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2020年度福建省“一村一品”示范村[4]

2020年度福建省“一村一品”示范村[4]

  根据《福建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福建省特色现代农业“五千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闽农综﹝2019﹞27号)和省农业农村厅等六部门《关于促进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发展的指导意见》(闽农综﹝2018﹞28号)的要求,在各地推荐申报基础上,经严格遴选,250个村符合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标准,68家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符合省级示范联合体标准。
  山城村在蓬华镇政府驻地西南4公里处,原是蓬岛大宗分居。地处湖顶山后,取名“山后”,于1935年改为山城,民国年间属蓬华乡山城保,解放后为蓬岛乡山城村。1958年公社化为山城大队,1984年为蓬华乡山城村委会,1991年12月改称蓬华镇山城村委会。山城村委会设在中堀。有胡柳洋、中堀、张田坑、洽内、招垵、靴丘、大份、石狮、枫垵、火路、萍空、下寮、下扁份、坑尾林、水壤、桥尾官、无厝壤、洋麻墘、脚堀、幕壤……[详细]
  卓厝村以驻地村命名,民国属卓厝保,解放初属平湖乡。1956年成立东星农业社,1958年为卓厝大队,1984年改称向阳乡卓厝村委会。卓厝村在向阳乡政府驻地东北2.5公里处,聚落在大林山东面丘陵山谷地,呈散点形分布。村委会设在卓厝。有卓厝、西垵、崎路、陈林、狮头坑、东堀坑、土地墘、洋坪、古井头、华溪、内董、外董、中董、后书房等15个自然村。全村有26个村民小组,村民985户4358人。有耕地2026亩……[详细]
  彭溪村在东田镇政府驻地东南6.2公里处,聚落在后桥水库顶,彭溪上游东南畔河谷间。南与罗山林场接壤,东北临后桥水库。村委会设在楼仔后,由楼仔后、新村、崎头、柿脚、尾寮、田当、打垄、后洋、长箱等9个自然村组成,有12个村民小组,村民868户、3042人。 澎溪村因境内有一溪曰“鹏溪”,遂以溪而得名,后因方言谐音为“彭溪”故名。解放初称彭溪村,1958年公社化为彭溪大队,1984年为东田乡彭溪村委会,1……[详细]
  曙光村是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官桥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50583118202。[详细]
  洪岭村是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官桥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50583118203。[详细]
  西上村在诗山镇政府驻地北角4.9公里处,聚落分布在泉永德公路边,长潭桥东南。村委会设在黄厝。有黄厝、户坂、窟路、美厝、高岭、洋北、深内、成美、苏美山、内厝、塔口、尾洋、大墩、下东坑等14个自然村。有15个村民小组,村民900户4680人。有耕地1598亩,山地3555亩.主种水稻、兼种花生。林果有杉木、松木、柑桔、荔枝、龙眼、菠萝等。有小学1所、电厂1座、林场1个。主要山峰有五台山、石竹尖、铜帽寨……[详细]
  许山头村是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东岭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区划代码为350521110206。[详细]
  紫山镇官溪村位于惠安县西北部,全村共有16个村民小组,共有761户,总人口2878人。拥有山地26000多亩,耕地2000多亩,林果园12000多亩,其中余甘9000多亩,龙眼2000多亩,柿、桃、李等杂果1000多亩,经济林油茶300多亩。现有5个村集体林果场:1、乌石林果场约1780亩,以杉木、余甘、油茶等为主;2、前沈林果场约870亩,以巨尾桉、杨梅、李、桃、龙眼等果树为主,以及养殖业(猪、……[详细]
69、古浮村 [福建省泉州市石狮市祥芝镇] 海洋特色产业养殖
  据灵海庙碑铭记载:明朝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海边漂浮一根巨木,渔民拾回一看,巨木镶一暗盒,藏有一张书写“杨府大使”字样的黄纸。村民遂以该木雕神像、建“灵海庙”以奉祀。自此以后,人丁大旺,故称“古浮”,即取“古之神木飘浮而至,庇佑一方”之意也。  其实,灵海庙奉祀的“杨府大使”即是北宋杨家将。有庙联为证:“青史流芳功高扶宋室;代王赴会英烈树奇功。”因此,村民对所奉祀的满门忠烈的杨家将情有独钟,……[详细]
