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老城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2]

老城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2]

明隆庆年间,政府组织移民,谷姓从山西洪洞迁此建庄,因人数符合一营的标准,命名谷营,后谷姓分居,村北为后谷营,村南前为前谷营,此为后谷营。
明隆庆年间,政府组织移民,统一安排60人为1营,谷姓从山西洪洞迁居此地,因人数符合1营的标准,故名谷营。清道光时期,谷姓分居,为区别村名,村北为后谷营,村南前为前谷营。
崇祯年间,晏氏从山东枣林庄迁此地建庄,取名晏庄。
清道光年间,张姓从山东枣林庄迁此居住,因地处泉河湾道,故名张湾。
明末,徐氏由江苏省扬州县白石桥村移居至此建庄,旧时曾驻扎过军队,取名徐营,因村南有小徐营,故别称大徐营。
刘、普两姓均于明洪武年间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明、清期间由老城西吴通往西南的古驿路,经此坐船摆渡,为一重要交通渡口,又数代为刘姓管理渡口,取名刘埠口。
路姓族人迁此居住,后形成村落,取名路庄。
道光年间阮姓迁入此地建村,取名阮庄。
明洪武二年(1369),李氏先祖李奎携4子由山西洪洞迁至老城镇东北2千米处的张李庄,后4子分居,长子李志高在此盖楼建庄称李楼。
崇祯年间,有人来此建庄时,原一片洼地,且有几颗杨树矗立,故取名杨洼。
孙姓于洪武年间,从山东枣林庄迁此建庄,并在村中建有庙宇,后形成村落,取名孙庙。
明洪武年间,吴姓由山东枣林庄迁此建庄居住。当时移民,60人为1营,又均是吴姓,故名吴营。1983年老城东北又分出1个吴营村民委员会,同居老城镇辖区,为便于区别,冠以“南”字,称南吴营。
清乾隆年间,李姓由沈丘老城内小十字街迁此建庄,取名李庄。
明万历年间,卢姓迁此定居,因村原有一桥,故称卢家桥,又因在路旁,“路”与“卢”谐音,故名卢营。
明末,此处为金陵集。清康熙年间,因水患集市淹没不复存在,仅存三间瓦房,随后韩姓由南韩湾迁此居住,取名瓦房庄。
说明:数据源自网络,部分排名不分先后,如有不同意见,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