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浙江省3A级景区村庄 |
以谢界山片村命名,村属山区,相传古时属溪口,与界岭相近,取名界谢村,解放时两村相分,取名谢界村,以毛、陆、单三姓为主。谢界山原属溪口,与界岭是同一个村,解放后因人口增多,改为谢界山村,划到万竹乡。谢界山村……。 |
以溪坑之名为名,村在山坑,相传古时多柏树,村前有溪坑,所以称柏溪,后把溪改为坑,故名柏坑,以王姓为主。1961年为柏坑大队,1983年为柏坑行政村,1994年由茅山头行政村全村下山移民,并入柏坑村,2004年由荷东行政村和丁家坑行政村并入柏坑村。柏坑村……。 |
光绪《奉化县志·乡都》八都一图有“塔山张”村名。经核为张家。村民以张姓为主故名。张家行政村,村民委员会驻张家,辖张家、黄稔坑2个自然村,1957年属柏坑农业合作社,1961年为张家大队,1983年改为行政村,2004年章师岙并入张家行政村。张家村……。 |
村处山谷之中,印李幌公自黄岩迁至印家坑,当明之初叶创业迄今历500余年,印家住在山谷岙坑之中,取名印家坑。1961年定名为印家坑大队,1983年改为印家坑行政村。印家坑村……。 |
栖霞坑村位于溪口镇董村工作站,距溪口镇中心距离约20公里,由2个自然村组成,全村有270户689人,耕田409亩,山林3481亩。栖霞坑是个不大的村庄,坐落在山间,干净整洁。纵观居住的地方,大多都是古建筑,有几十年前的土坯房,有雕龙画凤的木结构的润庄,有明代万历年建成的古桥,有廊桥的幸福桥,潺潺流水的溪流从村中缓慢流过,清澈干净的泉水可以直接饮用,还有当年人们文化活动中心的古戏台保存完好,当年的才……。 |
谢家路村地处余姚市泗门镇北面,紧靠杭州湾南岸,距离329国道仅3.5公里,交通比较方便,环境较为优越。目前,全村有1638户家庭,常年在册人口4506人,区域面积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3798亩。谢家路村于2002年10月建立党委,12个党支部,11个党员教育活动点,213名党员,45名党员代表,10个村民小组,56名村民代表,村三套班子成员由10人组成。2012年实现社会经济总产值40.16亿元,……。 |
以“天华禅院”得名,故名。1949年初为天华乡二、四、五、十保。1950年为天华乡一、四、五村、东蒲乡四村。1956年建立天华、世益高级社。1958年为红旗公社七大队。1961年为天华公社天华、东城大队。1983年政社分设为天华乡天华、后禾山、乐城、张朗村民委员会。1992年撤区扩镇并乡称朗霞镇天华、后禾山、乐城、张朗村民委员会。2001年天华、后禾山、乐城、张朗四村合并为朗霞镇天华村村民委员会。……。 |
《唐氏宗谱》云:“惟显隆公主簿才长,隐居土块,三子在旁,冢嗣相公迁此高岗,慕召伯舍,厥溪名棠,斯干筑室。”考唐氏始祖崇相公自嵊县北庄土块迁居棠溪以来,已历700余年,传四十余代,当时已有棠溪之名。棠即甘棠,俗称野梨,昔召伯循行南国,舍与甘棠之下,后人爱其树而不忍翦伐,因有棠荫之义。昌朝公慕召伯舍于甘棠下之义,居棠溪之滨,遂名其村曰棠荫。光绪丙申张应奎寿唐香山太翁七十荣庆诗中尚有“七秩筵开棠荫村”之……。 |
梨洲村梨洲村位于镇中心,是镇政府所在地,村民委员会驻地寺前。关于该村村名由来有两种说法,一说为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黄宗羲曾在四明山结寨抗清,在镇东桥讲学,黄宗羲自称“梨洲老人”,该村由此得名为梨洲村;另一种说法是据《四明山志》载:“晋孙兴公与兄承公同游于此,得梨数枚,人迹杳然,疑为仙真所遗。故名其地曰梨洲。”境域四至:东与北溪村、茶培村相邻,西南与平莲村接壤,西接宁波林场,北与大岚镇华山村相连。现村……。 |
