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罗村建于清同治九年(1871)。因此村居住着尚姓人和罗姓人,得名“尚罗”;另讲,因塬面开阔平坦,雨水基本集聚不流称“水落”,后演变为“尚罗”。 |
太留村建于清光绪二年(1876)。相传古时由于天灾,村内尚留一老太婆,故名“太留”。 |
赵家庄建于清同治十二年(1874)。因赵姓人氏最早居住在此,得名“赵家庄”。 |
花吧咀村建于清同治九年(1871),因此村以前常有老鹰(当地称花鸨)出没,得名“花鸨嘴”,后演变为“花吧咀”。 |
门山村建于北周建德六年(577)前,传说此地原有一石门,得名“门山”。 |
县西村建于清同治七年(1869)。因位于原门山县城西,得名“县西”。 |
德夫村建于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因村里人希望家家户户都富裕安康,故名“得福”,后演变为“德夫”。 |
雷多村建于清同治十一年(1873),因村民多为雷姓人氏,得名“雷多村”。 |
岭石山村建于清同治十二年(1874)。因村庄座落在石头较多的岭上,故名“岭石山”。 |
可丰村建于清同治六年(1868),因村民渴望丰收,故名“渴丰”,后演变为“可丰”。 |
赤江村建于清光绪二年(1876),因当地原有一红色灰鼠(当地称赤圪猎)得名“赤猎”。后因书写不便,更名“赤江”。 |
葛家洼村建于康熙五十四年(1715),因葛姓人氏居住在低洼地处,得名“葛家洼”。 |
曲木村建于清道光五年(1825),因该村椿树(当地土语称曲树)多,得名“曲木”。 |
鱼见村建于明崇祯八年(1635)。因鱼姓人氏最早居住于此,得名“鱼见”。 |
呼家村建于清嘉庆十七年(1812),因呼姓人氏居住于此,得名“呼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