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贵定县盘江镇各村社区情况介绍

贵定县盘江镇各村社区情况介绍

新街社区位于贵州省贵定县盘江镇中部,紧邻贵新高等级公路和国道210主干线,与清定桥村,距省会贵阳50公里,距县城19公里,距离盘江匝道口4公?里,交通十分便利。平均海拔1100m,属于中南部坝地春末秋初温湿气候区。本区春末(4月下旬)平均温度17—20℃,夏季(5—7月)平均温度22—24℃,秋初(8月)平均温度17—20℃,年积温度5188℃,日照时数1050小时,日照率21—23%之间,全年气候宜人。共有户籍人口847户972人。

盘江镇红旗村位于盘江镇南面,现有耕地1584.76亩,辖19个村民小组,11个自然村寨。共有678户3154人,劳动力2290人。全村通水、通电,道路硬化率为98%,移动通信覆盖率100%。农业以水稻、油菜种植为主,农民主要收入酥钕凼杖胛鳎逅掷畈烤尤蚴孜唬哿空既虻�80%以上。紧邻贵新高等级公路和国道210主干线,距县城20公里,距盘江匝道口4公里,交通十分便利。有红旗大坝农业综合项目开发区,一期工程已经完成,机耕道与排灌沟已建设完工。“千户布依村寨”一期建设基本完成。

村内有农业女子机耕服务队,村文娱表演队3支,户户有酥李园,酥李种植面积10000余亩以上。2005年以来,村民罗福佳等建立特色中药材太子参、千层塔、何首乌种植基地,试种成功后,引导狮扑村、音寨村农户发展太子参种植300亩,何首乌种植50余亩;有村民陈家伦等养殖大户建立牛、猪品改示范基地,引导农户发展养殖业,加快了全镇农业结构调整步伐。2008年,成立了贵定县惠民农机专业合作社,实现机械化耕作300余亩,并种植航空蔬菜30亩,加快了农业产业调整及农业机械化发展。

结合“金海雪山”旅游文化节的举办,酥李销售价格提升,全村人均纯收大副提高,2010年,群众人均年收入5156元。先后被评为全省无公害蔬菜示范基地、州级“先进基层党组织”和“文明村寨”。

音寨村位于贵州省贵定县盘江镇南面,紧邻贵新高等级公路和国道210主干线,距省会贵阳50公里,距县城19公里,距离盘江匝道口4公?里,交通十分便利。音寨村地势由东向西逐渐倾斜,形成东西高、中间低的阶梯构造,特点是地势起伏,地貌以山地为主,约占70%左右,平均海拔1100m。属于中南部坝地春末秋初温湿气候区。本区春末(4月下旬)平均温度17—20℃,夏季(5—7月)平均温度22—24℃,秋初(8月)平均温度17—20℃,年积温度5188℃,日照时数1050小时,日照率21—23%之间,夏季气温高、湿度大。耕地海拔1000—1100米,坝地开阔,地面高差不大,独立成片。粮食作物主产水稻,次产玉米、小麦。经济作物主产油菜,次产蔬菜、水果。全村耕地1163.7亩,其中田地1023亩。全村由音寨、麦董、春风三个自然寨组成,辖16个村民组,共有647户,2746人。音寨村依山傍水、民风淳朴,至今依然完整保存着布依族的民族文化和习俗,布依族民居建筑风格与自然环境极其融洽,是贵州省首批13个省级民族自然保护与建设村寨之一。

根据坝区千亩油菜和千顷酥李春季花开时节形成的独特奇观,依托丰富的农业旅游资源和特色的民族文化风情,发展以原生态和保留田园风光为重点的农业观光旅游,于2005年成功打造了国家AAA级景区——“金海雪山”乡村旅游景区。景区以其秀丽的自然风光、浓厚的民族风情、完善的基础设施、优质的配套服务,吸引了国内外众多游客慕名而来,2010年,音寨接待的游客人数达到180万人(次)。音寨村共有128户群众从事具有布依特色的“农家乐”、36户开办了乡村旅馆,从事旅游服务产业的群众达1000多人。全村人均纯收入从2005年的3380元跃增到2010年的5775元。

