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2020年度丽水市红色示范村

2020年度丽水市红色示范村

  根据《丽水市红色乡村振兴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丽水市红色乡村示范乡镇、示范村评定办法》,通过乡镇(街道)、村级申报,经市、县两级审核、评审,2019年度、2020年度全市共创成红色示范乡镇(街道)28个,红色示范村87个。
  莲都区岩泉街道雨伞岗村地处莲都区东北部,330国道穿境而过,距市区18公里。位于海拔350-600米之间,有耕地面积1345亩、山林面积8250亩。全村现有19个村民小组,农户647户,人口1478人,总劳动力818个,其中外出务工458个,占57.9%。村民勤劳,民风纯朴,村级组织健全,班子团结、战斗力强。2014年村集体收入4.09万元,拥有固定资产19.34万元。村民主要经济来源于种植水果、……[详细]
  太平乡巨溪村位于莲都区北面,辖里3个村民小组,距乡政府驻地10.5公里,全村212户,总人口463人。柑桔\桃子\葡萄种植为巨溪村主导产业。20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600元,全村现有班子成员6人。近年来,巨溪村积极推进村级民主管理,努力构建村党支部领导下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取得了初步成效。今年3月份以来,巨溪村又开展了“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工作。……[详细]
  太平村是太平乡的中心村,乡政府所在地,距离丽水城区14公里,丽雅公路和金丽温高速公路从村中通过,交通便利。太平村分太平、溪头两个自然村,共有354户,1100人。耕地面积350亩,山林面积13126亩。水果种植经营是该村群众的主要经济来源,2007年水果总面积1778亩,总产量1748吨,人均纯收入4037元。为进一步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转变农户“单打独斗”的观念,形成有一定规模能带动农户及周……[详细]
  莲都区岱后村海拔800多米,以山林为主。在这高山密林中,有一道独特的风景——高山翠竹。每当夜幕降临,坐在庭院前,看那袅袅炊烟,缓缓升起,慢慢地消散在以青山翠竹为背景的远方,一天的劳碌和疲惫都在这一刻消失得影踪全无。采茶舞是岱后村逢年过节必须上演的传统文化戏曲,据老一辈回忆,采茶灯是从江苏无锡传入的,至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祖辈们世代传承,依然保留着其原汁原味的民俗风格和浓郁的地方色彩。采茶舞以其明……[详细]
  皂树村位于仙渡乡东北部,海拔280米,距离乡政府所在地3公里,距丽水城区28公里。共有8个村民小组,412户1204人。耕地面积965亩,高山蔬菜180亩,开发水果面积650亩,主要有板栗,桃子。山林面积4836亩,其中毛竹林435亩,松杉林木4401亩,油茶林192亩。2013年农民人均收入7258元,种植高山蔬菜、笋竹和外出经商、务工是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解放初建为皂树行政村,属芦南乡,一九五……[详细]
  仙渡乡梅田村,坐落于乡政府所在地西南角,以驻地梅田得名。辖三个自然村,全村336户,人口811人,耕地面积546亩,林木面积2809亩,水果桃、桔等种植面积3563亩,种植水稻、番薯,兼种油茶、松、杉、毛竹、茶叶、桔、桃。人均收入14628元。梅田村自农村实行联产承包制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的近20年来,村民家家户户在自家的责任田、自留山上种植了主导产业桃、桔等主导水果,让家家户户脱贫致富。因土质松……[详细]
  厦河行政村,属莲都区紫金街道,在市区南部,东临中东路,南至大猷街,西至寿尔福路,北至丽青路,村中贯穿囿山路、古城路。辖16个村民小组,2014年底有641户,1655人,人均收入11500元,村委会驻厦河商城1326幢。村区域总面积350亩左右,现已因城区发展全部被征用,无耕地面积。原厦河老村因为建造南明湖防洪堤坝、扩建刘英小学、建紫金大桥、变电所、城区排涝泵站等工程建设被拆除,改建成现在的厦河新……[详细]
