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河下镇各村社区历史沿革

河下镇各村社区历史沿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县城区宝平乡。

1956年,成立井头高级社。

1958年,成立井头大队,属界水公社。

1961年,成立河下公社,井头大队分设河下、平川大队、属河下公社。

1984年春,农村体制改革,河下大队改设为河下村民委员会,得名后沿用至今。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属县城区江口乡。

1952年,属水口区礼珠乡。

1956年,由三个初级社组成更上高级社,属河下乡。

1958年,河下乡并入界水公社,成立礼泉大队。

1961年,河下公社从界水公社分设,属河下公社。

1984年春,农村体质改革改设为礼泉村民委员会,得名后沿用至今。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属县城区江口乡。

1952年,属水口区礼珠乡。

1956年,由和平、胜利初级社转为礼珠高级社。

1957年,属河下乡。

1958年,河下乡并入界水公社,成立礼珠大队。

1961年,河下公社从界水公社分设,属河下公社。

1984年春,农村体制改革改为礼珠村民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县城区宝平乡。

1956年,由流清、平川初级社转为平川高级社。

1958年,成立井头大队,属界水公社。

1961年,界水公社分设河下公社,井头大队分设平川、河下大队,属河下公社。

1984年春,农村体制改革改设平川村民委员会。

得名后沿用至今。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属洋津区划江乡。

1956年,由浒溪、蔡家、丁塘、潭塘四个初级社联合为新丰高级社。

1958年,划江乡并入界水公社,成立浒溪大队。

1961年,河下公社从界水公社分设,属河下公社。

1984年春,农村体制改革浒溪大队改设浒溪村民委员会,得名后沿用至今。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属洋津区划江乡。

1956年,由划江、黄家、罗家初级社并为新星高级社。

1958年,划江乡并入界水公社,成立划江大队,属界水公社。

1961年,界水公社分设河下公社,属河下公社。

1984年春,农村体制改革改设划江村民委员会。

得名后沿用至今。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属江口乡。

1956年,由向明、龙伏初级社并为江口高级社。

1958年,水口乡划入界水公社,成立江口大队,属界水公社。

1961年,界水公社分设河下公社,江口大队属河下公社。

1984年春,体制改革改设江口村民委员会,得名后沿用至今。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属县城区江口乡,1952年,属水口区礼珠乡。

1956年,由2个初级社组成江口高级社。

1957年,属河下乡。

1958年,河下乡并入界水公社,成立江口大队。

1961年,河下公社从界水公社分设,江口大队分设龙伏大队,属河下公社。

1984年春,体制改革改设龙伏村民委员会,得名后沿用至今。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江口区江口乡。

1956年,由垱头、石下、更田三个初级社合并为一个高级社。

1958年,江口乡并入界水公社,成立更田大队,属界水公社。

1961年,界水公社分设河下公社,属河下公社。

1968年,更田大队改为垱头大队。

1984年春,农村体制改革改设垱头村民委员会。

得名后沿用至今。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属洋津区水口乡。

1952年,属水口区水口乡。

1956年,成立洋田高级社。

1958年,水口乡并入界水公社,成立洋田大队。

1961年,河下公社从界水公社分设,属河下公社。

1984年春,农村体制改革改设洋田村民委员会,得名后沿用至今。

合作化时,由水口、南岭初级社并为水口高级社。

公社化时,属界水公社,后属河下公社。

1968年,改社办花园林场。

1984年春,农村体制改革时,由花园林场改设为花园村民委员会,得名后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