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山东省全国重点镇[10]

山东省全国重点镇[10]

  河流镇是省政府确定的首批中心镇之一。位于阳信县东南方向,距县城10华里。全镇总面积57.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5万亩,辖79个行政村、3.9万人;其中回民村10个,回民人口5000余人。近年来,河流镇按照“工业立镇、外向兴镇”的发展思路,突出特色产业,强化外引内联,扩大对外开放,培植发展电子、不锈钢制品、畜产品加工等支柱产业,形成了以长威电子、华盛皮革、美鼎餐具、卓宸畜牧等骨干企业为核心的外向型……[详细]
  无棣县埕口镇地处山东省最北端,濒临渤海,素有山东北大门之称。总面积156平方公里,30个行政村,2.19万人。大济路(大口河至济南)纵贯全境,是-及山东半岛一带通往京津塘地区的交通要道,与国家重点建设项目黄骅大港隔河,相望,规模宏大的绿色化工企业鲁北企业集团座落于境内。鲁北高科技城、鲁冀大桥(由大口河通往黄骅港的铁路、公路桥)建设被列为全省十五规划重点工程,并且鲁北高科技城已峻工使用。  全镇拥有……[详细]
    马山子镇位于山东省无棣县东北部,渤海湾西南岸,滨州港经济开发区中心地带。全镇面积677.26平方千米,耕地3.4万亩,辖4个办事处,22个行政村,2.38万人。是全县唯一一处由省政府命名的中心镇,也是“海上无棣”和全县打造“中国海盐(盐化工)基地”的前沿阵地。  马山子镇境内有鲁北企业集团总公司、山东埕口盐化集团总公司、县第一养殖总公司、县海化公司、生物工程公司等大中型国有企业,有滨州港、东风……[详细]
  冯家镇位于山东省沾化县西北部,北临渤海湾,东依徒骇河,西跨秦口河,版图面积254平方公里,辖44个行政村,总人口5.5万。连接胶东半岛和京津唐地区的新海路、联接滨州和东风港的滨港路纵贯全镇;水路有秦口河、徒骇河直接与东风港、滨州港相连,直通渤海,交通十分便利。政府驻地东南距县城20公里。辖区解放后属三区,1958年建北集人民公社,1963年属李家区,1968年撤区并社时,将傅家、寨子、西、南集4……[详细]
  中国厨都—兴福是2008年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中心镇”,总面积51平方公里,辖5个社区(办事处),36个行政村,社会人口6.2万人。东临东营,北接滨州,南连淄博,是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开发区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开发区的特色经济强镇,也是全国最大的不锈钢厨房用品生产基地,长江以北最大的黑白铁批发加工集散地。近年来,兴福镇按照“产城一体化”发展思路,大力实施“一城两区三园”战略,做大做强厨具制造……[详细]
  陈户中心镇位于博兴县中部,地处黄河三角洲中心地带。全镇总面积114.6平方公里,辖57个行政村,辖区人口5.8万。镇境中部的董家村为汉孝子董永故里,董永与七仙女的爱情传说,家喻户晓、妇孺皆知。陈户中心镇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是中国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的前线基地,具有大力发展石油化学工业的良好基础。2005年全镇实现国内总产值5.14亿元,完成财政收入3374.8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202.9……[详细]
  长山镇位于邹平县东部,版图面积106平方公里,辖10个责任区,110个行政村,人口7.3万人。是久负盛名的范公故里,独具特色的中国风电城,享誉中外的中国山药之乡。是省政府公布的首批中心镇。先后被授予全国小城镇建设试点镇、全国小康建设明星乡镇、创建全国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镇;山东省节能环保产业基地、省卫生镇、省文明镇、山东省发展低碳经济十佳乡镇、省市发展民营经济先进单位;被列为山东省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详细]
  魏桥镇地处山东省邹平县西北部小清河两岸,北距黄河8公里,南至济青高速公路15公里,居六镇乡中心位置,周围30公里无县级城市,是该区域经济文化的中心。这是一片古老的土地,这是一片充满生机的沃土,这是一片承载着希望的田野。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麻姑留下了神奇的传说,伏生留下了智慧的足迹;在这片充满生机的沃土上,崛起了雄居亚洲同行业第一的魏桥创业集团;在这片承载着希望的田野上,勤劳善良的魏桥人正用自己的聪……[详细]
  邹平县辖镇。邹平县粮食、棉花生产基地。1949年称清河区,1958年建韩店公社,1966年并入城关区,1968年复置韩店公社,1984年改乡,1994年建镇。位于县境中部,距县城7.5公里。面积85.1平方公里,人口3.8万。庆(云)淄(川)公路、肖(镇)台(子)公路过境。杏花河、六六河、新民河、肖镇干渠流境。辖韩店、徐王、前官庄、袁屋、实户、仓林、刘楷、小白、大白、东白、波渣店、小李、东卫家、小……[详细]
   沙土镇位于菏泽市牡丹区东北部,镇机关驻地距牡丹区政府所在地25公里。北与郓城县的黄安镇交界,西与牡丹区安兴镇、皇镇乡接壤,东与巨野县太平镇相邻, 南与定陶县半堤乡、孟海镇相连。327国道、新石铁路、曲菏高速公路东西横贯该镇全境。  宋朝置清浪集,是历史上八百里梁山泊最西边的一个“水浦”。由于历史上黄河多次泛滥, 变成风沙弥漫的大沙窝而得名。清顺治年间改为沙土集。-历史沿革  1958年9月建人民……[详细]
