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华湖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华湖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该居委会驻地在华湖镇堡内村,故名。
明永乐二十一年(1423),黄姓从福建莆田迁居至旧厝定居,后移至官道(惠来置县后,属潮州府管辖,官员上府城必经此道向东走,民称官道)旁立寨创业,故名。
1018~1023年谢氏从潮安翔龙大窖乡到县城东南面1.5公里处创居,因村驻地地势低平,且全村皆姓谢,故名“下谢”,新中国成立后雅称“华谢”。
华陇村委会由三个自然村(华英村、陇美村、后谢村)组成,取其中二村首字,故名。1999年由惠来县人民政府批准设立。
1195年东莞县尉方骥之之长子方孟全到此居住,因位于一坑状低洼地的东侧,故取名“坑东”。坑东的东北侧是一片宽阔低平的土山丘,古“光华河”(今雷岭河)环绕土山丘经东南入海,暴洪潮患,为期望不受其害,故名“东福阜”。宋代为古圩集——桥公圩(又称葵阳圩)所在地,周围的居民点(五十三乡)都依阜名统称东福阜(村),至明代中期,在东福阜居住(含东格铺,又称东福,前何、下家、新寨、白石角、后陈六个小村)的郑、张、陈、何、等姓氏先后迁往他处定居,以上六村加坑东一乡共七乡全为方姓一族所居,仍称东福阜,简称“东福”,俗称“七乡方”。
南宋嘉定年间(1208~1224)吴家始祖名养(号千十)从福建省莆田县调到潮阳县任巡辖,卸任后到此定居开基创乡。原有马、林等姓氏先居于此,后马、林二姓迁徙他乡定居,仅存吴姓。因地处惠来都禄昌溪(今称盐岭河)流经隆井都赤洲楼出海的末段河道,当地人称“后溪”,村建在其东南侧,也名后溪。昔日村四周多滩塗地,历经年代变迁,遂为田垅,但常受暴洪海潮之害,田地没入其中,变为汪洋泽国,故后人称其为“后溪洋”。1950年简称溪洋。
明景泰六年(1455),池畔村郭、张二姓至此建新村,故名新地,后又有林、黄、陈、蔡诸姓在村东侧聚居重辟新地,遂称先置居地为内新地,后置居地为外新地,统称新地。
宋初期,有杨、郭、施、黄诸姓在此居住,因村东南侧塭田受海潮渗透,生长着海生植物“胶绽树”(学名海底红树林),故名“胶田”。因“胶”与“咬”潮音相近,有些土气,故取“绽”之谐音“丁”,雅称“丁田”。
明宣德五年(1430),由黄氏祖宗会公率领子孙,从福建莆田来此创村,其时已有郭姓先在此居住。百姓安居乐业,风景独特。有天然“石寨”。为纪念郭氏先行创建之功,故取名为“郭岗”。后因村建于池塘之边,改为“池畔”。
宋末年间,彭氏到雷岭河东侧创业定居,因村前大片田地租给佃户耕作,佃户称为“彭家田”,至明嘉靖末年,佃户在耕作的土地上建房定居,故称“彭田”,1950年改为“坪田”(潮音“彭”与“坪”相近),同时分为“坪新”、“坪老”两个小村。
明永乐年间(1403~1424)林姓来此定居,先前已有各姓居住,因邻村数水汇集于龙潭湖,故周围数村称下湖,雅称“华湖”。清顺治二年(1645),村民高廷焕在此建寨,此后设村称华湖堡,简称华堡,后改称堡内。
明初期,揭阳白塔的曾姓到此定居,故以故里名之。
明嘉靖年间(1502~1566)林姓从福建迁移于离惠来县城以东9公里处创村。因三面环山,住宅建于低洼处,故称“下宅”,新中国成立后,雅称“华宅”。
黄岗公于明洪武永乐年间(1473),由周田前湖迁移至此(原名黄油园,也叫油黄园)搭寮,定居榨油。其时已有庄、肖、郑三姓同村居住,1488年明弘治孝宗年间,黄岗公女嫁郑,以郑祖为婿。1567年隆庆穆宗,郑公立郑厝寨。1616年明万历神宗,黄油园失火而被烧寨,黄氏众人由此入住郑厝寨,而有郑、黄、庄、肖四姓同住。1620年明天启熹宗,有王知府子孙人众至此祭祖,其时找不到祖坟而在郑厝寨寨前对天而祭。寨在葵阳山下,因寨前寨后有丘陵山脉连接,而寨在两山脉中间,村落处坑底,故取名“祭坑”。
传说明初有“茶”、“布”二姓相继在此创祖,有一天,朝廷搬运金银差役路过,因劳累在此歇息,乡人未能招待,说:“如果有此金银就好。”差役听后就说:“你们要就给你们吧。”说毕放下金银就走。然后报与朝廷,说是乡人抢了金银。朝廷即派兵查剿,导致散乡。明天启六年(1626)潮阳绵城肖姓一家到此安家。清顺治八年(1625),今塗楼李厝埕李氏因被毗邻欺压,故迁至此聚居。为纪念“茶”、“布”二姓氏,取名茶布,因“布”潮音与“铺”相似,随着时间的流逝,后演变为“茶铺”。
说明:数据源自网络,部分排名不分先后,如有不同意见,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