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经济开发区(杨舍镇)各村社区历史沿革[5]

经济开发区(杨舍镇)各村社区历史沿革[5]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属常熟县洪兴乡、东莱乡、民庆乡。

农业合作化时期,属红星、民庆、民丰高级社。

1958年,成立东莱人民公社时,为庆东、庆丰、民庆、东莱、红星大队。

1975年,分别改为四、五、六、七、八大队。

1980年地名普查时,四大队恢复原名庆东大队,五大队改为黑桥大队,六大队恢复原名民庆大队,七大队恢复原名东莱大队,八大队改为协家桥大队。

1983年,庆东大队改为庆东村、黑桥大队改为黑桥村、民庆大队改为民庆村、东莱大队改为东莱村、协家桥大队改为协家桥村,属东莱乡。

1994年1月,撤乡建镇后属东莱镇。

1999年7月,协家桥村并入东莱村,民庆村与黑桥村各取一字合并成立庆桥村。

2003年3月,随东莱镇撤并划入杨舍镇。

2003年11月,庆东村、庆桥村并入东莱村。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属寿兴乡四、五、六、七、八村。

农业合作化时期,属寿兴社。

1958年,成立东莱人民公社时,为寿兴、七圩、二圩大队。

1975年,改为九、十、十一大队。

1980年地名普查时,九大队改为寿兴大队、十大队改为西闸大队、十一大队改为二圩大队。

1983年,寿兴大队改为寿兴村、西闸大队改为西闸村、二圩大队改为二圩村。

属东莱乡。

1994年1月,撤乡建镇后属东莱镇。

2003年3月,随东莱镇并入杨舍镇。

2003年11月,寿兴村、二圩村并入西闸村。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属福前乡西协兴、福兴、福前、福东、合义、福新、永德、东协兴村。

农业合作化时期属福星、五星、永德、协兴社。

1958年,成立东莱人民公社时,为永协大队、五星大队、福前大队。

1975年,永协大队改为十二大队、五星大队改为十三大队、福前大队改为十四大队。

1980年地名普查时,十二大队改为永协大队、十三大队改为福东大队、十四大队改为福前大队。

1983年,永协大队改为永协村、福东大队改为福东村、福前大队改为福前村。

属东莱乡。

1994年1月撤乡建镇后属东莱镇。

1996年3月,福东村并入福前村。

2003年3月,随东莱镇并入杨舍镇。

同年11月,永协村并入福前村。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属常熟县东莱乡二、三、四、五、六、七、八村。

1956年,建立农联、五一(南区)、永宁(西区)、五联(北区)四个高级社。

1958年,建立东莱人民公社,农联、五一(南区)、永宁(西区)、五联(北区)四个高级社合并成农联、五联两个大队。

1962年4月,五联大队划分成乌沙、五联两个大队。

1975年,乌沙大队改为十五大队、五联大队改为十六大队、农联大队改为十七大队。

1980年9月,十五大队改为乌沙大队、十六大队改为南桥大队、十七大队改为农联大队。

1983年8月,乌沙大队改为乌沙村、南桥大队改为南桥村、农联大队改为农联村。

属东莱乡。

1994年1月,撤乡建镇后属东莱镇。

2003年3月,随东莱镇撤并划入杨舍镇。

同年11月,南桥村、乌沙村并入农联村。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属常熟县黄浦乡长泾、团结、圩田、黄浦村。

农业合作化时期属黎明、大丰社。

1958年,成立东莱人民公社时,为大丰、黎明大队。

1975年,大丰大队改为十八大队,黎明大队改为十九大队。

1980年地名普查时,十八大队改为大丰大队、十九大队改为黎明大队。

1983年,从大丰大队中划出部分为蒋东大队。

同年,蒋东大队改为蒋东村、黎明大队改为黎明村。

1993年12月,属东莱镇。

2003年3月,随东莱镇并入杨舍镇。

同年11月,蒋东村并入黎明村。

1950年,属常熟县黄浦乡唐徐、西圩、黄浦村。

1956年~1958年农业合作化时属大丰社。

1958年,成立东莱人民公社时,属大丰大队。

1975年,大丰大队改为十八大队。

1983年,从十八大队分出,建徐丰大队。

徐丰大队改为徐丰村。

属东莱乡。

1994年1月,撤乡建镇后属东莱镇。

2003年3月,随东莱镇并入杨舍镇。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属晨阳乡一、二、三、五、六村。

