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2021年浙江省卫生乡镇[6]

2021年浙江省卫生乡镇[6]

  根据《浙江省卫生乡镇评审与监督管理办法(2018版)》《浙江省卫生村评审与监督管理办法(2016版)》精神,在各市推荐的基础上,浙江省爱卫办对2021年需复审的省卫生乡镇、卫生村巩固情况进行了复审。依据现场核查和复审结果,确认杭州市萧山区楼塔镇等274个乡镇为浙江省卫生乡镇、杭州市上城区丁兰街道沿山村等3505个村为浙江省卫生村。
  嵊州市辖镇。1958年为里东公社民主管理区,1961年设民主公社,1970年设新建公社,1985年设下王镇。位于市境东北部,距市区17公里。面积84平方公里,人口1.6万。有公路通市区。辖下王、南面、鸡毛湾、南山湾、大尖山、北面、横田岗、里下塘岙、外下塘岙、溪后、上塘、平杨、山头宅、社坛、杨家宅、上店、小溪、鸦鹊峧头、施家、里财湖、樟家田、前冈、木杓田湾、郑家岙、梅坑、高彦岭、坞坑桥上、坞坑桥下、……[详细]
  嵊州市辖镇。1992年由仙岩、幸福2乡合并设仙岩镇。位于市境北部,距市区10公里。面积74平方公里,人口1.8万。104国道穿境。辖仙岩、舜皇山、梓树、石坑、下王舍、中王舍、张岙、王舍岗、上王舍、谢岩、西鲍、施家爿、东鲍、大地坪、白岩、天竺、塘丘、上白岩、强口、岩头、严坑、狮岩坑、仁村、高坎爿、吴家店、下麻厂、床角岙、火锨湾、曹家、嵊溪、白泥孔、兰溪、桥石头、丁家山、岙底、王贤、闹水、姚家、日溪坑……[详细]
  谷来镇位于嵊州市境西北部,因“舜耕于此,天降嘉谷”而得名,是典型的山区小镇。为充分做好绿色文章,该镇六大措施因地制宜地实施兴林富民工程,全面开展创建省级生态镇建设,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是大力发展高效生态林业。积极实施“十百”工程,大力发展高效生态林业基地,全镇新发展香榧基地1000亩,发展良种茶基地500亩,发展竹笋两用基地1000亩,完成新嫁接20万株榧树苗。全镇已拥有11000亩省……[详细]
  三界镇位于嵊州市北部,剡溪下游,距市区19公里,东傍下王镇,南临仙岩镇,西与绍兴县王坛镇毗邻,北与上虞市章镇镇接壤,因地处绍兴、上虞、嵊州三县(市)交界而得名。全镇总面积155.7平方公里,辖103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6.57万人口。上三高速、104国道、曹娥江穿镇而过,设有上三高速互通立交,驱车半小时到达绍兴,1小时到达杭州、宁波,3小时到达上海,是“浙江一小时经济圈”的重要地区之一。区位优势……[详细]
  新昌县辖镇。1950年设回山乡,1958年改建公社,1983年复设乡,1989年改置镇,1992年回山镇、新天乡、安顶乡合并置回山镇。位于县城南,距县城21公里。面积60.7平方公里,人口2.7万。新回公路过境。辖上市场、回山、杨家年、马坞头、姜岙、斋堂、宅下丁、下山、寒庄、官元、上前陈、贤辅、西丁、官塘、里屋、旧柱、后涨、井塘、田平、大亢、上岗头、华董、雅里、上西岭、下西岭、植林、丁山、上库、渡……[详细]
  新昌县辖镇。1950年置沙溪乡,1958年改建公社,1983年复设乡,1988年改置镇,1992年由沙溪镇、董村乡、蔡峰乡合并置沙溪镇。位于县城东,距县城22公里。面积117.7平方公里,人口1.7万。江拔公路过境。辖沙溪、王家年、上岭山、真诏、新坑、上徐、0洪、剡界岭、淦坑、新桥、里湾、张家车、孙家田、外湾、合溪、里沙溪、唐家坪、上蔡岙、下蔡岙、梁家畈、岔路、芥菜坑、高婆山、郑兆坑、新山、吴家坑……[详细]
