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山镇地处龙陵县西北方,县城所在地,龙陵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国土面积190.4平方公里。辖9个村4个社区,总人口29232人。龙山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东接龙新乡,南邻河头乡,潞西市,西隔江相望腾冲县,北连龙江乡。滇缅公路、320国道、腾冲至龙陵省级公路从境内通过,镇内村村通路,镇政府所在地龙陵距离保山121公里,距德宏州潞西市25公里,距腾冲县城78公里。自西汉年间中国西南丝绸之路开通以来,龙山镇一直成为内陆通往缅甸及其他东南亚国家的重要通道。龙山镇通信发达,自然景点、人文景观美不胜收,通信网络覆盖全镇,商贾来往,货物聚散,信息传递十分便利。境内有被誉为“热海之源、温泉之乡、神汤奇水、地球穴位”的邦腊掌热矿泉旅游度假区,有被称为地球活化石的桫椤科考区,有道家名观云龙寺风景区,有新石器时代遗址豆地坪,有侵华日军碉堡、军政班等众多的抗战遗迹、遗址。龙山镇气候多样,资源物种丰富,有耕地面积36280亩,森林19万亩,森林覆盖率66.9%,全镇最高海拔2325米,最低海拔1000米,立体气候显著,自然植被茂盛,雨量充沛,素有“雨城”之称,有丰富的矿产、森林、水利资源,适应种植多种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粮食主产水稻、小麦、大麦、玉米、洋芋;主要经济作物有茶叶、油菜、核桃、板栗、草果、八角、柑桔、梨;有以台杉、秃杉、西南桦、果松、云南松、思茅松为主的丰富的森林资源,有硅、铅、银、锡铜、铌钽等高品位的矿藏资源。九五以来,龙山镇依托县城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实施“借路兴镇、借城富镇”战略,巩固粮食基础,建设丰产茶园,发展特色畜禽养殖,培植优质林果,搞生物资源开发,发展非公经济,全镇经济增长,农民增收。2003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4452万元,乡镇企业、个私经济总收入16111万元。粮食总产679.5万公斤,农民人均占有粮食278公斤,人均纯收入1300元。2004年,镇党委政府进一步理清“农业稳镇、工业强镇;个私活镇,特色经济富镇”的思路,把粮食、非公经济、畜牧业、茶叶、林业、加工、生物资源开发等产业列为建设重点,制定了系列优惠政策,扶持农业产业、非公经济发展,力促财政增长,农民增收。 |
镇安镇位于龙陵县城北部,怒江西岸,被誉为龙陵县的“北大门”,距县城23公里,地处东径98°5′09″—98°6′36″,北纬24°7′41″—24°51′0″之间,东西最大横距18.5公里,南北最大纵距23.31公里,国土面积256.1平方公里。镇安镇是龙陵县现有的三个建制镇之一,辖19个村民委员会,286个村民小组,2003年末,全镇总人口9598户,40783人,其中农业人口9073户,38384人,人口密度159人/平方公里,人口自然增长率6.8‰。全镇共有森林面积12885公顷,耕地42904亩,其中稻田16411亩,旱地16033亩,人均占有耕地1.12亩。粮食总产量1371万公斤,人均占有粮食357公斤。经济作物主要有甘蔗、茶叶、花生、咖啡等,其中甘蔗面积13639亩,产量为6万吨,茶叶面积7742亩,产量190吨,水果、干果主要有香焦、核桃、柿子、芒果、柑桔等。2003年,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560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87元,财政预算收入173.81万元,金融机构年未存款贷款金额分别达5949万元和2957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64万元。个体私营集体经济户662户,从业人员1574人,乡镇企业总收入6285万元。畜牧业产值897万元,大牲畜存栏11577头,是全县最大的仔猪生产基地之一,工业产值4436万元。 |
勐糯镇是怒江流域最具发展活力的经济中心。她位于怒江峡谷之中,与施甸、镇康一衣带水,隔江相望,距县城127公里,且交通便利勐糯镇是怒江流域最具发展活力的经济中心。她位于怒江峡谷之中,与施甸、镇康一衣带水,隔江相望,距县城127公里,且交通便利,国土面积206平方公里,最高海拔1720米,最高海拔1720米,最低海拔600米,年平均气温20.60℃,年降雨量1200-1700毫米,总人口1.7万余人。独特的亚热带资源优势,储量丰富的铅锌矿资源,积淀深厚的民族民间文化构成了她的骨架,种植、养殖、制糖、矿冶四大产业板块,使勐糯成为龙陵县的财源基地和“两极带动”(县城、勐糯)战略中的一极,优越的区位和交通优势,使勐糯成为通向保山、临沧、得宏和缅甸的边境区域中心和“旱码头”。 |
