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官塘驿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官塘驿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知县李居仁在境内创建交通驿站,在此开挖一口水塘得名。
2006年8月原蒲圻矿物局企业改制;2009年11月成立矿务局社区,管理原矿务局居民的社会事务。
因位于西梁湖南岸,有一座较大最高的平顶山峰,抵御洪水,好似西梁湖南边的屏障,故而得名。
境内有一处地下泉水常年涌流,冬暖夏凉的名泉,集镇建于泉水的出口处,故而得名。
1957年冬,原咸宁县汀泗桥区公所倡导联盟第二农业生产合作社主持,邀约原蒲圻县独立乡星光、耀光农业生产合作社联合拦河筑坝建堰。拦河堰于1958年3月建成后,极大的提高了当地农田抗旱保丰收能力,达到了稳产增产目的,故取名幸福堰。
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知县李居仁在境内创建交通驿站,在此开挖一口水塘得名。
据古老传说经常有白色神羊来畈中吃草,故称白羊畈,村以畈得名。
“龙凤山”指灯笼山凤山两座山的简称。
双丘畈三面环山,中间自然形成一硕大的山谷平原,此畈东西走向,长达2.5千米,总面积约1.2平方千米。因畈中一条港溪(双丘港)穿畈而过,将原本一马平川的丘地被港溪一分为二,故而命名。
相传明朝时期,朝廷派一位叫官玉雁的人去外地考察,官来我黄沙畈,路过时,问一村民,这地方叫什么地名,村民答曰:此地叫金沙畈,官停了片刻,四周一望说:此地没有金子,只是黄沙,话罢就走了,从此黄沙流传至今。
相传此地原属张姓,名张庄。小溪流经屋后。所谓风水不利,张姓失刘姓迁来后,就把小溪改道,引入贯通居民点,将村塆一撕(司)两边,故而得名。
相传很久以前,有一云游和尚至此,触景生情,挥毫写道“孤峰独耸是随阳,野草闲花绕梵堂,四面八方罡风扫,一轮明月照粉墙”。主峰高于群峰,早晚见阳,故而得名。
据清《蒲圻誌》载文,具东70里有一“老虎岩”,因本村姓王、雷、周、黄、吕、陈等姓氏祖祖辈辈都是居住在“虎头冲”(俗名),而周姓的后山岩石形象虎头,故名“老虎岩”。
葛仙山是晋代道人葛洪修仙羽化之地故名。山巅有葛洪羽化塔,炼丹石室、丹炉、石碗等遗址。
四周均为群山,且泉眼较多,古时每遇山洪,全畈一片汪洋,故名洋泉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