内人口55226人,农业人口49958人,耕地84030亩。先后获得齐鲁乡镇之星、省中心镇、小康镇、百新工程示范镇、省级文明单位、全省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2006年底,辖59个村民委……[详细]
  陈庄镇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城27公里,总面积224.89平方公里,辖88个自然村,95个村民委员会。2004年有16700户,总人口53769人,其中女26905人;非农业人口5200人。全年人口自然增长率6.2‰;人口出生率为12‰。2004年全镇农业机械总动力20万千瓦,农村用电量达800万千瓦时。年内投资1030万元,新修村镇公路35公里。2005年又新修村镇公路21公里。全镇程控电话交换机总……[详细]
  盐窝镇位于县境中部,距县城22.5公里,辖40个自然村,50个村民委员会。有10550户,总人口36334人,其中男18571人,女17763人,非农业人口2050人。全镇总面积111.5平方公里,有耕地6083公顷,其中有效灌溉面积3400公顷。.……[详细]
  大王镇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城10公里,面积122平方公里。2004年底,辖97个自然村,97个村民委员会;有27638户,88991人;其中女43907人,非农业人口10444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43‰,人口计划生育率为99.48%.2004年,实现生产总值33亿元,比上年增长38%,其中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达到30000万元、260000万元和40000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6.4%、5……[详细]
  稻庄镇总面积43.9平方公里,4.2万亩耕地,3.2万口人(农业人口2.9万),辖51个行政村。2005年,全镇实现生产总值21.19亿元,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入21.05亿元,实现出口创汇7252万美元,引进县域外资金1.5亿元,实现地方财政收入219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282元。工业经济:目前,全镇有大海纺织印染工业园、西水橡胶工业园、华骜精细化工工业园、镇直民营工业四大工业园,形成了……[详细]
  烟台市牟平区辖镇。1956年属牟平县为龙泉区,1958年并入姜格庄乡。同年改公社,1962年设龙泉公社,1984年改乡,1992年设镇。位于区境东部,昆嵛山北麓,距城区中心20公里。面积157平方公里,人口3.4万。上(庄)泽(口)、俚(岛)李(格庄)、大(窑)龙(泉)、任(格庄)殿(后)、松(岚后)龙(泉)等公路在境内纵横贯通。辖龙泉汤、窑厂、北夼、高家疃、西店子、东店子、东北疃、王石夼、邹家庄……[详细]
  岛陆总面积7.11平方公里。辖磨石嘴村、井口村、后口村、东山村、西村、北村、吕山口村、中村8个行政村。2005年底总人口8404人。2005年渔村经济总收入3.4亿元,其中养殖收入7081万元,捕捞收入6529万元,工业总产值3900万元,地方财政收入201万元,全镇一、二、三产业比例为40:20:40,实际利用内资1800万元。人均纯收入4380元,人均居住面积30平方米。特色产业砣矶镇海域辽阔……[详细]
  北马镇位于山东省龙口市西部平原,依山傍海,风光秀丽,环境优美,气候宜人。该镇交通便捷,西距全国最大的地方港--龙口港4公里,东距烟台机场90公里,紧靠德龙烟铁路龙口站。北马镇是山东省发达镇区之一,先后被确定为国家小城镇建设试点镇、山东省村镇建设新型乡镇、烟台市工业重镇和农业大镇,综合实力居全国百强镇上游。2000年又被山东省政府确定为全省中心镇之一。全镇总面积88平方公里,辖81个行政村,人口6万……[详细]
  龙口市诸由观镇地处渤海湾畔,面积101.51平方公里,辖69个行政村,6万多人口。镇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206国道横穿全镇,东距“人间仙境”蓬莱阁20公里,距烟台莱山机场80公里,西距龙口港20公里。  经济发展: 多年来,镇党委、0始终坚持“工业强镇,农业立镇,三产兴镇”的思路,不断强化工业主导地位,稳定农业基础地位,推动全镇经济实现持续快速增长。2002年,全镇国内生产值达18.1亿元……[详细]
说明:数据源自网络,部分排名不分先后,如有不同意见,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