"腊勐乡地处龙陵县城东北部山区,位于北纬24°37′07″至24°47′30″、东经98°51′58″至99°02′30″之间,距县城53公里。东隔怒江与施甸县相望,西与镇安镇相邻,南与碧寨乡相接,北与隆阳区毗邻,老320国道贯穿其境,境内有著名的滇西抗战主战场—松山战役遗址,在世界上素有“东方的直布罗陀”之称。
全乡国土面积191.5平方公里,辖10个村民委员会,125个村民小组,4780户、20894人,其中农业人口为20185人,占总人口的96.6%;境内居住着汉、傈僳、彝、傣、白、景颇、德昂7种民族,其中少数民族人口为454人,占总人口的2%,全乡人口自然增长率为8‰。全乡耕地总面积40319亩,其中稻田4049亩,山地面积为32255.9亩,最高海拔2550.6米,最低海拔637米,年降雨量1444.3毫米,年平均气温13.5—19.4℃,全年无霜期250—365天,属典型的立体气候。
2006年末,全乡农村经济总收入4536万元,农业总产值5248万元(现行价),地方财政收入357.3万元(其中:上级补助198.58万元),财政支出333.67万元(其中:上解62.1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324元,小春总产量175.01万公斤,大春在受旱灾较重的情况下总产450.09万公斤,2006/2007榨季甘蔗入榨总量预计到65138吨,产值1055万余元,烤烟种植面积3847亩,产量46.91万公斤,实现产值444万元;茶叶总面积达3314亩,产量达8.28万公斤,全年林业产值达770万元,畜牧业产值达1518万元,肉类总产量1395.49吨,大牲畜存栏9100头,生猪存栏34120头,山羊存栏4334只,家禽存栏43915只,全乡个私工商户发展到346户,从业人员374人,营业总收入达1542万元,实现利税85万元。
腊勐乡悠久的历史、独特的自然景观、多彩的人文景观,共同构筑了丰富的资源。勤劳勇敢的腊勐人民依托资源优势,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不断前进。 |
象达,傣语意为重要的要塞,历史上曾是傣、崩龙、傈僳、景颇等少数民族聚居之地。象达乡地处龙陵县城西南部,位于东经98°47′——99°11′、北纬24°11′——24°25′范围内,东与天宁、平达两乡相连,南与木城乡交界,西与德宏州潞西市毗邻,北与龙新乡接壤。象达境内,河流纵横,山川秀丽,环境优美,气候宜人,民风淳朴,历史上多有饱学之士,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得益彰。据传,象达在明代时即有集市,来往客商甚多,逐渐成为当时大西南与东南亚交往的重要驿站和商品聚散地之一,现残存的驿道,还铺有整齐的石块,当时之情景可见一斑。由于其特殊的社会氛围,很早就有象达人到东南亚一带定居,到2002年末,全乡共有归侨、华侨、侨眷、港澳台同胞及眷属11037人,其中归侨166人,华侨5981人,侨眷4761人,港澳同胞及其家眷129人,“侨乡”之称名副其实,由于与外界接触频繁,先人眼界开阔,尤重教育,在民国初期始设国民两级小学一所,并有私塾或书院,社会名流不断涌现。1945年,以朱晓东名义兴办晓东中学一所,时有教职工26人,学生196人,由于有0地下党的领导,该校民主风气甚浓,成为我县解放前夕革命活动的中心,1949年11月22日,龙陵县临时人民政府在晓东中学球场宣布正式成立,大部分师生参加了朱加璧领导的西进部队,为革命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解放以来,象达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成效尤为显著,但横向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属省506个扶贫攻坚乡之一。象达乡国土面积506平方公里,居全县十二个乡镇之首,下设15个行政村,有227个村民小组,7842户,人口33976人(其中农业户7560户32564人)。2003年底有耕地46377亩(其中水田24609亩),人均占有耕地1.42亩,粮食总产量1329.7万公斤,农民人均占有粮食408公斤;林地总面积为437184亩,森林覆盖率65.9%;茶叶面积13805亩,产量44.3万公斤;大牲畜存栏11467头,生猪存栏28881头,羊存栏12508只,农村经济总收入557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86元,乡级财政收入178.2万元。。 |