近年来,音寨村先后被评为“中华布依第一寨”、“全国生态文化村”、“全国农业观光旅游示范点”、“全国三八红旗集体”、“第六次民族团结先进集体”、“贵州省省级民族自然保护村寨”、“全省新农村建设试点村”、“贵州省‘五好’基层党组织”、“全省文明村寨”等荣誉。

清定桥村地处盘江镇中部,座落于瓮城河畔,风景秀丽,贵新高等级公路盘江匝道口就设在村境内,210国道线连贯全村,距高坪火车站5公里,距县城贵定11公里,距省城贵阳54公里,距龙洞堡机场45公里,交通十分便利。2004年10月与(同心村、平堡村、清定桥村)三村合并后,成为三个行政村新建制村的中心行政村统称为:盘江镇清定桥村民委员会,辖8个村民小组,全村总户数872户,总人口3876人,少数民族占总人口55.8%。耕地面积1491亩,退耕还林地1320亩,党员91人,党员专业户25人。2010年全村农民人均年纯收入4525元。全村通水、通电率100﹪,村级道路硬化率为85%左右。全村有两个占地面积分别是1200平方米、650平方米的农民文化活动家园,农民文化活动家园内的设施都基本齐全,有四个由老百姓组成的50人民族文艺队,很好的丰富了老百姓的精神文明生活。通过村庄整治集中力量打造了清定桥村高堡和狗肉街的民居包装、道路硬化、铺设污水处理管道、修建污水处理池、生活垃圾池、公共厕所等基础设施,老百姓的居住环境等到很大的提高,休闲环境也得以改善,为清定桥村打造乡村特色旅游奠定了很好的基础。清定桥村多次被省、州、县评为“文明村寨”、“先进党支部”、“先进基层党组织”。

清定桥村“两委”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路线,紧紧抓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经济奔小康”这个主题,不断加快全村经济发展步伐,围绕镇党委、政府提出的发展思路,努力创新发展思维,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全心全意投身于新农村建设,认真调查研究,结合实际,精心制定发展规划,加快村经济增长速度和提高群众的生活水平。清定桥村将努力形成具有较强竞争能力和地方特色的经济结构和经济增长格局,不断增强村级综合服务功能,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继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按照镇党委、政府的统一安排,村两委班子在狠抓经济建设的同时,把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相结合,同布署,同实施,同落实,坚持“两手抓,两不误”,全村的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得到加强,,努力提高村民素质和乡村文明程度,提升整体形象,逐步把清定桥村建设成为综合经济实力强、人民生活富裕、社会文明进步的现代化小康村。

贵定县盘江镇狮扑村位于盘江镇北面,东接盘江镇清定桥村,南界龙里县三元镇,西邻马场河乡,北与落北河乡接壤。村委会距镇政府所在地3.5公里。全村辖14个村民小组,分为水东、枇杷寨、长冲、狮扑阳、付家湾、毛栗寨、沙坝、龙潭湾、龙潭堡、下湾、都路冲、蒙家寨等12个自然村寨,共有555余户2448人,以布依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占全村总人口63%,有耕地面积1216亩,森林覆盖率达50.2%。全村基础设施条件和交通条件还较差,村寨相对散落,农民经济收入来源单一,主要以发展常规农业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有水稻、玉米,经济作物主要有油菜籽、蔬菜、酥李,农民主要经济以农业、运输、外出务工为主。

村两委班子在换届后,进行了调整,村两委干部7人中妇女1人,少数民族3人,初中文化程度6人,党员干部6人,女党员1人,36至45岁干部5人,46岁至50岁干部1人,50岁以上2人,平均年龄44岁。新一届村“两委”班子团结奋斗,坚持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落实党的-精神实质,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宏伟目标,按照“五个好”村创建目标,村两委把转变村干部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抓好制度建设,规范村干部行为作为重点来抓。通过带领群众勤劳致富过程中,村党支部的战斗力、凝聚力、号召力明显增强,干部的工作作风转变了,意识增强了,群众满意了,干群关系密切了。

