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经济开发区(杨舍镇)各村社区历史沿革[2]

经济开发区(杨舍镇)各村社区历史沿革[2]

2003年4月,设立悦盛社区居民委员会。

1990年4月,设立泗港镇居民委员会。

2002年5月,改为泗港社区居民委员会。

2002年6月,设立乘航社区居民委员会。

1994年,设立东莱镇居民委员会。

2003年3月,改为东莱社区居民委员会。

1999年8月,设立晨阳社区居民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属三余乡一、二、四、五村。

人民公社化时期,为杨舍公社四大队、十七大队。

1980年地名普查时,四大队改为赵庄大队、十七大队改为北庄大队。

1983年,赵庄大队改为赵庄村、北庄大队改为北庄村。

属杨舍乡。

1986年12月,随杨舍乡撤并划入杨舍镇。

2011年1月,北庄村并入赵庄村。

2013年9月,撤赵庄村,建赵庄社区居民委员会。

中华人共和国建立初属江阴县城西乡、苏墅乡。

1959年,成立杨舍人民公社时,为六大队。

1980年地名普查时,六大队改为包基大队。

1983年,包基大队改为包基村,属杨舍乡。

1986年,撤乡建镇后属杨舍镇。

2013年9月,撤销包基村,建包基社区居民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属江阴县城西乡二、四村。

人民公社化时期,为杨舍公社七大队(也称新华大队)。

1980年地名普查时,七大队改为小城市大队。

1983年,小城市大队改为小城市村。

属杨舍乡。

1986年12月,随杨舍乡撤并划入杨舍镇。

2013年9月,撤小城市村,建小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属江阴县北城乡二、九村。

人民公社化时期,为杨舍人民公社十二大队(也称东风和澄虞大队)。

1980年地名普查时,十二大队改为范庄大队。

1983年,范庄大队改为范庄村。

1986年12月,随杨舍乡撤并划入杨舍镇。

2013年9月,撤范庄村,建范庄社区居民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属江阴县北城乡一、三村。

人民公社化时期,为杨舍公社十四大队。

1980年地名普查时,十四大队改为城北大队。

1983年,城北大队改为城北村。

1986年12月,随杨舍乡撤并划入杨舍镇。

2013年9月,撤城北村,建城北社区居民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属江阴县杨舍镇城东村、东北村,东区属常熟县双墩乡南阳、沿东、合西村。

人民公社化时期,西区属江阴县杨舍公社一大队,东区属常熟县乘航公社勤丰大队。

1966年3月,从杨舍公社一大队划出湾士岸、道士巷等6个生产队归杨舍镇管辖,建立城东大队。

1980年地名普查时,乘航公社勤丰大队改为北水渠大队。

1983年3月,北水渠大队划入杨舍镇。

同年七月,城东大队改为城东村、北水渠大队改为北水渠村。

1995年10月,北水渠村并入城东村。

2013年9月,撤城东村,建城东社区居民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属杨舍镇城南、城东村,苏墅乡四、五村,城西乡一、七村。

人民公社化时期,属杨舍公社一、二、五大队。

1962年2月,从杨舍公社一大队划出东门二十一、二十二生产队成立蔬菜队。

同年下半年,又从杨舍公社十六大队划出南门和朱家巷的3个生产队建立蔬菜基地。

1963年,与东门蔬菜对合并成立蔬菜大队。

1967年10月,城西大队第一生产队并入蔬菜大队。

1975年,蔬菜大队改为城南大队。

1980年地名普查时,二大队改为小河坝大队、五大队改为旺家庄大队。

1983年,城南大队改为城南村、小河坝大队改为小河坝村、旺家庄大队改为旺家庄村。

属杨舍乡。

1986年12月,随杨舍乡并入杨舍镇。

1988年10月,小城市村五组并入城南村。

1995年9月,旺家庄村并入城南村。

2003年3月,小河坝村并入城南村。

2013年9月,撤城南村,建城南社区居民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属杨舍镇城西、城北、城南村,斜桥乡一、九村。

人民公社化时期属杨舍公社二、八大队。

1962年3月,从杨舍公社二大队划出第九、十、十一、十二、十三生产队建立城西大队。

1980年地名普查时,第八大队改为河南庙大队。

1983年,城西大队改为城西村、河南庙大队改为河南庙村。

属杨舍乡。

1986年12月,随杨舍乡并入杨舍镇。

1988年8月,小河坝村的谢巷、七房庄两个自然村并入城西村。

1995年9月,河南庙村并入城西村。

2013年9月,撤城西村,建城西社区居民委员会。

2006年6月,设立新农社区居民委员会。

2010年1月,新农社区居民委员会改为老宅社区居民委员会。

2006年3月,设立景巷社区居民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