  吕陵镇位于城西稍偏北15公里,菏(泽)东(明)公路南侧,南靠新石铁路。据《续山东考古录》记载,该村为汉吕都县旧址,历来为县西境主要集镇。明、清两代曾在此设吕陵都。民国时期属菏泽县岗峰区,1942年秋属南华县。建国后,在该村设第六区署。传说村北有吕后墓而得名。解放前菏泽去东明的官路从村内穿过,有人开设客店,故又名吕陵店。全镇总面积81平方公里,耕地7.5万亩。2005年底辖41个行政村,97个自然村……[详细]
  庄寨镇位于曹县西北部,距县城45公里,东与桃源集镇毗邻,西南与河南省兰考县南彰镇相接,西北与东明县马头乡、大屯乡相连。 秦王政二十七年(公元前220年) ,置冤句县(今庄寨镇),金大定八年(公元1168年)废,入济阴。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庄姓自山东青州府益都马儿山阳枣林迁居今址,因构庄寨镇筑寨墙而名庄寨。清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今境分属桃源、辛安、东明三里。1928年属曹县第十区……[详细]
  青堌集镇位于曹县东南部,总面积146.7平方公里,辖86个行政村,209个自然村,总人口9.2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9000人。镇驻地由11个行政村和19个镇直单位所组成,驻地人口为2万人。2000年,被山东省人民政府确定为中心镇。105国道,德商公路,350省道贯穿境内。境内主要河道2条,自西南向东北有引黄河干线和黄白河贯穿全境,支流纵横交错,西南太行堤库还有大面积水域,该镇气候适宜,土层深厚,土……[详细]
   郭村镇地处单县城西南15公里,北京至珠海的105国道横穿全境,西接曹县,北靠成武,南临商丘,公路四通八达,是单县西南的政治文化和交通中心和最大的商品集散地,辖30个行政村,69000人,86000亩耕地。咬定芦笋不放松,特色经济上水平。伴随着种植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芦笋已成为该镇主导产业,面积稳定在3万亩,已形成规模化、区域化种植的格局。该镇个体民营经济和招商引资获得长足发展。位于镇区商业街东……[详细]
  黄岗镇位于单县城南15公里处,是单县农村第一大集镇、菏泽市重点发展乡镇、山东省人民政府确定的中心镇,8.3万人,耕地105000亩。黄岗镇区位优势明显。位于鲁豫皖三省交界处,省道单虞公路纵贯南北,浮杨路等三条交通干线横穿东西,南靠陇海铁路,西临京九铁路。交通便利,四通八达,地理位置优越。黄岗镇基础设施完善。镇驻地人口3万余人,镇区面积8平方公里,小城镇框架已初步形成。紧傍储水量达4千万立方米的浮岗……[详细]
   浮岗镇位于单县西南部,辖40个行政村,6.5万人,53800亩耕地,面积144平方公里。浮岗水库、木线条加工、玫瑰种植是浮岗镇的三大特色。浮岗水库面积25平方公里,是山东省第二大平原水库,有阎潭灌区引黄干线、小浪底焦庄引水阐两条输水途径,长年可保持一定的蓄水量,具有不可估量的开发潜力。水库由浮龙潭、月牙潭两部分组成,其中浮龙潭东西长给12.5公里,南北宽约2.5公里,面积20平方公里,平均水深3……[详细]
  大田集镇地处成武县东北部,位于菏泽、济宁、商丘三市交叉中心地段,距三市均在70公里左右,镇驻地距县城25公里。全镇辖63个行政村,105个自然村,现有人口7.1万人,1.6万户,总面积10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133公顷,人均耕地面积0.88公顷。驻地方位,东经116°03´,北纬35º05´,位于巨野断裂带内,东至金成河与金乡县相邻,北至万福河和巨野相连,西至路……[详细]
  汶上集镇地处成武、定陶、巨野三县交界处,距县城20公里,东丰公路、德商公路两条省道穿过境内,横跨万福河、东鱼河北支、安济河、南坡河四道河流。全镇总面积110平方公里,11.5万亩耕地,辖63行政村,113个自然村,6.6万人。[交通]汶上集镇地处三县交界处,交通十分便利,东临津浦铁路和京福、-公路,西靠京九铁路,北依新石铁路,南傍陇海铁路干线,东接105国道,东丰公路和德商公路在镇内纵横交汇,横贯……[详细]
  龙固镇是巨野煤田的中心,是菏泽市重点镇,山东省中心镇。总面积83.8平方公里,8.2万亩耕地,辖58个行政村,6万人。龙固镇历史悠久。西汉曾置乘氏县。唐置乘丘县。元末明初,因黄河决口,巨野境内一片汪洋,唯龙固大街高耸如“巨龙”状,时人取吉祥之意命名龙固。境内土地肥沃,资源丰富。储量56亿吨的巨野煤田正在开发之中,前景广阔。全镇交通便利,公路、铁路四通八达,贸易繁荣,商贾去集,能源、交通、通讯等基础……[详细]
   巨野县大谢集镇地处鲁西南平原,位于济宁、菏泽两市,巨野、嘉祥、金乡、成武四县等距离中心。现辖74个行政村,5.6万人,总面积68平方公里。 大谢集镇历史文化悠久,境内历史遗迹众多。有远近闻名的昌邑故城址和汉代墓群;西汉名臣杨震辞金的故事发生在这里,至今广为流传;解放战争时期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打响著名的羊山战役,曾在这里建有总指挥部。 大谢集镇资源丰富,物产丰富。改革开放以来,该镇加大农业结构……[详细]
说明:数据源自网络,部分排名不分先后,如有不同意见,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