  溪头村总人口281户,998人。土地总面积1.43万亩,其中耕地0.135万亩,山林面积1.067万亩,毛竹林面积0.2586万亩。溪头村自然风光秀丽、景色宜人、空气清新且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生态公益林、景观林、名木古树、古村落、古民居保存完好,有独特的村庄个性。溪头村本着人文化原则,在生态文化建设中,注重挖掘历史遗迹、风土人情、风俗习惯、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人文元素,把文化融入村庄建设中,体现村庄独……[详细]
  万山村位于青田县峰山尖西坡,东南连接黄洋乡,西邻东源镇,北靠光乍坑村。相传,潘姓始祖生有三子,分居三地:一子住岙里,取名万岙;一子住路边,取名万路;一子住山上,故名万山。万山建村已有200多年历史。清代属十一都,民国时期属富川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万山乡。万山村辖万山、捣臼窟、后山泡3个自然村,村委会驻万山。总面积为3.92平方公里。全村120户,423人。有潘、罗、楼、陈、吴、徐、廖、赵、祁……[详细]
  罗溪村位于仁庄镇东部,距镇政府所在地约3公里,由罗溪、何书坑、油麻坑、洋山背、罗垟五个自然村(其中罗垟自然村共6户17人,已申请小规模自然村整体搬迁)。全村共有273户876人,其中低收入农户共62户184人,华侨300多人,党员18名。全村总面积4400亩,其中耕地面积有397亩。村民主要从事水稻种植业,主要经济收入是农业收入和侨汇收入,20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5788元。罗溪是著名侨领林三渔……[详细]
  石平川村,南距青田县城47公里,位于峰山岭、黄岭夹谷,三面环山,形似川字状,村口有一块较平坦的巨石,故名石平川,别名石洞鸟。石平川,清时属十一都,民国时期属富川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黄乡,为乡人民政府驻地。石平川是革命老区,原辖石平川、坳外、横坑3个自然村。近年来,坳外、横坑村民陆续迁居石平川,自然合并为1个村。国营青田钼矿总部设在此村。1971年4月建成的黄(船寮镇黄言村)石(石平川村)……[详细]
  外黄垟村(一)位置与面积:黄垟乡地处青田县城东部,位于东经120°19′50″,北纬28°09′。乡政府距离县城44.2公里,东连永嘉桥头,西接330国道,北靠缙云县,总面积为43平方公里。全乡境内四面高山环绕,最高主峰海拔1215米,耕地面积2500亩,山地面积6.3万亩,5.9平方公里的峰山林场、1.8平方公里的峰山茶场坐落于本乡。(二)气候、水文: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常年湿润清凉,四季分明,……[详细]
  峰山茶叶以其天然无公害、滋味清醇爽口的特色,深受市民喜爱。但是日前记者深入海拔900多米的峰山茶叶生产基地——岙田角峰山林场采访时发现,峰山茶叶却躲在深山“人未识”,外销基本为零。  据介绍,岙田角峰山林场共有8000余亩的林木,盛产杉树、松树和毛竹,其中茶山有千余亩。这些茶树已有40多年历史,近年来,由于茶山地处偏远,茶叶出产时间较迟,加上没有品牌包装,采摘人工费过高等原因,峰山茶叶价格一直在低……[详细]
  黄家畲村基本情况 黄家畲村系黄源乡政府及村委会所驻地,地处白鹤尖和白鹤仙顶双峰夹峙地带。距县城32公里,海拔980米,素有“云和西藏”之称。黄源坑水自北向南流入梧桐坑,后交公路穿村而过。聚落沿坑东西两侧呈带状分布,南北长约600多米。黄源坑上建有古石拱桥3座,新石拱桥3座。村南水口、村北有古树多株。辖4个自然村,12个村民小组,总户数282户,总人口1115人,党员46名,农村劳劳力691人。山林……[详细]
  严鸟村是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黄村乡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31102206221。[详细]
说明:数据源自网络,部分排名不分先后,如有不同意见,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