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涪城区城厢街道各村社区历史沿革

涪城区城厢街道各村社区历史沿革

1958年以前为绵阳县城关镇民主街居民委员会;1958年至1965年为绵阳县城关镇西大街居民委员会;1965年至1992年为绵阳市市中区城厢街道西大街居民委员会;1992年至2001年为绵阳市涪城区城厢街道警钟街居民委员会;2001年至今为绵阳市涪城区城厢街道警钟街社区居民委员会。

2020年5月,将警钟街社区、涪城路社区和建国门社区(大西门片区)合并为警钟街社区,撤销原警钟街社区、涪城路社区和建国门社区居民委员会,设立警钟街社区居民委员会并沿用至今。

1950年设立绵阳现城关镇东大街居民委员会,1983年改设为绵阳市涪城区城厢街道警钟街二居民委员会,2001年12月18日建解放街社区居民委员会。

2020年5月,将解放街社区和红星街社区合并为解放街社区,设立解放街社区居民委员会,并沿用至今。

民国建钟鼓楼,建国后改建为钟楼,2001年设立钟鼓楼社区。

2008年5.12大地震时钟遭损毁,时间永远定格在下午2点28分,故作为此次灾难警示标志永久保存下来。

2020年5月,将顺河街社区和钟鼓楼社区合并为钟鼓楼社区,撤销原顺河街社区和钟鼓楼社区居民委员会,设立钟鼓楼社区居民委员会并沿用至今。

1950年-1983年4月为城关镇东大街居民委员会,1983年5月-2001年12月为城厢街道盐市街居民委员会,2001年12月18日为城厢街道滨江社区居委员会至今。

2020年5月15日,经涪城区人民政府同意将体运村路社区和南河路社区合并为文昌社区,同时设立文昌社区居民委员会。

临园路东段社区居民委员会于1979年由涪城区政府批准成立。

2019年11月跟为城厢街道临园路东段社区居民委员会,沿用至今。

1939年为疏散城区居民,防日军轰炸,政府开通三处城墙缺口:一曰火神庙处,名抗战门;二曰新南处,名复兴门;三曰新街街口,名建国门。

建国门社区居民委员会于1995年挂牌成立。

2019年11月更为城厢街道建国门社区居民委员会,沿用至今。

绵兴路社区居民委员会于1980年挂牌成立,沿用至今。

清康乾时期,古绵州城遭遇两次毁灭性洪水,冲去三分之二州城后,致州署迁至罗江,至嘉庆五年(1800年)为防白莲教,州牧刘印全率民修筑城堤后,陈跃庚等又分筑了河堤。

清咸丰丁巳(1857年)涪水泛涨,州牧毛震寿率民修补河堤后,又建“镇水犀”三具,建杨泗将军庙(即泗王庙)及土地庙(镇江王爷庙)一所。

而铁牛街名就源于铁牛街口河堤上有铁牛一具,故称“铁牛街”。

1958年大炼钢铁中,铁牛被毁。

1999年建滨江广场后,又在原地址附近重建“镇水铁牛”雕塑一具。

铁牛街社区居民委员会于1998年挂牌成立后沿用至今。

成绵路社区居民委员会于1993年5月挂牌成立;2019年11月跟为城厢街道成绵路社区居民委员会,沿用至今。

古玄天观,位于原涪江村二组,今会仙路附近。

会仙路社区居民委员会于1998年挂牌成立后。

2020年5月15日,经涪城区人民政府同意剑南路西段第二社区和会仙路社区合并为会仙社区,同时设立会仙社区居民委员会。

2020年5月15日,经涪城区人民政府同意将绵州路中段社区和安昌路社区合并为安昌社区,同时设立安昌社区居民委员会。

2020年5月15日,经涪城区人民政府同意将临园路中段社区和安昌路西段社区合并为得月楼社区,同时设立得月楼社区居民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