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德格县各乡镇地名由来

德格县各乡镇地名由来

1、更庆镇 [四川省甘孜州德格县] 藏语,意为大庙。
  德格县辖镇,县府驻地。1985年建镇,1992年八里达乡并入。位于县境西南部。面积4平方公里,人口0.7万。317国道过境。辖城关、河西2居委会。规模雄伟壮观、设备完善、组织健全的德格印经院在境内。位于城西山丘的更庆寺汤甲经堂,为各地-教徒朝拜圣地之一。.……[详细]
2、马尼干戈镇 [四川省甘孜州德格县] 藏语,谐音嘛呢堆坡。
  德格县辖乡。1959年从玉隆乡划出、置马尼干戈乡,1974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城112公里。面积616.7平方公里,人口0.2万。国道317线过境。辖马尼干戈、错巴、洞真、雪柯4个村委会。以牧业为主,主要牧养牦牛、绵羊等。.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复,同意德格县撤销马尼干戈乡,设立马尼干戈镇,辖原马尼干戈乡所属行政区域,镇人民政府驻马尼村……[详细]
  藏语,意为大园满,此处意指境内竹庆寺。竹庆寺位于四川甘孜州海拨3800米的德格县北部,是藏传佛教宁玛派(红教)六大传承寺院之一。 [详细]
  藏语,意为富庶之地。传说此处是英雄格萨尔的诞生地。 [详细]
  藏语,意为纪念错通。错通为当地姓氏。 [详细]
6、麦宿镇 [四川省甘孜州德格县] 藏语,意为丢失药材。
  2020年,撤销普马乡、达马镇,设立麦宿镇,以原普马乡和原达马镇所属行政区域为麦宿镇的行政区域,麦宿镇人民政府驻日卡村3组4号。德格县辖乡。1957年析麦宿乡置上麦宿乡,1975年改公社,1979年更名普马公社,1984年置普马乡。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城83公里。面积293平方公里,人口0.2万。辖绒达、卡沙、真通3个村委会。以牧为主,主要畜种有牦牛、马、绵羊、山羊。手工业以小农具、制银器和陶器为主……[详细]
  藏语,意为老虎,此名赞喻格萨尔王手下的阿加贡布大将所带强兵勇猛如虎。 [详细]
  藏语,意为柳树园。意指此地有一柳园。 [详细]
9、温拖镇 [四川省甘孜州德格县] 温拖,藏语意为低洼之地。
  德格县辖乡。解放前为林葱土司东部地,1959年置温拖乡,1968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城233公里。面积279平方公里,人口0.3万。辖温拖、满金、地茶、康郎、仁青里5个村委会。农业主产青稞、小麦、碗豆。境内有鹿、獐、白马鸡等珍禽异兽和虫草、贝母、大黄等中药材。满金寺,依山旁水,造型讲究,系茶布派主寺。。……[详细]
10、中扎科镇 [四川省甘孜州德格县] 藏语,意为雅砻江中段。
  德格县辖乡。民国末年置扎科乡,1957年更名中扎科乡,1974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位于县境东部,距县城171公里。面积421.4平方公里,人口0.4万。辖同鸠、曲公、扎多、瓦通、熊托、村柯6个村委会。农业主产青稞、小麦、豆类。境内生龙寺古色古香,以雕梁画栋的精湛工艺著称。。……[详细]
11、岳巴乡 [四川省甘孜州德格县] 藏语,意为下边。
  德格县辖乡。1957年置下麦宿乡,1975年改公社,1979年更名岳巴公社,1984年置岳巴乡。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城97公里。面积420.6平方公里,人口0.2万。辖日炯、岳巴寨、阿木拉3个村委会。农业主产青稞、小麦、元根。境内手工业制作的酥油盒远销西藏、青海等地。森林资源丰富,以冷杉、云杉、高山柏、白桦等为主。.……[详细]
  藏语意为圣地,此处意指境内的一座八帮寺。 [详细]
13、白垭乡 [四川省甘孜州德格县] 藏语,意为好榜样。
  德格县辖乡。1957年置白垭乡,1973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城37公里。面积197.2平方公里,人口0.2万。辖亚西、阿池、日火3个村委会。农业主产青稞、小麦、豌豆等。手工业产品有土陶、金银珠宝装饰品、铁质银鞘短剑,小刀、牛马驮鞍等,远销青海、西藏。.……[详细]
14、汪布顶乡 [四川省甘孜州德格县] 藏语,意为肥沃的土地。
  德格县辖乡。民国年间置银汪卡乡,1957年更名汪布顶乡,1973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城24公里。面积223平方公里,人口0.2万。辖亚且、西巴、汪布顶3个村委会。农业主产小麦,素有 2德格县“粮仓”之称。.……[详细]
  藏语,意为转经筒。因此地形如佛具柯洛,故名。 [详细]
说明:数据源自网络,部分排名不分先后,如有不同意见,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