  新昌县辖镇。1950年置大灵、方泉乡,1958年建小将公社,1961年改大灵公社,1983年改设乡,1985年改置小将镇,1992年由小将镇、方泉乡、结溪乡、五马乡合并置小将镇。位于县城东南,距县城24公里。面积121.9平方公里,人口2.5万。象西公路穿镇经过。辖里小将、外小将、里宅、里东、南裕、面灵、岭脚、金元、迭石、里竹、岭头陈、新建、中家岙、大岭下、方口、上朱部、陈家坞、铜坑、大兴、下朱部……[详细]
  新昌县辖镇。1992年由新溪乡、岱石乡、永丰乡合并置城南乡。位于县城南,距县城4公里。面积77平方公里,人口2.7万。新回公路经过。辖兴南居会委和企石、章家湾、大湖丘、西坑、里任、朱家山、王洋角、下庄、后山、石竹、银地山、甘家坞、王岙、眉岱、陈家桥、孙家山、大丘田、高山脚、石溪、官塘头、挂帘山、仓基、杨坑、天公丘、荷花塘、丁村、三山、姚宫、俞家央、牛团山、下洋、八里、秦岩、小积坑、朱家岙、头、下衣……[详细]
  大市聚镇与新林乡合并,设立沃洲镇。……[详细]
  新昌县辖镇。1950年设镜岭镇,1956年析建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设乡,1985年复置镇,1992年由镜岭镇、西坑乡、肇圃乡合并镇。位于县城西南,距县城19公里。面积52.5平方公里,人口1.8万。新境公路过镇。辖镜岭居委会和镜岭、黄塘里、雅庄、大岙、东平、下王婆、后山岙、大用、蔡家、溪西、泗坑、长湾、西一、西二、三村、楼基、安溪、暖谷山、横坞、门岩、洞暖、称锤坑、石宕、砩头、黄泥田……[详细]
  雅畈镇位于金华市区南侧,东南界武义县,东北濒武义江,隔江与金东区江东镇、多湖街道相望,西南毗邻安地镇,西北接金华经济开发区苏孟乡。离市中心五公里,市区南二环线沿镇北工业区而过;桥岭线、汀阳线两条县道穿镇而过。全镇面积79平方公里,辖37个行政村,112个自然村,2.2万人口。  雅畈镇地处低山与平原过渡地带。南部多海拔200至400米西南东北走向的丘冈,其中与安地镇界上的凉帽尖海拔554米,为境内……[详细]
  罗店镇位于金华市区北郊。全镇区域面积72平方公里,下辖33个行政村,总人口达1.8万,常住人口3万余人。境内有双龙风景名胜区、驻金部队、金华三中等诸多单位。区域内交通便捷、环境优美、风景秀丽,具有十分突出的近郊优势、资源优势、花卉产业优势、交通优势、人文优势、居住环境优势,是由来已久的历史文化名镇。婺城区经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将罗店镇列为区级中心镇,同时,市委、市政府将其定位为城市后花园。一、双龙……[详细]
  蒋堂镇位于金华市西郊,距市中心15公里,东靠婺城新区,南、西连金西经济开发区,北与兰溪市接壤,是金衢盆地中心地带。浙赣铁路,杭金衢高速公路南线,金华市二环、三环线、白汤下公路窜镇而过,境内蒋堂火车站是金西最大的货物集散中心,距杭金衢高速公路下潘互通口5公里,规划中金华民航机场、杭金衢高速公路南线互通口都在境内,交通十分便捷。蒋堂镇有36个行政村,在镇人口3.1万,其中农村人口1.8万,总面积62平……[详细]
  长山乡位于婺城区的西南部,与工业园区规划相邻。长山乡东邻苏孟乡,南交安地镇、沙畈乡,北连白龙桥镇、秋滨街道,西与琅琊镇相接壤,土地面积62.23平方公里。距离区政府驻地金华市区15千米。长山乡下属21个行政村,144个村民小组,到2004年末按户籍方法统计全乡住户4620户,全乡人口12283人。城镇人口(包括一村、二村、三村、四村)约3904人,占总人口的31.78%。农村实有劳动力8584人,……[详细]
