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罗甸县各街道乡镇历史沿革

罗甸县各街道乡镇历史沿革

2015年1月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罗甸县龙坪镇析出斛兴街道。

民国三年(1914年),废亭设区,为中一区治所驻地。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始设龙坪镇属县直辖区。

1951年,罗甸解放,该镇属第一区。

1953年,划出部分区域与盘石乡的林霞村合并为和平乡,龙坪镇仍保留建制。

1956年,龙坪镇与和平乡合并,称城关镇。

1958年,成立城关公社。

1970年,恢复城关区。

1984年,复建龙坪镇,为区级镇。

1990年,原龙坪镇、立亭乡、所也乡3乡(镇)合并成新的龙坪镇。

民国四年(1915年),废亭设区为北区治所驻地。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始设边阳镇。

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设边阳镇属边阳区。

1958年,分设边阳、兴隆、大文3管理区,属边阳公社。

1963年,设边阳、兴隆、大文3公社,属边阳区。

1984年,撤销公社,建立边阳镇、兴隆乡、大文乡。

1990年,原边阳镇、兴隆乡、大文乡3乡(镇)合并成边阳镇。

民国四年(1915年),废亭设区为中二区治所驻地。

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设沫阳乡,属沫阳区。

1953年,设冗院乡,治所在沫阳村。

1954年,设沫阳区辖沫阳乡、翁保乡等。

1958年,分设沫阳、翁保2管理区,属沫阳公社。

1963年,设沫阳、翁保公社,属沫阳区。

1984年,撤销公社建立沫阳乡、翁保乡。

1990年,原沫阳乡、翁保乡合并成沫阳镇。

民国四年(1915年),废亭设区为中三区治所驻地。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设逢亭联保。

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设逢亭乡属罗惆区。

1952年,设逢亭乡、罗里乡、床井乡,属逢亭区。

1958年,设逢亭、床井、罗里3管理区,属逢亭公社。

1963年,成立逢亭、床井、罗里3公社,属逢亭区。

1984年,撤销公社建立逢亭乡、床井乡、罗里乡。

1990年,原逢亭、罗里、床井3乡合并成逢亭镇。

民国四年(1915年),废亭设区为南区罗悃联保。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始设罗悃乡。

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罗悃乡属罗悃区署。

1953年,建罗悃乡、平艾乡、纳闹乡,属第六区。

1958年,分设罗悃,平艾2管理区,属罗悃公社。

1963年,设罗悃、平艾、纳闹公社,属罗悃区。

1984年,撤销公社建立罗悃乡、平艾乡、纳闹乡。

1990年,原罗悃乡、平艾乡、纳闹乡合并成罗悃镇。

原为八茂乡。

民国四年(1915年),废亭设区为东区治所驻地。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设八茂联保,属第五区。

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设八茂乡,属沫阳区署。

1956年,分设八茂、高圩、凤亭等乡,属八茂区。

1958年,八茂乡更名茂井乡,建茂井管理区,属八茂公社。

1963年,设茂井公社、高圩公社,同属八茂区。

1984年,撤销公社建立茂井乡、高圩乡。

1990年,原茂井乡、高圩乡合并成茂井镇。

民国时期属罗悃区。

1952年,设罗羊乡属第六区。

1958年,设罗羊管理区属罗悃公社。

1963年,设罗羊公社属罗悃区。

1984年,撤销公社建立罗羊乡。

1997年,建镇,更名红水河镇。

民国四年(1915年),废亭设区属西区辖地。

民国时期先后设联保、甲,属县逢亭区辖地。

1953年,全县设6区、80乡镇,设云里等乡,属第三区。

1956年,设云里乡、摆龙乡、模引乡,属逢亭区。

1958年,设云里、摆龙、模引等管理区,属逢亭公社。

1963年,设云里、模引、摆龙3公社,同属城关区。

1984年,建立云里乡、摆龙乡,模引乡更名木引乡。

1990年,原云里乡、摆龙乡、木引乡合并称木引乡。

2014年,撤乡改镇。

民国时期,废亭设区先后设联保、甲,属东区仁矿联保。

1953年,全县设6区、80乡镇,设凤亭乡。

属第五区。

1956年,属八茂区。

1958年,设凤亭管理区,属八茂公社。

1963年,成立凤亭公社,属八茂区。

1984年,改凤亭乡。