白鹿村概况 鹿亭乡白鹿村地处姚南山区,东与鄞州交界,西邻大岚镇,距宁波市区60公里,距余姚市区50公里,由原陈岩、新村、下姚、叶家祥、高岩头、赤石、梁湖7个村合并而成,村域面积10.4平方公里,实有耕地面积1376亩,林地面积9741亩,其中竹山3087亩,茶园面积2178亩。全村常住户850户,2309人,有8个村民小组,村民代表41人。近年来,白鹿村注重产业结构调整,已形了千亩绿色高山西瓜……。 |
上庄村概况 上庄村位于余姚市四明山东麓,距余姚38公里,宁波50公里,2001年行政村区域调整后,有原8个行政村合并而成,总人口2810人,有党员135名(含预备党员5名),设村党总支委,下辖四个党支部。村三套班子实行交叉兼职,有7位同志组成。村预面积16平方公里,拥有山林面积9779亩,其中毛竹山5893亩,茶园812亩,耕地面积659亩。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已基本形成以“三笋一……。 |
兰山村位于陆埠镇中部山区,由原西岙村、梅岭村合并而成,村土地总面积约9363亩,2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全村常住户597户,户籍人口1694人,党员92人,村民代表39人,12年度全村工农业总产值3077万元,集体可用资金98.38万元,人均收入5902元。 该村在战争年代是红色堡垒村,在山上的“公馆”办过“四明简讯”社,印刷厂印刷新浙东报,抗币,掩护过革命战士,为抗日、解放战争作出很大贡献。 ……。 |
村民以裘姓居多,以姓得名,故名裘岙。1949年初为南山乡十保,1950年为洪山乡裘岙村,1956年为裘岙高级社,1961年为南山公社裘岙大队,1983年为南山乡裘岙村,1992年南山、洪山两乡合并为洪山乡裘岙村民委员会,2003年洪山乡并入陆埠镇,为陆埠镇裘岙村村民委员会。裘岙村……。 |
邵家丘村 临山镇邵家丘村地处余姚市西北部,南临329国道,北濒杭州湾,由原邵家丘村、沈家丘村、哑潭村三个村撤并而成,全村区域面积4平方公里,共有耕地2555亩,住户819户,常住人口2667人。村党总支下设3个支部,7个党小组,146名党员。近年来,邵家丘村以文明村创建为载体,坚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同步推进,使全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取得长足的进步,走出了一条生产发展、生……。 |
丁家畈村是大岚镇集镇所在地,属四明山腹地,人文底蕴深厚,文化历史悠久。东与雅庄、大路下村相邻,南与南岚村交界,西与戴糜村接壤,北与大岚村毗邻。浒溪线横穿而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捷。全村现总户数183户,503人。村班子5人,交叉兼职,分工明确。村党支部1个,0党员28人,村民代表36人。全村行政区域面积2.56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3842亩,茶园1050亩,山林3200亩。2012年村级集体……。 |
闂佺ǹ绻愰崢鏍姳椤掑嫬绠i柟瀛樼矋缁拷 闂佽壈椴稿濠氭焾閹绢喖妫橀柣鐔稿绾偓 闂佺ǹ绻愮粔鐑芥儗濡や胶鐝堕柣妤€鐗婇~锟� 缂傚倸鍟崹褰掓偟椤栫偛瑙﹂柛顐g矌缁嬶拷 闂佺懓鐡ㄩ崹濂搞€呴敂鐣岀懝婵炴垶顕ч敓锟� |
闂佽壈椴稿濠氭焾閹绢喖绠i柟瀛樼矋缁箓鏌ㄥ☉铏 QQ闂佹寧鍐婚幏锟�2642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