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荔波县各街道乡镇历史沿革

荔波县各街道乡镇历史沿革

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设玉屏镇,直属县管辖。

1953年,改名城关镇,直属县管辖。

1958年,城关镇与时来乡合并为超美公社。

1961年,恢复荔波县建制后,为城关区城关公社。

1970年,从城关公社分出建城关镇。

1983年,城关镇复名玉屏镇。

1991年,时来乡并入玉屏镇。

2013年,玉屏镇改为玉屏街道。

2014年,将水利水族乡和水尧水族乡并入玉屏街道。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设朝阳联保、花提联保。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设朝阳乡。

1953年,朝阳乡划为朝阳、拉花、围寨3乡。

1958年,朝阳、董界、姑类3乡合并为红旗公社。

1961年,红旗公社改设朝阳公社。

1984年,由朝阳公社改为朝阳乡。

1991年,朝阳乡、王蒙乡的板麦村、洞莪村合并为朝阳镇。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为茂兰联保。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设茂兰乡。

1951年,茂兰乡分设为瑶庆、茂兰2乡。

1953年,茂兰乡分为立化、茂兰、水庆、瑶麓4乡。

1956年,茂兰、立化2乡合并为茂兰乡。

1958年,茂兰乡与瑶麓、立化2乡合并为卫星公社。

1961年,卫星公社改为为茂兰公社。

1984年,茂兰公社改为茂兰、立化2乡和瑶庆水族乡。

1991年,茂兰乡、瑶庆水族乡合并为茂兰镇。

民国二十年(1931年),为甲良联保。

1951年,为方村乡第八村。

1953年,为甲良乡。

1956年,梅桃并入甲良乡。

1958年,甲良乡与甲站乡、方村乡合并为东方红公社。

1961年,东方红公社改设甲良公社。

1984年,由甲良公社改为甲良乡。

1991年,原甲良乡、甲站乡、阳凤乡合并为甲良镇。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为佳荣联保。

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改佳荣乡。

1957年,划归三都水族自治县。

1961年,划归荔波县,成立佳荣公社,属茂兰区。

1984年,佳荣公社改为佳荣乡。

1991年,佳荣、水维、岜鲜3乡合并为佳荣水族乡。

2000年3月,佳荣水族乡改为佳荣镇。

2013年1月10日由原驾欧乡改名为小七孔镇,并于2014年4月14日与原播尧镇合并。

民国二十年(1931年),为捞村乡第六保。

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为捞村乡第五保。

1951年,为捞村乡第五村。

1953年,从捞村乡分出建姑类民族自治乡。

1957年,姑类民族自治乡改称瑶山民族乡。

1960年,为瑶山乡。

1961年,建王蒙公社姑类大队。

1962年,姑类大队从王蒙公社分出,成立瑶山公社。

1963年,恢复瑶山民族乡建制。

1984年,瑶山民族乡改为瑶山瑶族乡。

2014年4月14日,根据贵州省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荔波县部分乡镇行政区划调整的批复》(黔府函〔2014〕79号),新设置的黎明关水族乡辖原永康水族乡、洞塘乡、翁昂乡,乡人民政府驻拉内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