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高坪区各街道乡镇历史沿革

高坪区各街道乡镇历史沿革

民国十四年(1925年),设河东场,驻高坪坝。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河东场改为河东乡,属城中区。

1950年3月,划归南充市。

1952年,河东乡析1—10村置清溪乡,析16、17村置永安乡,析8—11村置都京乡。

1954年,都京乡并入河东、永安2乡。

1956年,清溪、河东2乡合并为河东乡。

1958年,河东乡改为河东公社,析10村置清溪公社。

1972年5月,河东、清溪2公社划归南充县。

1977年10月,清溪、河东2公社合并为城关公社(县直属社)。

1984年8月,城关公社更名南充县高坪镇。

1993年7月,撤南充县,改属高坪区。

1998年7月,城关公社改设为白塔街道。

2006年7月,白塔街道析出清溪河以南设立清溪街道。

1949年,分属龙门、二龙2乡。

1952年,析龙门乡6村和二龙乡2村置小龙乡。

1958年10月,小龙乡改为小龙公社。

1966年,小龙公社更名为永红公社。

1971年10月,永红公社更名小龙公社。

1984年3月,小龙公社改为小龙乡。

1992年9月,小龙、螺溪2乡合并为小龙镇。

1997年3月,小龙镇析出螺溪乡。

2011年10月,小龙镇改为小龙街道。

清宣统二年(1910年),设龙门乡。

1952年,龙门乡分为城关镇和新民乡。

1956年9月,城关镇更名龙门镇。

1958年,龙门镇和新民乡合并为龙门公社。

1984年3月,龙门公社改为龙门镇。

2011年11月,龙门镇改为龙门街道。

1993年,属高坪镇管辖。

1994年8月,恢复青莲乡,辖9个行政村、59个村民小组,总人口9727人。

2000年6月18日撤销青莲乡建青莲镇。

2007年,辖9个行政村、59个村民小组,1个居委会社区,5个居民小组,总人口11417人。

主产水稻、小麦、玉米、红苕、油菜、大豆。

2019年10月25日,南充市人民政府关于同意高坪区、嘉陵区部分街道行政区划调整的批复(南府函〔2019〕73号):撤销青松街道,将其所属行政区域划归青莲街道管辖,青莲街道办事处驻清政街2号。

民国十四年(1925年),设河东场,驻高坪坝。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河东场改为河东乡。

1950年12月,河东乡划归南充市。

1952年,河东乡析1—10村置清溪乡,析16、17村与永安乡8—11村置都京乡。

1954年,并入河东、永安2乡。

1956年,清溪乡并入河东乡。

1958年10月,设河东公社,析10村置清溪公社。

1972年5月,河东、清溪2公社划归南充县。

1977年10月,清溪、河东2公社合并为城关公社(县直属社)。

1984年8月,城关公社改为高坪镇。

2001年3月,高坪镇析4村3社区置都京镇。

2011年10月,由都京镇改为都京街道。

清乾隆四十年(1775)兴场,清宣统二年(1910)于场设立老君乡。

1935年,改为联保办公室。

1940年,恢复乡,辖14个保,50个甲。

1950年,建立老君乡人民政府,改保为村。

1958年,改为老君人民公社。

1966年,更名红光公社。

1971年,恢复原名。

1984年,改“公社”为乡。

1992年,并入东观镇。

1994年,析置老君镇。

2019年,撤销万家乡和老君镇,设立老君街道。

2019年10月29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南充市调整高坪区等7县(市、区)部分乡镇(街道)行政区划的批复(川府民政〔2019〕7号):撤销凤凰乡和螺溪镇,设立螺溪街道,以原凤凰乡和原螺溪镇所属行政区域为螺溪街道的行政区域,螺溪街道办事处驻正街69号。

东汉时,属南充国。

清宣统二年(1910年),设罗家乡。

民国三年(1914年),属南充县上东区。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属芦溪区。

1950年,设罗家区。

1958年10月,罗家区改为罗家公社。

1966年,罗家公社更名为英勇公社。

1971年10月,英勇公社更名为罗家公社。

1981年,罗家公社更名为江陵公社。

1983年12月,江陵公社改为江陵乡。

1994年9月,由江陵乡改为江陵镇。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设擦耳乡,属芦溪区。

1950年12月,划归罗家区。

1951年,撤擦耳乡。

1958年10月,设擦耳公社。

1966年,擦耳公社更名为自力公社。

1971年10月,自力公社更名为擦耳公社。

1983年12月,由擦耳公社改为擦耳乡。

1992年9月,擦耳乡并入龙门镇。

1994年9月,由龙门镇析置擦耳镇。

清宣统二年(1910年),设东观乡。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东观乡改为东观联保。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东观联保改为东观乡。

1953年,析东观乡1、2村置东观镇。

1958年10月,撤东观镇,并入东观公社。

1966年,东观公社更名为前锋镇。

1971年10月,前锋镇更名为东观镇。

1984年3月,东观乡并入东观镇。

1992年9月,撤老君、二家、万家、天峰、马家5乡,划归东观镇。

1994年9月,东观镇析出老君、万家、马家3乡。

1997年3月,东观镇析出天峰乡;同年10月,二家乡析出。

2006年6月,二家、天峰2乡并入东观镇。

2019年10月,撤销黄溪乡和马家乡,划归东观镇。

清宣统二年(1910年),置长乐乡。

民国三年(1914年),属上东区。

1958年10月,长乐乡改为长乐公社。

1971年10月,由长乐公社改为长乐乡。

1984年3月,由长乐乡改为长乐镇。

1992年9月,南江、隆兴2乡并入长乐镇。

1993年7月,属高坪区。

1994年9月,长乐镇析出隆兴乡。

1997年3月,长乐镇析出南江乡。

2019年10月29日,撤销隆兴乡、斑竹乡、南江乡,划归长乐镇管辖。

民国29年(1940年)设置胜观乡。

1950年成立胜观乡人民政府。

1958年建立胜观人民公社。

1966年更名为双胜人民公社。

1971年恢复原名。

1984年改为胜观乡。

1992年9月,鄢家、斑竹并入建立胜观镇。

1994年8月完善乡镇建制时划出鄢家、斑竹分别置乡。

2019年10月,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复同意撤销鄢家乡,将其所属行政区域划归胜观镇管辖,胜观镇人民政府驻胜磨街33号。

1952年,析青居、浸水2乡置阙家镇。

1955年,阙家镇划归青居、浸水2乡。

1957年,青居、浸水2乡析置阙家镇。

1958年10月,阙家镇改为阙家公社。

1966年,阙家公社更名为先进公社。

1971年10月,先进公社更名为阙家公社。

1984年3月,由阙家公社改为阙家乡。

1992年9月,石圭、阙家、溪头3乡合并为石圭镇。

1994年9月,石圭镇析置阙家镇。

2019年10月29日,撤销溪头乡,并入阙家镇。

1952年5月,析溪头乡6村置石圭乡。

1958年12月,石圭乡改为石圭公社。

1966年,石圭公社更名为立新公社。

1971年10月,立新公社更名为石圭公社。

1984年3月,由石圭公社改为石圭乡。

1992年9月,石圭、阙家、溪头3乡合并为石圭镇。

1994年9月,石圭镇析出溪头、阙家2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