农业合作化时期,为晨光三社、四社。

1958年,成立晨阳人民公社,为八大队、九大队。

1980年地名普查时,八大队改为晨南大队、九大队改为晨中大队。

1983年,晨南大队改为晨南村、晨中大队改为晨中村。

属晨阳乡。

1992年12月,撤乡建镇后属晨阳镇。

2003年8月,随晨阳镇并入杨舍镇。

2004年4月,晨中村并入晨南村。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属南新乡七、十、十一、十二、十三、十五村,新东乡一、二村。

农业合作化时期,为晨光十八、十九、二十社和光辉三社。

1958年,成立晨阳人民公社时,为十二、十七、十八、十九大队。

1980年地名普查时,十二大队改为南新大队、十七大队改为新南大队、十八大队改为晨光大队、十九大队改为校兴大队。

1983年,南新大队改为南新村、新南大队改为新南村、晨光大队改为晨光村、校兴大队改为校兴村。

属晨阳乡。

1992年12月,撤乡建镇后属晨阳镇。

1999年7月,晨光村并入校兴村。

2003年8月,随晨阳镇并入杨舍镇。

2004年4月,校兴村、新南村、南新村合并为南新村。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属南新乡五、六、八、九、十四村。

农业合作化时期,为晨光十六、十七社。

1958年,成立晨阳人民公社时,为十五、十六大队。

1980年地名普查时,十五大队改为金沙大队、十六大队改为晨新大队。

1983年,金沙大队改为金沙村、晨新大队改为晨新村。

属晨阳乡。

1992年12月,撤乡建镇后属晨阳镇。

2003年8月,随晨阳镇并入杨舍镇。

2004年4月,金沙村、晨新村合并为晨新村。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属汤桥乡坞墩、潘家、丁黄村,乘航乡陆家、新市、薛家、徐坝、西周村。

1958年,成立乘航人民公社时,为新民大队、新联大队、农联大队。

1980年地名普查时,农联大队改为西周大队。

1983年,新民大队改为新民村、新联大队改为新联村、西周大队改为西周村。

属乘航乡。

1992年3月,撤乡建镇后属乘航镇。

1995年9月,西周村二干河以西、华妙河以南区域并入新民村。

2000年7月,随乘航镇并入杨舍镇。

2003年,新联村并入新民村。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属江阴县塘墅乡、新合乡,常熟县汤桥乡。

1958年9月,成立塘市人民公社,境内设立一工区、三工区。

1959年4月,一工区改为一大队,三工区改为三大队。

是年,从一大队划出南园等建立十月农场。

1961年9月,从三大队划出新庄廊和华塘河以北的自然村建立十二大队。

1962年1月,一大队改称塘市大队,十月农场改称农场大队,十二大队改称河北大队。

1983年6月,塘市大队改为塘市村,农场大队改为南园村,河北大队改为河北村,属塘市乡。

1993年3月,撤乡建镇后属塘市镇。

1995年9月,南园村并入塘市村。

2000年7月,随塘市镇撤并划入杨舍镇。

2001年2月,塘市村并入河北村。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属江阴县新合乡。

1958年10月,为塘市人民公社四、五工区。

1959年4月,改为四、五大队。

1962年1月,四大队分设黄旗大队和李巷大队,五大队改为刘市大队。

“文化大革命”期间,黄旗大队更名为建新大队,李巷大队更名为红卫大队。

1980年地名普查时,均恢复原名。

1983年10月,黄旗大队改为黄旗村、李巷大队改为李巷村、刘市大队改为刘市村,属塘市乡。

1993年3月,撤乡建镇后属塘市镇。

1999年7月,黄旗村并入李巷村。

2000年7月,随塘市镇撤并划入杨舍镇。

2001年2月,刘市村并入李巷村。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属乘航乡沈巷、倪家村,双墩乡池马、新三、大龙、梅许、新花村,三余乡五村。

1958年,成立乘航人民公社时,为民丰大队、勤星大队、新农大队。

1983年,民丰大队改为民丰村、勤星大队改为勤星村、新农大队改为新农村。

属乘航乡。

1992年3月,撤乡建镇后属乘航镇。

2000年7月,随乘航镇并入杨舍镇。

2003年,新农村并入民丰村。

2013年,勤星村并入民丰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