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恩阳区上八庙镇各村社区历史沿革

恩阳区上八庙镇各村社区历史沿革

1993年,以上八庙镇街道和八庙村4组为辖区范围,设立文庙社区居民委员会,简称文庙社区居委会,属巴中市上八庙镇管辖。

2000年6月,设巴州区,属巴中市巴州区上八庙镇管辖。

2013年1月18日,设恩阳区,属巴中市恩阳区上八庙镇管辖。

2020年,村级建制调整,将八庙村、文庙社区合并,设文庙社区。

1952年建三巴乡,1956年公社化时期改为三巴公社,1958年8月,我国全面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同年9月,设立三巴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简称三巴生产大队、三巴大队。

1968年9月,更名为三巴大队革命委员会。

1981年6月,复名三巴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

1984年4月,我国实行政社分设,撤销三巴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设立三巴村村民委员会,简称三巴村村委会。

1993年以前归达县地区巴中县管辖,1993年7月5日,设立巴中地区,巴中撤县建市,属巴中市上八庙乡管辖。

1993年8月31日,撤乡设镇,属巴中市上八庙镇管辖。

2000年6月14日,设巴州区,属巴中市巴州区上八庙镇管辖。

2013年1月18日,设恩阳区,属巴中市恩阳区上八庙镇管辖,沿用至今。

1956年公社化时期改为先锋公社,1958年8月,我国全面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同年9月,设立季台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简称季台管委会,又称三大队。

1968年9月,更名为季台大队革命委员会。

1981年6月,复名季台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

1984年4月,我国实行政社分设,撤销季台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设立季台村村民委员会,简称季台村村委会。

1993年以前归达县地区巴中县管辖,1993年7月5日,设立巴中地区,巴中撤县建市,属巴中市上八庙乡管辖。

1993年8月31日,撤乡设镇,属巴中市上八庙镇管辖。

2000年6月14日,设巴州区,属巴中市巴州区上八庙镇管辖。

2013年1月18日,设恩阳区,属巴中市恩阳区上八庙镇管辖。

2020年,村级建制调整,将白鹤村、季台村合并,设季台村。

1958年,我国全面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同年9月,设立断石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简称断石生产大队、断石大队。

1966年,文革期间因派系斗争将断石大队更名为团结大队,教育村民要团结;1968年,更名为团结生产大队革命委员会。

1978年12月,我国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逐步对“文化大革命”中的错误进行“拨乱反正”;1981年6月,复名断石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

1984年4月,我国实行政社分设,撤销断石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设立断石村村民委员会,简称断石村村委会。

1993年以前归达县地区巴中县管辖,1993年7月5日,设立巴中地区,巴中撤县建市,属巴中市上八庙乡管辖。

1993年8月31日,撤乡设镇,属巴中市上八庙镇管辖。

2000年6月14日,设巴州区,属巴中市巴州区上八庙镇管辖。

2013年1月18日,设恩阳区,属巴中市恩阳区上八庙镇管辖。

2016年,断石村更名为来凤村,沿用至今。

1955年窑垭、白庙为天池大队。

1958年8月,我国全面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同年9月,设立窑垭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简称窑垭生产大队、窑垭大队。

1968年9月,更名为窑垭大队革命委员会。

1981年6月,复名窑垭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

1984年4月,我国实行政社分设,撤销窑垭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设立窑垭村村民委员会,简称窑垭村村委会。

1993年以前归达县地区巴中县管辖,1993年7月5日,设立巴中地区,巴中撤县建市,属巴中市上八庙乡管辖。

1993年8月31日,撤乡设镇,属巴中市上八庙镇管辖。

2000年6月14日,设巴州区,属巴中市巴州区上八庙镇管辖。

2013年1月18日,设恩阳区,属巴中市恩阳区上八庙镇管辖。

2020年,村级建制调整,将白庙村、窑垭村合并,设窑垭村。

1958年8月,我国全面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同年9月,设立文星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简称文星管委会,又称八大队。

1968年9月,更名为文星大队革命委员会。

1981年6月,复名文星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

1984年4月,我国实行政社分设,撤销文星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设立文星村村民委员会,简称文星村村委会。

1993年以前归达县地区巴中县管辖,1993年7月5日,设立巴中地区,巴中撤县建市,属巴中市上八庙乡管辖。

1993年8月31日,撤乡设镇,属巴中市上八庙镇管辖。

2000年6月14日,设巴州区,属巴中市巴州区上八庙镇管辖。

2013年1月18日,设恩阳区,属巴中市恩阳区上八庙镇管辖。

2020年,村级建制调整,将文星村、双山子村合并,设文星村。

1958年建立人民公社,十二管区中的第十管理区,1958年8月,我国全面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同年9月,设立玉皇观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简称玉皇观管委会,又称十大队。

1968年9月,更名为玉皇观大队革命委员会。

1981年6月,复名玉皇观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

1984年4月,我国实行政社分设,撤销玉皇观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设立玉皇观村村民委员会,简称玉皇观村村委会。

1993年以前归达县地区巴中县管辖,1993年7月5日,设立巴中地区,巴中撤县建市,属巴中市上八庙乡管辖。

1993年8月31日,撤乡设镇,属巴中市上八庙镇管辖。

2000年6月14日,设巴州区,属巴中市巴州区上八庙镇管辖。

2013年1月18日,设恩阳区,属巴中市恩阳区上八庙镇管辖。

居住于此村的群众通过选举产生的基层自治组织。

将寨城村、玉皇观村合并,设玉皇观村。

1958年8月,我国全面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同年9月,设立登文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简称登文管委会,又称十一大队。

1968年9月,更名为登文大队革命委员会。

1981年6月,复名登文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

1984年4月,我国实行政社分设,撤销登文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设立登文村村民委员会,简称登文村村委会。

1993年以前归达县地区巴中县管辖,1993年7月5日,设立巴中地区,巴中撤县建市,属巴中市上八庙乡管辖。

1993年8月31日,撤乡设镇,属巴中市上八庙镇管辖。

2000年6月14日,设巴州区,属巴中市巴州区上八庙镇管辖。

2013年1月18日,设恩阳区,属巴中市恩阳区上八庙镇管辖,沿用至今。

1958年8月,我国全面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同年9月,设立盘龙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简称盘龙生产大队、盘龙大队。

1968年9月,更名为盘龙大队革命委员会。

1981年6月,复名盘龙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

1984年4月,我国实行政社分设,撤销盘龙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设立盘龙村村民委员会,简称盘龙村村委会。

1993年以前归达县地区巴中县管辖,1993年7月5日,设立巴中地区,巴中撤县建市,属巴中市上八庙乡管辖。

1993年8月31日,撤乡设镇,属巴中市上八庙镇管辖。

2000年6月14日,设巴州区,属巴中市巴州区上八庙镇管辖。

2013年1月18日,设恩阳区,属巴中市恩阳区上八庙镇管辖。

2020年,村级建制调整,将西坪村、盘龙村合并,设盘龙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