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冀屯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冀屯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明初,冀姓迁此建村,故名冀家屯。现称冀屯。
传:原名乐村。后因南宋岳飞路过此地,人们为了纪念他,将乐村改名为岳村。在1980年地名普查时,因与高庄公社所之岳村重名,经上级批准改为今名。
范姓为首姓,以姓氏得名范家屯。
传:明初,张骞由山西省洪洞县迁此建村,故名张骞屯,后简化成张千屯。
传:唐元和年间,东有座南北长两千米的当阳寺,因寺北侧地势低洼,雨季洪水被此寺阻挡不能排泄而屡遭水灾,后人们将寺院拆除一段,建桥一座而得名。
传:唐元和年间,东有座南北长两千米的当阳寺,因寺北侧地势低洼,雨季洪水被此寺阻挡不能排泄而屡遭水灾,后人们将寺院拆除一段建桥一座而得名。
传:明初,王朴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故名王朴屯。现称后屯。
传:此处西北原为三条河汇流处,多年冲击,形成一大沙滩,建在沙滩之南,故名南滩。现改称南坦。
建在东北流村和西北流村之南,取石门河由北向南之义,故名。
传:宋朝官兵打仗,曾在此东侧整顿马队,建村后人们取名马整屯。现称马正屯。
北流永固桥清雍正九年(1731)碑文记载:由于石门河从北流来,建桥后称北流永固桥。因在石门河东面而得名。
北流永固桥清雍正九年(1731)碑文记载:由于石门河从北流来,建桥后称北流永固桥。因在石门河西面而得名。
文姓最早在此建村,以姓氏名村文家庄。后简称今名。
传:明末清初,此地曾驻扎过军队,建村后,取名小营。1949年因与小麻村合并,取名麻小营。
明初移民,麻姓兄弟二人迁此建村,分居东西两地,兄住西称大麻村,弟住东称小麻村。
说明:数据源自网络,部分排名不分先后,如有不同意见,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