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吉县文城乡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吉县文城乡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因文城故城在县北三十里,此城是晋文公为公子时避骊姬之难,从蒲(今蒲县)奔翟(今吉县),筑此城遂呼文城。
村位于文城西下二公里塬面,北魏孝文帝时(471-499)在此设斤城县,隋开皇十六年改名为文城县,唐显庆三年,公元六百五十八年,县治迁文城村。为纪念该村建县,故名古县。抗战时期,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曾在此开军政会议,又被阎谐音改成为古贤。
村位于文城南三公里处,塬面平展开阔,村落较大,因在文城之南,称南村。村东北有南村堡,系昔日建城旧址。其西二公里里处即南村坡,抗日期间,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在此建城改名克难坡。
负责大圪塔、小圪塔、岭上坡等村务工作的群众自治组织。村位于文城与马粪滩公路交汇处,地势较高,从文城或南村望去,像一土圪塔,为与村下一公里处小圪塔区别,该村故称大圪塔。
负责柏树、侯家等村务工作的群众自治组织。村位于小圪塔西南墚下二公里处墚头,村西老窑科墚头,管道坡上原有十数株柏树,大沟南塬各村往文城方向路过此墚,首先看到的就是这些柏树,故称该村为柏树。
负责午生、冯家坡、上坪等村务工作的群众自治组织。村位于王家塬东二公里处,据说羌族部落仵城分支后裔曾在此居住生活,故被称为仵城,仵城二字发生音变读为(wushe),最后读音又变(wusha)写成午生或(仵生),实际应写成仵城。羌族仵城部落所到之处,都写仵城,因城字口语读(sha),又被谐音写成生,正确写法应是仵城。
负责青村、石堡梁、张家坡、土曲岭等村务工作的群众自治组织。青村为古代兵部尚书旧居,此地尚有较大古墓为该村二属姓祖墓,原立村各取意有二,一个取意村风兴旺,二是根据村处大山之宾,林木丛生,有四季常青之状,故名青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