如今村两委认真分析村情,提出了“坐山靠山,致富靠科技”的发展思路:以搞好村公路建设、解决人畜饮水的问题作为发展基础,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经果林种植,建沼气池,养鸡、养猪,养鸭;根据全村土质状况,发展蔬菜规模种植,现全村共种植蔬菜111.5亩;利用水东纯朴的布依民族风情,发展农家乐旅游。

长江村位于落北河乡政府所在地,距县城仅6公里,全村共有11个自然寨、17个村民小组,804户,总人口3075人,全村共有党员45名。全村土地总面积8.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270.2亩,其中:田890.2亩、土1380亩,荒坡、荒地、林木面积12000亩。经济来源以种植业为主,以旅游业、养殖业为辅。堪称“黔中第一漂”的洛北河漂流终点—红子岛,位于长江村,岛上如火如荼的红果,被旅游专家鉴定为“中国第一”。落北河乡景区已形成了集漂流、游船观光、风味小吃、休闲垂钓为一体的娱乐服务体系,旅游业的发展给长江村村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近年来,村党支部严格按照“五好”基层党组织建设目标和新农村建设标准,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契机,村狠抓党员干部队伍教育管理,建立健全了各项制度,党支部自身建设进一步加强。同时,村党支部还依托便利的交通区位优势和“黔中第一漂”旅游品牌,大力发展稻桩蚕豆、茶叶和水上养鸭等特色种养殖项目,全村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群众收入不断提高,党支部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明显加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发挥,为建设和谐、文明、富裕的新农村作出了贡献。2010年2月,长江村党支部被县委评为实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先进集体”。
白龙村位于贵定县落北河乡西北面,距乡政府7公里。全村辖5个自然寨,11个村民小组,466户,2146人,耕地总面积2270.2亩,其中:田890.2亩、土1380亩,荒坡、荒地、林木面积12000亩,人均实际耕地1.18亩。全村经济来源以种植业为主、养殖业为辅,群众收入以农业和外出务工为主。白龙村杨家寨是一个以布依族为主的自然村寨,全寨共有95户总人口368人,布依族占总人口的99%,是落北河乡新农村建设示范点之一,也是贵定县旅游规划“一水二洞三山四寨”之一。因杨家寨景色优美怡人,民族风情浓厚,2009年9月,杨家寨被选为中视远图公尽⒐笾菔∥牧⒐蠖ㄏ匚卣吓纳愕牡缬啊端掷罨ㄊ⒖牡胤健纺谕饩芭纳愕刂弧�。
兴隆村位于爻俏鞅辈浚卮β浔焙酉缍妗>喙蠖ㄏ爻�10公里,距落北河乡政府4公里。盘—落—马旅游油路贯穿整个兴隆村,交通极为便利。全村辖16个自然寨,21个村民组,总户数834户,3940人,以布依族为主的少数民族人口占全村总人口的70%。全村耕地面积3700亩,荒坡面积7680亩。全村经济来源以种、养殖和外出务工为主。兴隆村水果丰富,盛产樱桃、酥李、梨子,每年全县市场上上市的樱桃,兴隆樱桃占85%以上,酥李占50以上。

兴隆村是典型的农业村,近年来,乡党委、政府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不断加大对农业实用技术的培训,旱育秧种植,温室两段育秧,宽窄行载培等增产技术已全部普及。玉米种植以营养球块,袋育苗移载为主,杂交水稻用种率100%。

近年来,乡党委、政府把兴隆村作为实施“185工程”重点村,大力发展蔬菜种植、经果林种植和“林下养鸡”项目,加大低产果园改造和试种“高产脱毒洋芋”项目。2010年,共改造低产果园800亩,发展林下养鸡5000只,种植高产脱毒洋芋60亩,实现产值400余万元。