  原属祥芝大队。1961年,从祥芝大队析出。以村民多从事海洋捕捞和与渔业有关的行业,称为“祥渔大队”,后改为村。渔业生产规模与年产量均居全国村级之首,被誉为中国渔业第一村。现有人口1万余人,是石狮人口最多的基层辖区。  开埠历史久远,是东南沿海的重要港口,商贸繁荣,运输发达。明清时,大量居民迁徙到南洋和台湾。主要姓氏为蔡姓,另有曾、洪、胡、叶、朱、周、陈、吴、卢、邱、林、吕、丁、柯、谢、王、郭、史、……[详细]
  新店村位于安海镇东部,北濒浯厝、坝头,南临内透、青石山。宋为安仁乡仁和里管辖,元、明、清属九都,现人口1400人。新店村僻在坝头溪南侧。溯其江(古称坝江)于唐宋时,乃是晋南水上交通要道,舟舸往来频繁。斯时,为应贸易之需,于江边附近之流域旁,设立售货场所(新店市)。后因水上交通骤变,此集至南宋时已成馆驿,元明之时,则为农村,即今安海新店村也。新店亦称新里,明代万历十三年(1585)村人许凤宾中举人,……[详细]
  金井镇南江村位于围头半岛左侧,东邻榕霞村,北连岩峰村,南对台湾海峡,全村485户,面积1.3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20亩。农业以种植甘薯、花生为农作物主,兼种大小麦、玉米,还有养猪场、果农场。渔业主要是近海捕鱼,以灯光捕鱼、大浮网、三层网为主,并建有各种对虾养殖场、鲍鱼场、花螺场、鱼苗场、紫菜场等养殖场。现在只设幼儿园。交通有村公路,而且金井至泉州沿海大通道从村边过。{联系方式}:电话:85332……[详细]
  [地名含义]:永安村委会,以永远安定的意思取地名,故名为永安村。 [历史沿革]:解放前这里属永安保,解放初属梅山乡,后为杏山乡,1958年建队时命名永安大队,1983年改为永安村委会,以永远安定意思取地名。村委会驻地在尾埔。 [人口、土地面积]:全村现有总人口2600多人,586户,辖13个村民小组。村落面积约3平方公里。[概况]: 1、行政辖域:永安村在马甲镇驻地西北方向1公里处,北至杏川园庄廊……[详细]
  1987年始置。位于区境西北部,距市区60公里。面积21平方公里,人口1.1万。辖苏山、虹山、松角山、白凤4个村委会。农业主产蔬菜、水果、竹木。畜牧业有一定规模,饲养家禽、猪牛,引进塞北肉兔和南疆黄羊。.……[详细]
  坂新村位于坂里乡中心区域,全村辖5个村民小组,428户共1618人,全村党员77名,村两委7人,耕地面积2433亩,山地面积4159亩。坂新村曾先后获得长泰县“文明村”、“敬老模范村”、“计生工作先进村”等荣誉。村民的主要收入是种养和劳务输出,农业生产以种植水稻、甜玉米、冬瓜、长豆、芥菜、辣椒和紫色长茄等为主,副业以养猪、养牛、养羊、养鸡、养鸭、养鱼等为主,林地以种植毛竹子和巨尾桉为主。近年来,坂……[详细]
  径仑村位于枋洋镇西北部,是县级文明村和县“村容整洁”工作重点示范村;该村各项工作进展良好,成效颇著,连续三年(2007年-2009年)位列枋洋镇全面工作考评前三名,并屡次获得漳州市绿色示范村、漳州市家园清洁行动先进单位、长泰县文明村(2006-2008年度)、长泰县新农村建设先进单位、长泰县计划生育先进村、长泰县基层先进党组织等荣誉称号。径仑村现有11个村民小组,人口2050人,516户,7个自然……[详细]
  林溪村是福建省漳州市长泰区枋洋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50625103226。[详细]
  千年古村落---山重村,又称古山重,坐落在长泰马洋溪生态旅游区内,与厦门集美区仅一山之隔,距灌口镇16公里,距长泰县城29公里,是“国家生态示范村”、“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村”、“福建省首批四星级乡村旅游经营单位”、“福建省乡村旅游示范点”。山重村四面环山,青山叠翠,秀水涟漾,长泰马洋溪更在此发源,“三重山、三重山”给山重村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颇有“山-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意境。山重村素有……[详细]
  泮坑村位于云霄县马铺乡东南部,与本县火田镇毗邻,辖泮坑、冷水坑、胜坑3个自然村,是我乡的革命老区村,分为9个小队,村部位于泮坑主村。全村总人口1084人,共266户,低保户21户、五保户4户,党员37名。全村总面积12300亩,其中耕地面积1300亩,山地面积11000亩。农民经济来源以种植枇杷、蜜柚、花卉等经济作物和外出务工为主,全村共种植枇杷约1100亩,种植琯溪蜜柚约50亩,种植花卉约50亩……[详细]
  瓦坑村位于火田镇东北面,距镇政府8公里,距城关约16公里。现有2个自然村。辖13个村民小组,全村共500户,总人口1900人。共有党员55名,现有村两委干部5人,是农村党员“三级核心网络”发源地。面积约6729亩,森林覆盖率66%。全村有耕地1337亩,林地494亩。全村以香蕉、枇杷、荔枝种植和劳务输出为主要经济来源,人均收入8298元。有清朝古建筑大湖恒升楼、瓦坑曙阳楼等。地热资源丰富。……[详细]
说明:数据源自网络,部分排名不分先后,如有不同意见,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