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大河坝镇各村社区历史沿革

大河坝镇各村社区历史沿革

解放前,该地属洋县管辖。

解放后于1950年5月划归佛坪县,属第一区(区公所驻西岔河)大河坝乡。

1952年,属佛坪县第二区(区公所驻西岔河)大河坝乡。

1956年,属直辖大河坝乡。

1958年9月,撤销区、乡、村制,建立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

五四大队属大河坝公社。

1958年,撤销佛坪县,五四大队归洋县酉水公社大河坝管理区。

1961年,佛坪县复设,属石墩河区大河坝管理区。

1962年,撤销区建制,改管理区为人民公社,五四大队属大河坝公社管辖。

1967年,属东风公社(原大河坝公社)。

1973年,属大河坝公社。

1984年5月,人民公社更名为乡,五四大队改为五四村。

解放前,该地属洋县管辖。

解放后于1950年5月划归佛坪县,属第一区(区公所驻西岔河)十亩地乡。

1952年,属佛坪县第二区(区公所驻西岔河)十亩地乡。

1956年,属直辖十亩地乡。

1958年9月,撤销区、乡、村制,建立人民公社,公社辖生产大队,实行政社合一。

十亩地大队属胜利公社(原十亩地乡,后改名十亩地公社)。

1958年11月,撤销佛坪县,十亩地大队归洋县酉水公社十亩地管理区。

1961年,佛坪县复设,属石墩河区(区公所驻石敦河)十亩地管理区。

1962年,撤销区建制,改管理区为人民公社,十亩地大队属十亩地公社管辖。

1967年,属胜利公社(原十亩地公社)。

1973年,属十亩地公社。

1984年5月,人民公社更名为乡,十亩地大队改为十亩地村,属十亩地乡。

2015年镇村综合改革后,十亩地乡并入大河坝镇,十亩地村属大河坝镇至今,同年十亩地村委会驻地由十亩地迁至堰头上。

解放前属洋县椒溪区大河坝乡。

1950年5月划归佛坪县,属第一区(区公所驻西岔河)大河坝乡。

1952年,属佛坪县第二区(区公所驻西岔河)大河坝乡。

1956年,属直辖大河坝乡。

1958年9月,撤销区、乡、村制,建立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

三河口改三河口大队,属大河坝公社。

1958年,撤销佛坪县,三河口归洋县大河坝公社管辖。

1961年,佛坪县复设,属石墩河区大河坝管理区。

1962年,撤销区建制,改管理区为人民公社,三河口大队属大河坝管辖。

1967年,属东风公社(原大河坝公社)。

1973年,属大河坝公社。

1984年5月,人民公社更名为乡,三河口生产大队改为三河口村至今。

2014年,村委会驻地由三河口迁至大河坝镇马家沟移民安置点三区。

解放前,该地属洋县管辖。

解放后于1950年5月划归佛坪县,属第一区(区公所驻西岔河)大河坝乡。

1952年,属佛坪县第二区(区公所驻西岔河)大河坝乡。

1956年,属直辖大河坝乡。

1958年9月,撤销区、乡、村制,建立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

蒲家沟组建大队时取名共力大队,属大河坝公社。

1958年,撤销佛坪县,三河口归洋县酉水公社大河坝管理区。

1961年,佛坪县复设,属石墩河区大河坝管理区。

1962年,撤销区建制,改管理区为人民公社,共力大队属大河坝公社管辖。

1967年,属东风公社(原大河坝公社)。

1973年,属大河坝公社。

1984年5月,人民公社更名为乡,共力生产大队改为共力村。

2015年1月,木耳沟村并入共力村,合并为共力村,驻地浦家沟。

解放前,属洋县管辖。

解放后于1950年5月划归佛坪县,属第一区(区公所驻西岔河)大河坝乡。

1952年,属佛坪县第二区(区公所驻西岔河)乡。

1956年,属直辖大河坝乡。

1958年9月,撤销区、乡、村制,建立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

沙坪大队属大河坝公社。

1958年,撤销佛坪县,沙坪大队归洋县酉水公社大河坝管理区。

1961年,佛坪县复设,属石墩河区大河坝管理区。

1962年,撤销区建制,改管理区为人民公社,沙坪大队属大河坝公社管辖。

1967年,属东风公社(原大河坝公社)。

1973年,属大河坝公社。

1984年5月,人民公社更名为乡,沙坪大队改为沙坪村。

2015年1月,撤乡改镇,沙坪村属大河坝镇至今。

解放前,该地属洋县管辖。

解放后于1950年5月划归佛坪县,属第一区(区公所驻西岔河)大河坝乡。

1952年,属佛坪县第二区(区公所驻西岔河)高桥乡。