马场河村位于贵定县城北面,距离贵定县城16.5公里,处于马场河乡人民政府所在地,是马场河乡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村总面积28.5平方公里,乡级公路贯穿始终,全村有56个村民组1100户4860人,占全乡总人口数的54%,有耕地面积3402亩,其中田1707亩,土1695亩。主要以水稻、玉米为主,村内发展有晚熟桃30亩,金银花200亩,椪柑300亩,茶叶100亩,黑山羊290只,百头猪场2个。村民经济收入较低,人均纯收入1495元。

全村粮食作物以水稻、玉米为主,经济作物以油菜、水果、蔬菜等为主。按照“185”工程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利用本地的优势资源,发展特色产业娃娃鱼养殖250尾,竹鼠养殖150余只,黑山羊养殖250只,金银花种植350亩,金银花育苗示范点一个。

本孛褡宸缜樵虾瘢惹楹每停月沓『臃商炝焐焐┬那潘倍雌俨计婷盥糜尉扒鞯姆缇岸烂溃皇住肮鸹ǹ判腋@础辈家郎礁柘毂槿�

新沿村位于马场河乡政府北面,距乡政府所在地4公里,全村总面积20平方公里,耕地1812亩,东与本乡马场河相连,南与本乡马场河村锅厂相连,又与龙里县哪嗙乡凤凰村大土相邻,西与龙里县哪嗙乡项溪相连,北与马场河村车盆冲相连。村委会距县城19公里,距乡政府驻地3公里。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平均海拔1250米。

全村有10个自然寨,17个村民小组,共居住着456户,1987人,其中少数民族占40%。目前全村拥有村级公路15公里,但50%路面质量差,未能达到正常通车,全村拥有完小一所。

新沿村由于受自然环境限制,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较滞后,属省级一类贫困村。全村有耕地1500亩,9户移民搬迁,党员39人,其中女党员9人,高中以上文化3人,现有村委干部3人。全村两条自然河流交汇于村委会驻地,是一个以种植、养殖为主的传统农业村。

村内有着大面积的草坡和灌木林地,非常适合黑山羊的养殖,目前有养殖点3个存栏数100多只,丰富的自然水资源,饲养鸭蛋良好,有养殖点一个存栏1400只。有茶叶基地2个,面积2000亩。金银花种植点1个,面积200亩。板栗种植点4个,面积200亩。有对门寨天生景观—硝洞,花甲通井,转角锅底荡自然景观,有高寨大沟落水洞和毛栗寨对门汤面水景点.有横跨岩底河沟的沪昆高铁铜鼓20特大桥交通命脉,别具一格民族山歌等民族风光。

新峰村位于马场河乡政府南面,距乡政府所在地7公里。全村总人口2053人,413户,17村民小组,全村土地面积约17.9公顷,境内南北全长3公里,宽约2公里,全村党员39人,现有村两委干部7人,是一个以种养殖植的传统农业村。

新峰村推行“一肩挑”,班子成员实现交叉任职,各组织建立配齐。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较强,整体素质较高,经济发展较快,实现寨寨ü罚ㄓ刑厣抵袷笱郴匾桓觯⒄勾霓贾种�800亩、板栗种植100亩,土杂鸡养殖3000只,脱毒洋芋种植200亩。

三五社区位于贵州省贵定县盘江镇东面,紧邻贵新高等级公路和国道210主干线,东南与音寨村相邻,北与清定桥村接壤,距省会贵阳50公里,距县城19公里,距离盘江匝道口4公?里,交通十分便利。平均海拔1100m,属于中南部坝地春末秋初温湿气候区。本区春末(4月下旬)平均温度17—20℃,夏季(5—7月)平均温度22—24℃,秋初(8月)平均温度17—20℃,年积温度5188℃,日照时数1050小时,日照率21—23%之间,夏季气温高、湿度大。共有常住户250户550人,其中流动人口300人。有劳动力人口320人,大都在三五三五厂上班。2010年,常住人口人均年收入155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