悠悠龙江水,巍巍清凉山见证了勤劳善良的龙江人民在大山里绘制的精美画卷,龙江——她深藏在高黎贡山山脉褶绉里,山川秀美,人杰地灵,物华天宝,古代丝绸之路从这里经过,自古就有“八方商贾汇龙江”的传说,是陇川江中上游经济、文化发展和物资交流的中心。她位于县城北部,距县城52公里,东南面与镇安镇接壤,西与龙山镇毗邻,北与腾冲县团田乡隔江相望,龙川江由北向西沿境而过,辖区国土面积207平方公里,最高海拔2421.7米,最低海拔1100米,年降雨量1900毫米,平均气温16.9度,属典型的立体气候类型。全乡辖15个村民委员会,184个村民小组,主要有汉傣两种民族聚居。其中少数民族人口496人,2003年末全乡总人口28215人,6498户,其中农业人口27121人,有劳动力15251人,有耕地面积29852.7亩,其中稻田20279.2亩,有林地面积17.9万亩,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68元,人均占有粮食416公斤,完成乡级财政收入156.6万元。龙江具有丰富的土地资源优势和气候资源优势,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丰富的水利资源,肥沃的土壤,造就了龙江“鱼米之乡”的美誉。乡内交通四通八达,有赧等至镇安的弹石公路与320国道线相连接,相距只有28公里,保腾柏油路从北部过境,全乡15个村184个村民小组全部通车,公路的规格和质量在不断改善、提升,弹石路面逐步形成乡村公路的主体。集贸市场逐步向网络化方向发展,以勐柳、赧等两条历史老集的改扩建为依托,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和完善市场服务功能,形成以勐柳、赧等两条集市为中心,辐射硝塘、帮焕、勐外坝三条集市的贸易网络。能源、通信设施渐趋完善,农网改造基本完成,投资300多万元的勐柳35千伏变电站即将竣工,移动、联通、电信移动电话形成互补网络,覆盖全乡90%的村寨。非公经济不断发展壮大,以“老品种”酒、“老品种干鱼”、“岁友绿茶”为代表的农特产品加工企业,逐步发展壮大,形成龙头,在全县及周边县市占有一定市场份额。 |
位于怒江西岸的碧寨乡,以其丰富的资源和秀美的山川,被誉为“怒江畔一颗璀璨的明珠”。腊碧路、二级油路穿境而过,距县城89公里,与施甸隔江相望,与天宁、腊勐、龙新、镇安毗邻,在15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着11880各族人民,辖7个村民委员会92个村民小组,人均占有耕地1.81亩,森林覆盖率46%,最高海拔2779.3米,最低海拔612米,形成了“山脚甘蔗流蜜烟飘香,山腰牛羊肥猪闯市场,山头核桃富民青豆旺的产业分布奇观。早在6000多年前,碧寨的先民就在这块美丽的土地上繁衍生息,创造了灿烂的新石器文化,新中国成立后,碧寨人民依托资源优势,不断改善基础条件,自力更生、扩大开放,招商引资,为有识之士前来碧寨经营发财,开发这块潜藏无限商机与钱途的处女地创造了良好的环境。经济发展健康快速。实施了乡内移民搬迁487户1948人,从根本上解决了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乡政府驻地从夹皮沟搬到碧寨坝,全乡小学由26所收缩到9所,种植甘蔗10000亩,入榨4万吨,产值500多万元;标准化种植香料烟1000亩,交售烟叶2000担,产值100万元;种植冬早豌蚕豆4000亩,产量600吨,产值200万元,核桃种植达9000亩,产值300万元,规模放养黄山羊7000只,集镇建设初具规模,非公经济得到全面发展。优质丰富的矿产资源。探明具有开发价值的矿产资源有金、银、铜、铁、铅、锌,解放初期在老厂炼铜人数达9000人。建筑用石材有七彩石、金沙石、绿豆石、园林石,具有较高的开发前景和经济价值。独具特色的旅游景观。碧寨,滚滚怒江奔来眼底,船口坝古人类遗址,石斧石标俯首皆是,未经考证的诸多古生物化石勾起你对远古的无限遐思,奇石基地纯净到只有奇石让你抛弃烦恼与疲劳,完全放松回归自然,不经意间你会捡到一个让你一步迈入富足的奇石,绵延几公里的长沙坝纯净到只有沙子,在沙滩里刨一个坑,即可享受天然热泉浴。江边古榕树的盘根错节、老缅城、邓子龙得胜营让你留恋忘返。碧寨民风淳厚,民族风情多彩,人文景观丰富,是旅游、科考、探险、避寒、投资的绝佳之地。 |
