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荷地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荷地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荷地村以其山色秀丽,形若荷花得名。
底墅,相传原是沼泽,邻近有栏下坑、上堂、隘边等18个小村,吴氏徙居于此后,周围小村相继衰落,故有“兴一个底墅,灭十八个小村”之说,因村位于荷地底边,故名。村委会驻地底墅,以驻地得名。
黄沙村昔名白象,诗云“黄沙门前花香树,白象转湖柳对松。”后受洪水冲刷,大片黄沙淤泥积于村外始更为今名。村委会驻地黄沙村,村以驻地得名。
大岩村因溪边有一岩山,巍峨挺立,光滑如壁,奇伟壮观,村名因之。
杨朗坑村呈燕窝形,其下有水坑,故初名燕浪坑,含“燕语呢喃”之意;杨朗坑,乃昔名之谐音。村委会驻地杨朗坑村,村以驻地得名。
原是草地,高踞大头山腰,一日练氏六四公牧羊到此,发现是处“龙脉”,遂徙迁至此,故昔称“羊桥”意指羊“搭桥”而来。
黄洋,一称黄坛儿。据当地《练氏宗谱》载:始于五代后唐天成五年(930),黄氏置,练氏于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从杨桥迁入。村形呈“真武坐堂,龟守水口”状,故昔名黄潭。“潭”、“坛”同音,后世谐为黄坛。后因黄坛大队与竹口公社黄坛大队重名,1981年改称黄洋大队,为与大队名称一致,1981年11月,黄坛更名为黄洋。1984年黄洋大队更称黄洋行政村。置村民委员会。
苏湖,据当地《胡氏宗谱》载:始于南宋绍兴十年(1140),苏氏置,胡氏继入。明称苏姑塘,清称苏湖塘,皆以村中央的大池塘和苏氏开拓而得名。后世为便于书写,简称今名。村委会驻地苏湖,以驻地得名。
以合并村原属联丰大队得名。
以合并村高住村、马家地村各取一字得名。
以合并行政村各取一字得名。
以合并村原属东坪大队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