1956年,属直辖大河坝乡。

1958年9月,撤销区、乡、村制,建立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

高桥大队属大河坝公社。

1958年,撤销佛坪县,高桥大队归洋县酉水公社大河坝管理区。

1961年,佛坪县复设,属石墩河区大河坝管理区。

1962年,撤销区建制,改管理区为人民公社,高桥大队属大河坝公社管辖。

1967年,属东风公社(原大河坝公社)。

1973年,属大河坝公社。

1984年5月,人民公社更名为乡,高桥大队改为高桥村。

解放前,该地属洋县管辖。

解放后于1950年5月划归佛坪县,属第一区(区公所驻西岔河)大河坝乡。

1952年,属佛坪县第二区(区公所驻西岔河)乡。

1956年,属直辖大河坝乡。

1958年9月,撤销区、乡、村制,建立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

水田坪大队属大河坝公社。

1958年,撤销佛坪县,水田坪大队归洋县酉水公社大河坝管理区。

1961年,佛坪县复设,属石墩河区大河坝管理区。

1962年,撤销区建制,改管理区为人民公社,水田坪大队属大河坝公社管辖。

1966年,更名为兴无大队。

1967年恢复原名水田坪大队,属东风公社(原大河坝公社)。

1973年,属大河坝公社。

1984年5月,人民公社更名为乡,水田坪大队改为水田坪村。

2015年1月,镇村综合改革,柒坪村并入水田坪村。

合并后共设5个村民小组,村委会驻地瓦店子。

解放前,该地属洋县管辖。

解放后于1950年5月划归佛坪县,属第一区(区公所驻西岔河)十亩地乡。

1952年,属佛坪县第二区(区公所驻西岔河)谭家河乡。

1953年,属佛坪县第二区(区公所驻西岔河)十亩地乡。

1956年,属直辖十亩地乡。

1958年9月,撤销区、乡、村制,建立人民公社,公社辖生产大队,实行政社合一。

谭家河大队属胜利公社(原十亩地乡,后改名十亩地公社)。

1958年11月,撤销佛坪县,谭家河大队归洋县酉水公社十亩地管理区。

1961年,佛坪县复设,属石墩河区(区公所驻石敦河)十亩地管理区。

1962年,撤销区建制,改管理区为人民公社,谭家河大队属十亩地公社管辖。

1967年,属胜利公社(原十亩地公社)。

1973年,属十亩地公社。

1984年5月,人民公社更名为乡,谭家河大队改为谭家河村,属十亩地乡。

2007年6月,十亩地撤乡改镇,谭家河村属十亩地镇所辖。

2015年镇村综合改革后,十亩地乡并入大河坝镇,谭家河村属大河坝镇至今。

解放前,该地属洋县管辖。

解放后于1950年5月划归佛坪县,属第一区(区公所驻西岔河)大河坝乡。

1952年,属佛坪县第二区(区公所驻西岔河)案板沟乡。

1956年,属直辖十亩地乡。

1958年9月,撤销区、乡、村制,建立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

凤凰大队属大河坝公社。

1958年,撤销佛坪县,凤凰大队归洋县酉水公社大河坝管理区。

1961年,佛坪县复设,属石墩河区大河坝管理区。

1962年,撤销区建制,改管理区为人民公社,凤凰大队属十亩地公社管辖。

1967年,属胜利公社(原十亩地公社)。

1973年,属十亩地公社。

1984年5月,十亩地人民公社更名为乡,凤凰大队改为凤凰村,属十亩地乡,2007年6月,撤乡改镇,凤凰村属十亩地镇。

2015年1月,镇村综合改革后,十亩地镇并入大河坝镇,案板沟村并入凤凰村,凤凰村属大河坝镇至今。

凤凰村委会驻地从半边街迁至钟家院。

解放前,该地属洋县管辖。

解放后于1950年5月划归佛坪县,属第一区(区公所驻西岔河)十亩地乡。

1952年,属佛坪县第二区(区公所驻西岔河)十亩地乡。

1956年,属直辖十亩地乡。

1958年9月,撤销区、乡、村制,建立人民公社,公社辖生产大队,实行政社合一。

联合大队属胜利公社(原十亩地乡,后改名十亩地公社)。

1958年11月,撤销佛坪县,谭家河大队归洋县酉水公社十亩地管理区。

1961年,佛坪县复设,属石墩河区(区公所驻石敦河)十亩地管理区。

1962年,撤销区建制,改管理区为人民公社,联合大队属十亩地公社管辖。

1967年,属胜利公社(原十亩地公社)。

1973年,属十亩地公社。

1984年5月,人民公社更名为乡,联合大队改为联合村,属十亩地乡。

2007年6月,十亩地撤乡改镇,2015年镇村综合改革后,十亩地镇并入大河坝镇,联合村属大河坝镇至今。

2011年联合村委会驻地由王家院子迁至田塝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