龙新乡位于龙陵县中部 , 距县城 26 公里 , 有国土面积 326 平方公里。全乡辖 11 个村民委员会 ,214 个村民小组 ,2003 年 底有 6865 户 29555 人 , 其中农业人口 28291 人 , 人口自然增长 率 8.75%0, 除汉族外 , 还居住着保僚、傣等少数民族 , 共 288户 1334 人。全乡有耕地面积 34108 亩 , 其中水田 16397, 旱地 17711 亩 , 以种植水稻、包谷、小麦等作物为主。 2003 年粮食总 产量 751 万公斤 , 农村经济总收入 4770 万元 , 农民人均生产粮 食 266 公斤 , 人均纯收入 826 元 , 本级财政收入 125 万元 , 财政 支出 328 万元 , 是一个典型的冷凉山区乡。龙新乡区位优势明显 ,交通十分便利 ,目前已基本形成以全 县道路主动脉黄励公路 30 余公里 , 龙天公路 16 公里 , 乡村道路6 条 38 公里为主 , 村社道活的条 132 公里 , 生产区机耕路 30 条 80 公里为补充的公路网络 , 路况质量逐步改善。全乡集市发 达 , 共有大小 7 条集市 , 黄草坝、勤冒、龙新、蚌渺等几条主要 集市均位于公路沿线 , 十分活跃。便利的交通和发达的集市 , 为乡镇企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 全乡共有乡镇企业 736 户 , 主 要产品为金属硅、木制品、竹制品、花卉等 ,2003 年总产值 6219万元 , 从业人员达 2159 人。教育事业取得较大发展 ,2003 年底 有初级中学两所 , 完全小学 11 所 , 在校学生 4133 人 , 适龄儿童 入学率 99.6% 。卫生条件明显改善 , 有乡卫生院 1 个 , 村级卫生室 11 个 , 有医务人员 46 人 , 病床 20 张 , 综合服务能力不断增 强。通讯设施发展较快 , 全乡 11 个村已全部开通城控电话 , 移动电话网络覆盖绝大部分区域。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 , 孕育了龙新奇特的自然风光和 丰富的自然资源。 |
平达乡一角平达乡拥有国土面积345.11平方公里,乡内最高海拔是黄连河村的龙贡山达2200米,最低海拔是章赛村的闷寨坝仅700米,平均海拔1580米,年平均降雨量1750毫米,平均气温16.2℃,全乡辖平达、平安、河尾、小河、小田坝、安乐、黄连河、安庆、章赛、橄榄寨10个村民委员会,121个村民小组,居住着汉族、傈僳族、彝族、阿昌族、白族、回族、景颇族、傣族8个民族,2006年底全乡共有农户6361户,26501人,其中农业户数5921户,25669人,少数民族556户,2391人。
|
"木城乡位于县城南部怒江下游北岸,距县城153公里。东与临沧地区镇康县隔江相望,西与德宏洲潞西市中山乡接壤,南与缅甸果敢县隔江相望,北与象达、平达两乡接壤。有国境线19.71公里,是全县唯一的少数民族边境乡。全乡有国土面积226平方公里,100%属于山区。最高海拔2721米,最低海拔(万马河口)535米(全市海拔最低处),日平均气温18度,年降雨量1100至1400毫米,呈典型的立体气候。全乡辖5个村委会,51个村民小组,2003年末,共有1917户,总人口8661人,少数民族人口3128人,占总人口的36.1%,是全县唯一的民族乡。2003年末全乡共有耕地面积21928亩,其中稻田6789亩,完成工农业总产值2002万元;财政总收入353.5万元,比上年增长6%,其中本级财政收入73.9万元,比上年增长11.1%,完成财政总支出215.3万元(不含教育、林业部门上划经费);农民人均纯收入898元,比上年增加11元;金融年末各项存款余额469万元,各项贷款余额551万元,比上年增长12.9%;乡镇企业总收入390万元,比上年增长8%; 粮食总产量405万公斤,人均生产粮食486公斤。是典型的“边、少、穷”地区。
尽管我乡地处偏僻,财政困难,科技落后,但经过历届乡党委政府及全乡各族人民的积极探索和努力,近年来已有较快的发展。在基础建设方面,“龙等”公路已开通;二期农网改造“一户一表”安装1209户已通过验收,通电质量不断提高;通信事业发展加快,70%的村已辐射移动信号;“村村通”地面卫星接收站的建设解决了1200多人收看电视难的问题;投资110万元的木城街集市建设已竣工。投资1900万元的安定大沟、光坡大沟、安平大沟、麻场洼大沟等农田灌溉渠系于2004年4月25日全面竣工,木城水利化程度将得到较大改观;投资413万元的乡内外易地搬迁工程正在进行。在产业结构调整,全乡逐步建立了规模适度、布局合理的粮、烟、糖、茶、林、畜、咖啡、木薯八大支柱产业。2003年末,全乡种植烤烟3508亩,收购烟叶6020担;有甘蔗面积3311亩,产量7000吨;茶叶1977亩,产量34万公斤;咖啡2760亩,产量105吨;有核桃面积3500亩(尚未投产);黄山羊存栏6665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