  金华市婺城区竹马乡位于婺城西北部。东与婺城区罗店镇相邻,南连乾西乡,西北与兰溪市灵洞乡接壤。总面积23.6平方公里,辖16个行政村,38个自然村,人口11000余人,汉族。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469人,乡人民政府所在地东宅村,距金华城区7.5公里。竹马乡清属婺女乡,民国后期属芙西乡,1950年分设白竹、竹马两乡,属芙塘区。1955年白竹乡并入竹马乡,专属于金华县。1958年为双龙人民公社竹马管理区……[详细]
  傅村镇位于金东区东北,距金华市区30公里,与义乌交界,距义乌小商品市场20公里。傅村镇东北与义乌上溪镇毗邻,西与源东乡相交,南与孝顺镇接壤,镇域总面积35.22平方公里,辖35个行政村,40个自然村,有傅一、傅二、傅三、向阳、杨家、山头下、凤塘、后祖、六石、石塘、祝家、后徐、畈田蒋、上柳家、下柳家、上姜、石思塘、西周、田塘背、溪口、江沿山、水阁、后傅、何家、洪塘畈、苍头、下溪、上何、寿昌市、后畈、……[详细]
  赤松镇地处金华市区的东大门,距离中心城区仅6公里,03省道、杭金衢、金丽温高速公路穿镇而过,交通便捷。全镇行政区域面积56.98平方公里,行政村40个,总人口2.85万人。赤松镇山水秀丽、物产丰富、文人荟萃、民风淳朴,是道教宗师黄大仙得道成仙之地。  赤松镇产业布局主要分为五大区块,经济建设也以五大区块的建设为主,一是工业经济区块,赤松镇工业经济区块位于东二环以西、北二环以南、纵三路以东、横二路两……[详细]
   位于浙江省中西部,兰溪、金华、义乌、浦江四县(市)交界处,兰浙江兰溪市横溪镇溪市的北大门。 面积82.6平方公里,辖26个行政村,分别建于隋、宋、元、明时期,人口有25135人, 总户数7908户。全镇有耕地面积10731亩。47省道穿镇而过,距省会杭州160公里,连接义乌快速通道,距义乌国际商贸城、义乌机场20分钟车程。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捷,工、商、贸繁荣。蓄水1100万立方的城头水库水资源……[详细]
  水亭畲族乡位于兰溪市西部边缘,距市区20公里。西临龙游县,北邻诸葛镇,东靠孟湖乡,南接游埠镇。  【建置沿革】宋绍熙年间(1190~1194),蒲田县亭溪村水钦从婺州返故里,闻闽地战乱,逐在此定居,为不忘故土取名水亭。乡境内有14个行政村聚居雷、蓝、钟三姓畲族,1992年5月水亭乡与圣山畲族乡合并称水亭乡;1992年9月,更名为水亭畲族乡。  【改革开放以来大事记】1982年,全面完成家庭联产承包……[详细]
  柏社乡地处兰溪市东北部,与建德、浦江、马涧毗邻,下辖38个行政村,村民散居于134个自然村。地域面积121.55km2,人口9728户,30167人,其中农业人口29553人。境内有2条县道马墩线、水里线穿过,沿线有13个村10386人。集镇距市区25公里。境内山地资源丰富,适宜种植杨梅、青枣、白桃、板栗等经济树种。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该乡效益农业的特点逐步体现出来,蔬菜、水果种植、鸡鸭养殖等……[详细]
说明:数据源自网络,部分排名不分先后,如有不同意见,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