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淮阳区郑集乡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淮阳区郑集乡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明弘治九年(1456)郑应宾父亲率领子侄九人从山西省平阳府洪洞县枣林庄迁到陈州(今淮阳)东南25公里孝义乡,建大郑寨。随后又率后裔在县城西7公里处建村,取村名郑官庄。清末时期此村与一位烧瓦盆的人结怨,后此人投奔李自成并做了一位将领。李自成进入中原,这位烧过瓦盆的将领为了报私怨,率兵洗劫、火烧了郑官庄。郑姓幸存者在距郑官庄0.5公里处居住建村。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万庄集逐渐移到这里,取村名为郑集。
明代孔姓来祖兄弟二人从山西洪洞县迁来居住建村,因老大靠老运河岸边建村,村名为大孔。
全村居民大都姓殷。其先人于明末由山西洪洞县迁民到这里,当时有四家姓殷的,还有张、刘、陈诸姓都居住在这里,姓殷的住在中间,称殷家胡同。还有一说,是这个村大人多,胡同多,居民又大多姓殷,命名殷胡同。后讹传为殷古同。
原名张庄。明末贺姓来祖从周口北郊贺桥迁此居住建村,后人丁兴旺,取村名为贺庄。
据《赵氏家谱》记载,赵姓村民来祖从山西迁到陈州西余庄定居。后余姓人绝嗣赵姓人发展很快,家境越来越富。后由赵家掘井一眼,名莲花井,故将村名改为莲花井赵庄,简称为赵庄。刘姓来祖是从山西洪洞县迁此,紧邻莲花井赵庄建村,来祖兄弟二人一人在前建村,一人在后建村,在前为刘庄,在后为后刘庄,后合并村庄为赵刘。
明代初期薛姓来祖从山西洪洞县迁此落户建村,当时村里有个叫薛柳的人出了名,就以人名呼此村为薛柳,后演化为薛庄。
明初张姓由山西太原迁往许湾张奶奶庙,到清初因发黄水从张奶奶庙迁往此处,因沿淮阳至周口官路居住,故名官路边。
明隆庆年间陈氏村民祖先陈纪学、陈纪士迁徙到这里建村,命村名为重华寨。清代中期为防匪患建寨,寨筑好后,改村名为陈寨。
李氏来祖李廷连于明洪武四年(1371)从山西洪洞县迁陈西部,在此建村落户,取村名为李庄。后发展壮大,改村名为大李庄。明嘉靖年间李氏财主李如江盖了楼房,以人名取村名为李如江楼。后简称李江楼。
元末梅氏村民先人和王氏村民祖先从宝丰迁此,分东西建村,梅氏在东建村,名梅庄。王氏在西建村,称王庄。明洪武三年(1370)有一官员在梅、王两村中间建了一座关帝庙,竣工时,修庙官员问及此村姓氏,说姓梅。恰好官员也姓梅,故此庙即称梅庙。后人为纪念这位官员,取村名为梅庙。
说明:数据源自网络,部分排名不分先后,如有不同意见,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